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功能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赵光明

半月刊

1001-9731

gnclbjb@126.com

023-68264739

400707

重庆北碚区蔡家工业园嘉德大道8号

功能材料/Journal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功能材料》是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材料专业学术类刊物。办刊宗旨是:反映我国功能材料各领域中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报道功能材料研究论文与综合论述,推动材料科技进步与推广应用,增进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为发展国民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培养人才服务。 《功能材料》已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技术类核心期刊·中文材料科学核心期刊·美国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金属文摘METADEX等文献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功能材料》拥有一个阵容强大的高水平的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严东生、林兰英、徐叙瑢、干福熹、徐 僖、左铁镛、涂铭旌、黄尚廉任本刊顾问;以蒋民华院士为主任的150位材料界著名学者、专家任本刊编委和通讯编委。所刊登的科技成果中大多为国家或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功能材料》的特色是以研究论文为主,科学综述为辅;学术作风严谨,科技视野开阔。适合国内外功能材料科学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生产、设计、应用科技人员、图书情报机构和高等院校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功能CoAl-LDH/CdS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唐丹琪阳敏朱子张海燕...
    7166-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下,开发集能量转化和环境治理于一体的多功能光催化剂是促进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的有效策略.采用正六边形的CoAl-LDH纳米薄片为载体,通过原位生长CdS纳米颗粒的方法,构建了 CoAl-LDH/CdS的Ⅱ型异质结.利用CoAl-LDH纳米薄片在可见光区域的宽普吸收性和良好载体的特性,结合CdS的高光量子产率,再通过异质结构的构建,获得了多功能CoAl-LDH/CdS光催化材料.并通过优化CdS的负载量,获得的CoAl-LDH/CdS-2光催剂降解罗丹明B的降解率最大(在光催化降解时间t=60 min时内,降解率=88.48%),分别是CdS和CoAl-LDH单体的1.18倍和8.62倍.其中CoAl-LDH/CdS-1的CO产量最高为39.02 mol/g,分别是纯CoAl-LDH和纯CdS的4.2倍和2.5倍,这主要归功于复合材料中CoAl-LDH纳米片和CdS纳米颗粒间紧密异质结构的构建,丰富的耦合界面大大降低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这为多功能光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CoAl-LDHCdS异质结光催化降解CO2还原

    金属离子掺杂LiFePC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王林玉何志芳
    717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金属Ag为掺杂元素,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Ag掺杂的LiFePO4正极材料,并以此组装了CR2032扣式电池,研究了金属Ag掺杂摩尔比对LiFePO4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对应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掺杂的LiFePO4具有橄榄石型结构,外观为棒状的小颗粒,颗粒尺寸的长度约为350~500 nm,宽度约为100 nm,颗粒之间有轻微的团聚.不同摩尔比Ag掺杂的LiFePO4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效率均超过95%,适量Ag摩尔比的掺杂改善了 LiFePO4的循环稳定性能、初始放电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随着Ag掺杂摩尔比的增大,LiFePO4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先增大后降低,Ag摩尔比3%的LiFePO4的放电比容量达到最大值为123.4 mAh/g,经过3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最大为70.4 mAh/g,容量保持率最大为57.05%,对应的电荷转移电阻为632.7 Ω.可见,3%Ag-LiFePO4的综合性能最佳.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Ag掺杂电化学性能

    钽掺杂FTO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电学性能的影响

    吴宝棋付晨刘起英史国华...
    7183-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AACVD)以单丁基氯化锡(MBTC)为锡源、氟化铵(NH4F)为氟源、甲醇做溶剂、五氯化钽(TaCl5)为钽源在钠钙玻璃上成功沉积Ta掺杂的FTO(TFT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光电子能谱(XPS)、分光光度计、霍尔效应测试仪等设备分析了薄膜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和低辐射性能.结果表明,钽掺杂的FTO薄膜具有四方金红石结构,为N型半导体.当Ta/Sn为1%(原子比分数)时,可见光区段透射比T为74.18%、电阻率ρ为2.78×10-4 Ω·cm、载流子浓度n为1.44× 1021 cm-3、迁移率μ为18.73 cm2/V·s、红外反射率RIR为94%、辐射率e为0.12.

    FTO薄膜钽掺杂AACVD光学性能电学性能低辐射性能

    水热反应温度对ZnIn2S4/Bi2WO6复合催化剂的影响研究

    王震刘婷婷张强王磊...
    7191-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半导体光催化剂可见光响应能力弱、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快、能带结构导致载流子氧化还原能力弱等问题,采用水热法制备ZnIn2 S4/Bi2 WO6(ZlS@BW)复合催化剂并系统研究水热反应温度对其结构性能的影响.当水热温度从80 ℃升高到160 ℃,ZlS@BW复合光催化剂结晶度提高,形貌转变为致密核壳结构,比表面积和光电性能先降低再升高,氟伐他汀去除率逐步上升.而当温度升高到200 ℃时,核壳结构遭到了破坏,比表面积和光电性能变差,氟伐他汀的降解效果降低,光催化性能下降.结果表明,水热温度为160 ℃时,制备的ZlS@BW复合光催化剂晶型结晶程度较高,且形貌致密,比表面积最大,产生的瞬态光电流最大,阻抗半径最小,具有最优光催化性能.对污染物氟伐他汀降的降解效率最高,可达到75.47%.

