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沙枇杷裂果的钙素调控生理研究

    王引倪海枝颜帮国陈方永...
    826-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钙素营养与白沙枇杷裂果的重要关系及其对果实相关生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软条白沙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裂果与正常果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研究了 Ca2+在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外源喷钙效果.[结果]裂果果皮、果肉中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钙含量呈显著负 相关;裂果果皮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果胶酶(PG)、纤维素酶(CL)活性较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裂果率与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SOD活性、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肉中GA3含量与果皮中ABA含量较正常果显著升高.果皮钙含量与果皮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果期果实Ca2+含量最高,到膨大期显著下降.花期和幼果期喷钙显著提高了果实中钙含量和果皮SOD、CAT活性,降低POD、PPO、PG、CL活性和果皮ABA含量、果肉GA3含量.[结论]白沙枇杷果实钙素营养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幼果期到膨大期,果实钙素营养不足是导致枇杷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钙可通过调节活性氧清除、细胞壁水解与激素合成降低白沙枇杷裂果率.

    枇杷裂果酶活性内源激素

    不同类型土壤栽培香榧种仁品质综合评价和分析

    曹永庆任华东王开良姚小华...
    836-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不同母岩发育土壤栽培的香榧种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高品质香榧的栽培和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火山灰土、花岗岩风化土、砂土、黄泥土和石灰岩土 5种不同类型土壤栽培的香榧林为对象,分析土壤养分与香榧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基于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种仁含油率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淀粉、可溶性糖、矿质元素和维生素E含量等品质性状以及炒制加工风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类型土壤pH值、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9.02%~177.20%之间;土壤pH值与镁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钙、锌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有机质与水解性氮、钙与镁元素、镁与锌元素、锰与锌元素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类型土壤香榧种仁含油率、蛋白质和水解氨基酸含量变异系数在3.42%~4.85%之间,淀粉、可溶性糖、矿质元素和维生素E含量的变异系数在7.11%~38.09%之间;土壤有机质与种仁淀粉、可溶性糖含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893(p<0.05),土壤水解性氮含量与种仁淀粉含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965(p<0.01),而且土壤矿质元素和种仁矿质元素含量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砂土栽培香榧种仁风味指标、内在营养指标和加工感官品质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排名分别为第1、第2和第1,香榧种仁风味指标和加工感官品质灰色关联度值的相关系数达0.958(p<0.01).[结论]不同母岩发育土壤的香榧种仁品质特征差异较大,其中,砂土种植的香榧综合品质最佳;种仁含油率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量化指标用于评判香榧的加工感官品质.

    香榧土壤类型品质性状加工感官风味灰色关联度分析

    不同土壤改良方法对老桃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高志远杨淑娜王莉奚昕琰...
    846-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土壤消毒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为缓解桃树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连作桃园土壤和1年生赤月桃苗为材料,使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线虫数量,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致病线虫进行鉴定.[结果]处理前后,距离树体水平距离25 cm处线虫数量均高于50 cm处;老龄桃园10~<30 cm深的土壤线虫数量显著高于30~40 cm,新植桃园未显示出明显的分布规律.形态学鉴定得到螺旋属、垫刃属、针属、短体属和小环属5种致病线虫,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双宫螺旋线虫是主要的致病线虫类型.相比不改良处理,棉隆和哈茨木霉+芽孢杆菌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7.97%~98.39%和81.46%~97.10%;而菌棒熏蒸提升了垫刃属线虫的数量.[结论]土壤线虫群落分布在根际周围的浅层土壤中;主要致病线虫为螺旋属和垫刃属;定植前使用棉隆熏蒸、定植后施用哈茨木霉+芽孢杆菌能有效防治土壤致病线虫.

