首页期刊导航|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义祥辉

季刊

1001-7070

gljy@gl.gx.cninfo.net

0773-2866972

541001

桂林市解放东路19号四楼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本刊的宗旨是交流学术成果,发展学术事业,尊重学术名家,扶植学术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技术赋能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

    杨小霞刘敏娜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举措.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创新了劳动教育教学方式,更新了劳动教育理念,对新时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劳动教育课程质量是其重要的突破口,数字技术能为此提供新动能.数字技术在资源配置、课程内容、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教学方式、评价手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数字技术更好地支持小学劳动教育发展,可从创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形式,革新劳动教育教学工具、整合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数字素养,依托教育"新基建"、打造优质劳动教育数字平台等方面着力.

    劳动教育数字技术小学生实施路径价值

    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美妙邂逅——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秦晖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邂逅,可以极大地丰富语文教学手段和方式,为辅助和优化识字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文从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乐学情境、突破识字难点、辨析相似汉字、强化汉字书写、巩固汉字识记五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发挥信息技术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多样性、直观性等特点,助力识字教学.

    信息技术识字教学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效率

    幼小衔接背景下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研究

    周怡宏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围绕自己感兴趣、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构建新知识、新经验,并能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是一种发展幼儿高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活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是做实做牢幼儿入学准备工作的重要之举,是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思维发展的需要,是对新时代幼小衔接价值旨趣新动向的应然回应,是"双减"政策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所需.教师要树立幼儿主体意识、课程意识、审美意识,为幼儿提供环境支持,并通过不断追问和知识的层次性提问,发展幼儿深度学习的能力,促进幼小衔接工作有序开展.

    幼儿深度学习高阶思维幼小衔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手工教学的实践研究——以中国传统云肩为例

    夏映成王双宏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塑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将其融入幼儿手工教学,对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抛锚式与支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中国传统云肩为例,以理论定基础,以设计构蓝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着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手工教学,让幼儿领悟其真谛,增强民族认同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手工教学中国传统云肩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建构区环境创设研究

    韩莹莹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构区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马赛克方法了解幼儿对于建构区环境的看法和心声,从"儿童视角"出发解读幼儿期望的建构区特征:幼儿的搭建与生活故事紧密联系、幼儿追求搭建作品的"情境性"、幼儿表现出对"神秘性"的追求、户外空间对幼儿具有独特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对"自我"及"同伴"的关注.建构区环境创设的要点包括:关注幼儿的搭建故事,关注建构区的意义生成;丰富材料的多样性,着力打造"开放-自选"型游戏材料资源库;动态追踪幼儿需求,及时更新游戏材料;给予幼儿开展建构活动的自由空间.

    儿童视角建构区幼儿马赛克方法环境创设搭建故事

    《桂林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桂林师范高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