    水热法水热反应温度ZnIn2S4/Bi2WO6复合催化剂光催化

    椰壳碳@MnO2纳米材料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陈蓉富笑男田伟峰王莉...
    720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MnO2材料在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中存在的导电性差、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农业废弃物椰壳为原料,将低成本、来源丰富、绿色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引入到电极材料中,通过高温碳化得到导电性优异的椰壳碳,用水热法在椰壳碳表面生长MnO2纳米粒子,获得椰壳碳@MnO2复合纳米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分析该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椰壳碳@MnO2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300次循环,比容量仍高达到344.6 mA h g-1,性能远高于商用MnO2材料(64.3 mA h g-1);椰壳碳@MnO2优异的导电性,纳米化的结构设计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减少了离子扩散路径,带来更快的离子扩散速率,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椰壳碳二氧化锰纳米材料水系锌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

    纳米五氧化二钒高效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张文强汪徐春王桂玲张雪梅...
    7209-7215,7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较高、成本低廉且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目前常用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多种价态(V5+、V4+、V3+、V2+)和不同的结构特点,在扮演锌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时具备较高的比容量,因此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然而,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循环稳定性差和较低的导电率,在锌离子电池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采用了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比商用五氧化二钒(V2O5)具有更大比表面积的纳米片.这种V2O5纳米颗粒作为锌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在较低电流密度下,其可提供364 mAh g-1的优异比容量,在高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56 mAh g-1的高可逆比容量.经过200次循环后,其容量仍能保持初始容量的85%,不仅提供了比商用V2O5更好的循环稳定性,还具备较高的比容量.基于其制备方法简单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该纳米颗粒展示出在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的应用潜力.

    五氧化二钒纳米片负极材料水热法

    ZIF-8改性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对盐酸四环素吸附性能研究

    杨旭汪邓兵刘祖一凤权...
    7216-7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生物基有机材料细菌纤维素(BC)作为载体,沸石咪唑骨架-8(ZIF-8)为客体材料,采用一步真空抽滤法,制备BC/ZIF-8复合纤维膜.通过FT-IR、XRD、SEM、EDS、BET等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膜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离子浓度,底物的初始浓度对复合纤维膜吸附盐酸四环素(TC)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复合纤维膜较初始BC膜具有更丰富的孔结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测得比表面积从6.2415 m2/g增加到265.8820 m2/g.吸附实验表明,离子浓度对吸附影响较小,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TC主要以单层吸附的形式吸附到在BC/ZIF-8复合纤维膜上,理论最大吸附量为438.59 mg/g.

    细菌纤维素沸石咪唑骨架真空抽滤法吸附盐酸四环素

    SiO2高效节能气凝胶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月香马军霞王蒙
    7224-7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干燥剂,通过常压干燥法制备了 SiO2气凝胶隔热材料,研究了正硅酸乙酯和水的摩尔比对SiO2气凝胶形貌、物相结构、孔径分布、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气凝胶隔热材料为典型的非晶结构,具有有序的介孔孔道,随着水摩尔比的增大,气凝胶的孔道结构有序度逐渐提高,宏观形貌更加完整且致密,摩尔比n(TEOS)∶n(水)=1∶30制备出的气凝胶的多孔网格结构最为致密.随着水摩尔比的增大,SiO2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导热系数先降低后增大.当摩尔比n(TEOS)∶n(水)=1∶30时,气凝胶比表面积最大为441 m2/g,对应的孔体积为0.414 cm3/g,孔径分布为3.75 nm,抗压强度最大为29.79 kPa,导热系数最低为0.022 W/(m·K),保温性能最优.以TMCS和正己烷对SiO2气凝胶进行疏水改性,体积比V(TMCS)∶V(正己烷)=1∶10时,SiO2气凝胶表面的接触角达到最大值139.6°,疏水性能最佳,热稳定性也得到改善.

    SiO2气凝胶导热系数疏水改性热稳定性保温性能

    纳米TiO2微球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气相苯特性

    杜晶晶赵军伟施飞程晓民...
    7231-7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四氯化钛和尿素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纳米TiO2微球.利用XRD、FE-SEM、TEM、UV-Vis、BET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光学性能、比表面特性进行分析,以气相苯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不同溶剂热时间所制备的微球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溶剂热时间的延长,TiO2微球结构经历了实心-核壳-空心的演变过程,但均由20 nm以下的颗粒组成.此类微球的光吸收带边出现明显"蓝移"现象,且光吸收性能较P25 TiO2要高,比表面积是其3~5倍.其中溶剂热时间为6 h所制备的核壳结构微球光催化活性最佳,降解气相苯的矿化率高达93%,高于P25 TiO2近3倍,分析表明,该优异性能得益于核壳结构对光的充分反射吸收和高比表面积导致的吸附协同光催化特性.

    纳米TiO2微球溶剂热法中空核壳结构光催化气相苯

    《功能材料》征稿启事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