    桃树连作障碍土壤改良致病线虫土壤消毒菌剂改良

    哈密瓜镰刀果腐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室内防治药剂的筛选

    杜莉芳曾晴徐晶张思怡...
    855-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引起哈密瓜(Cucumis melo L.)果蒂处的果肉腐烂病原菌种类,以及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检测,探讨光照、温度、pH值、碳源、氮源及不同药剂处理对该菌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哈密瓜镰刀果腐病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的哈密瓜果实中分离病原菌,结合形态学与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转录延伸因子EF-la和组蛋白Histone3序列的分子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测定不同的培养温度、pH、碳源、氮源、光照及需氧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用NaHCO3、硼酸、施保功、苯甲·嘧菌酯和纳他霉素处理,观察各种药剂的抑菌效果.再用罗丹明123、健那绿B、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Mito TrackerTM Red CMXRos)及溴化丙咤(PI)染色,了解不同药剂处理对病原菌细胞膜透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用安全性较高的纳他霉素对哈密瓜进行室内防效实验,了解纳他霉素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病原菌为哈密瓜果腐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编号ZJHM-01),孢子形态呈镰刀状,长度为25.4~35.5μm,宽度为3.3~5.4 μm;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宿主具广谱性,光照能促进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7~9,最适碳源为淀粉、山梨醇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膏.1.0%NaHCO3、1.2%硼酸、0.025%施保功、0.016%苯甲·嘧菌酯和40mg L1纳他霉素均能完全抑制病原菌生长.罗丹明123染色结果发现,1.0%NaHCC3、1.2%硼酸和30 mg·L-1纳他霉素处理使菌丝的细胞膜透性增加;健那绿B和Mito Tracker? Red CMXRos染色发现,药剂处理降低了菌丝的线粒体活性;PI染色结果表明,病原菌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线粒体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受损.纳他霉素室内防效表明,纳他霉素处理的果实发生病害时间明显延后且症状减轻,说明纳他霉素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结论]果实采收期,生产上用施保功和苯甲·嘧菌酯防治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果实采收后,用1.0%NaHCO3、1.2%硼酸和40mg·L-1纳他霉素浸泡果实处理以降低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的发生率.从食品安全性考虑,纳他霉素应该作为哈密瓜采后镰刀菌果腐病防治的首选药剂.研究结果为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

    哈密瓜(CucumismeloL.)果腐镰刀菌生物学特性纳他霉素硼酸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果树作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何玉坤欧阳嫣惟张秀梅林文秋...
    870-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已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能够在特定选择的位点改变DNA序列,可以在作物基因组的靶点位置精确地实现删除、替换或插入特定序列,引入理想的目标性状.该工具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以及功能强大等特性,在柑橘、葡萄、香蕉和草莓等果树中已实现多种类型的应用,包含产生白化表型、调控童期和花期、调控果实品质以及创造矮化和抗病虫害品种等.综述了 CRISPR/Cas9系统及其作用过程,介绍了新开发的精准编辑技术,包括单碱基编辑器、引导编辑及CRISPR/Cpf1多基因编辑系统,并详细阐述了CRISPR/Cas9系统在果树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进展,包括果树种类、目标基因及目标性状等,归纳了 CRISPR/Cas9系统实现高效编辑所遇到的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脱靶效应和启动子选择问题,最后提出了不断优化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合理选择靶位点和设计sgRNA、植物内源启动子及新编辑技术的解决策略.

    果树CRISPR/Cas9基因编辑

    琯溪蜜柚叶片氮素含量多种高光谱估算模型对比研究

    栗方亮孔庆波张青庄木来...
    882-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蜜柚叶片氮素(nitrogen,N)含量是准确诊断和定量评价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建立合适的蜜柚叶片氮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为实现快速、无损、精确的氮素含量估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蜜柚叶片高光谱数据和氮素含量实测数据,建立了蜜柚叶片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BPNN)、随机森林回归模型(RF)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M),并确定了蜜柚叶片氮素含量最佳估算模型.[结果]原始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与蜜柚叶片氮素含量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多波段相关性显著,并出现多个极值.原始光谱曲线敏感波长为569 nm和704 nm,一阶微分曲线的敏感波长为541、617、695、753 nm.与蜜柚叶片氮素含量相关性较显著的光谱参量是NDVI'695.753、RVI,695,753、DVI,617.695、R,617、DVI'541.617.建立的PLS、BPNN、RF和SVM 4种蜜柚叶片氮素含量估算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5、0.80、0.83和0.81,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16、1.08、0.97和1.02.验证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9、0.84、0.85和0.8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11、0.94、0.87和0.99,其估算模型的精确程度为RF>SVM>BPNN>PLS.[结论]通过对琯溪蜜柚叶片氮素含量进行4种高光谱估算模型对比,随机森林估算模型精度稍高于PLS、BPNN和SVM估算模型.研究结果为光谱监测蜜柚叶片氮素含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蜜柚高光谱氮素光谱指数

