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义祥辉

季刊

1001-7070

gljy@gl.gx.cninfo.net

0773-2866972

541001

桂林市解放东路19号四楼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本刊的宗旨是交流学术成果,发展学术事业,尊重学术名家,扶植学术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民间舞蹈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思考

    李涛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舞蹈在基础教育传承中出现师资匮乏、教学滞后、实践活动缺失等问题.通过推进美育教学改革、构建学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资源、建立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学校等路径,可以在基础教育中有效地实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

    民族民间舞蹈基础教育传承

    基于深度视角的瑶族文化典籍外译研究——以《盘王大歌》英译本为例

    岑爱玲龙翔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瑶族典籍是瑶族民俗、历史、生活、宗教和信仰等文化的载体.典籍内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文章以具有瑶族文化代表性的民歌总集《盘王大歌》的英译研究为例,进一步探究该瑶族典籍外译的功能、意义及其翻译策略,以此展望并推进该少数民族典籍外译的发展进程,全方位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瑶族文化典籍《盘王大歌》翻译策略深度视角启示

    桂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与功能分析

    王光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载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桂北少数民族体育在社区体育、学校体育、节庆活动、赛事体育及在旅游景区中的具体表现,分析其丰富的全民健身内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增加民族文化交流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桂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表现形式功能

    哲学教学语言中的诗意表达

    陈峰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哲学教学语言中的诗意表达主要体现诗歌的内在精神和意旨,具有情感性、主观性和深远的意境等特征.诸特征与哲学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哲学的诗意表达因此得以实现.教育者拥有真情实感,案例化教学和修辞的运用是诗意表达的前提.

    哲学教学语言诗意表达理性表达契合性

    从语言学视角看都德《最后一课》的情感表达

    秦春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都德《最后一课》的情感意蕴在母语的失去与依恋的张力中得以显现,其所蕴含着的浓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意蕴,震撼心灵,刻骨久远.从语言学视角观照该文,更能洞悉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力量.语言既标识了人存在的根本属性,也凸显了人的精神情感特征,同时还是灵魂的居所.人一旦失去了语言,也就失去了持存的根基,情感无所凭借,灵魂无所归宿,因此也就滋生出无尽的悲怆、迷惘与无助之感.

    《最后一课》情感表达语言学视角

    政治话语隐喻翻译分析——以2019年习近平国事访问的演讲和文章为例

    唐艺嘉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具有构建认知域的功能,能够作为认知工具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在政治话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探讨习近平2019年国事访问演讲及文章中所使用的政治话语隐喻及其翻译策略所达到的效果,并对中国政治话语传播如何同时保持特色和译本的可接受性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期为处理政治话语隐喻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及实证语料.

    政治话语隐喻分析翻译策略

    中国网络小说在泰国的译介与传播

    游辉彩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来,中国网络小说在泰国火热传播,形成了"言情小说""侠型小说""科幻小说"三足鼎立的局势.出版社的线下出版与营销策略迅速推动了网络小说的译介,译者对翻译的热爱、执着与信心为网络小说的译介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读者的热情与好奇为网络小说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并指明了方向.研究中国网络小说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中国网络小说泰语译介泰国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妖女》中的异化形象

    程琪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妖女》是英国当代女性戏剧家卡里尔·丘吉尔一部颠覆性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作品从多位女性角色的对话出发,通过夸张的情节、凌乱的话语和错综复杂的叙事时空转换,展现了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女性与自然的异化形象.作品以寓言式的笔触揭露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罪恶,暗示了人类自我毁灭的结局,凸显了对自然生态和女性命运发展的深切关怀.

    后现代主义女性自然异化

    穆时英小说中的底层身体叙事

    高珊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穆时英在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底层生存者在现代文学史引起关注.由于教育的限制,他们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情绪,其身体也在无助的挣扎中被烙下了社会与命运的印迹.从抗争的身体、被惩罚和摧残的身体、底层女性的身体等存在方式进行解读,能够发掘穆时英小说新的叙事价值.

    新感觉派穆时英底层身体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许烽杨燚娜柳慧月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青年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包括:青年教育的目标是倡导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人",青年教育的内容是包括人格与品行、求知与智慧、身心健康、劳动生活、美的教育等在内的"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的方法是倡导学生身体力行与自觉自动.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青年成长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为:科学把控青年成长成才的航向目标;全面指导青年健康发展的多维层面;有效促进青年自我管理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创新青年教育的话语接受范式.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