    晚熟优质梨新品种蜜玉的选育

    李龙飞高丽娟徐金涛冀明辉...
    892-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蜜玉是以蜜梨为母本、黄冠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晚熟优质梨新品种.树势强,树姿开张,1年生枝条向阳面颜色为黄褐色.嫩叶颜色黄绿色,成熟叶片卵圆形,叶缘锐锯齿状.每个花序的花朵数为5~7枚,花瓣粉红色,柱头高于花药,花药紫红色.果实圆形,果面金黄,平均单果质量258.42 g,果心小.果肉白色,质地细腻松脆,多汁,风味甜、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4.0%,鲜食品质上等.果实耐贮藏,冷藏条件下可贮藏180d以上.在河北昌黎地区(E118°45′~119°20′,N39°22′~39°48')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50d左右.萌芽率高、成枝力强,花芽较易形成,早果丰产性好,适宜纺锤形或圆柱形栽培.蜜玉可在河北省梨产区及与此生态类型相似的地区种植推广.

    新品种蜜玉晚熟

    早熟、优质油蟠桃新品种中油蟠36-3的选育

    牛良鲁振华崔国朝曾文芳...
    895-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油蟠36-3是以油蟠桃单株97-3-21为母本、早熟油桃品种中油桃5号为父本,经胚挽救后选育而成的早熟、白肉油蟠桃品种.该品种果形扁平,较对称,平均单果质量80~120g,最大150g左右.果皮底色浅绿白,成熟时大部分果面着鲜红色,美观,果顶有少量果锈.果肉白色,硬熟时脆甜,完熟后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3.5%~16.9%,浓甜,品质优.黏核.花铃型,花瓣5枚,花粉多.自花结实,丰产.在郑州地区,一般年份2月底萌芽,3月中下旬始花,果实6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80 d左右,11月中旬左右完全落叶.适宜在北方露地及设施促早栽培,南方地区可尝试避雨栽培.

    油蟠桃新品种中油蟠36-3白肉早熟优质

    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金实4号的选育

    王丽华李明章庄启国谢玥...
    899-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实4号猕猴桃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来的黄肉猕猴桃新品种.果实卵形,无萼片宿存情况,皮孔中等程度突出,果皮灰褐色,有中等量的短绒毛均匀分布在果皮表面、颜色呈灰褐色、易脱落;平均单果质量98.76 g,最大单果质量15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1%,干物质含量19.21%;可溶性糖含量10.79%,总酸含量1.10%,维生素C含量171.33 mg·100 g-1.果实生长期150 d左右,在四川德阳地区9月下旬成熟,属中熟品种;花序类型属于二歧聚伞花序,每花序有3朵花,萌芽力和成枝力都较强.属于中高抗溃疡病品种.果实耐贮藏,在0~2℃下可存放120~150 d.适应性强,一般年平均气温>15℃,海拔1000m以下,土壤微酸性,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地区均可栽培;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性好.

    猕猴桃新品种金实4号黄肉

    四季草莓新品种京滇红的选育

    董静钟传飞王桂霞常琳琳...
    902-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滇红是由四季草莓Charlotte实生种子选出的四季草莓新品种.果实圆锥形,纵横径比1.02,果个中等,大小比较整齐,果面较平整,种子稀,平于果面.果实红色、有光泽,果肉橙黄,髓心橙黄,空洞中等大小,有特殊香味,酸多甜少.夏季平均单果质量15.0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8.3%,硬度0.40kg·cm2.京滇红抗性强,具有四季开花结果特性,夏季连续结果能力强.采用春栽方式时,6月份进入采收期,有保温条件的可持续到12月份.适合在云南等夏季冷凉地区冷棚避雨栽培.

    四季草莓新品种京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