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林业科技
甘肃林业科技

王俊杰

季刊

1006-0960

gslks3491@163.com

0931-4683491

730020

甘肃省兰州市段家滩698号

甘肃林业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育苗、造林、林木良种选育、园林绿化、林业经济、森林经营、林业调查、多种经营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实用技术、林业新成果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从事林业科研、教学的科研人员、教师及广大林业职工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壤化学特性对油杉人工幼龄林生长性状的影响初探

    吴善群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土壤化学特性对油杉人工幼龄林生长性状的影响,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大田梅林国有林场、漳州市华安西陂国有林场和泉州市永春碧卿国有林场等3个地区的油杉人工幼龄林(林龄8 a)为研究对象,测定油杉生长形状及不同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土壤化学特性对油杉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土壤化学特性和油杉人工幼龄林生长性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不同地区油杉人工幼龄林的平均树高范围为6.21~6.80 m,平均胸径为8.45~10.00 cm,平均材积为0.02~0.03 m3,不同地区土壤的pH值范围为4.06~4.71,有效磷含量为1.97~3.47 mg·kg-1,总碳含量为1.92%~3.80%,全氮含量为1.51~2.17 g·kg-1,全磷含量为221.00~474.00 mg·kg-1,铵态氮含量为7.53~9.53 mg·kg-1,硝态氮含量为7.23~14.00 mg·kg-1.油杉人工幼龄林生长性状与其所处的土壤化学特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油杉人工幼龄林的平均胸径分别与土壤的pH值、有效磷含量、总碳含量、全氮含量显著相关,平均材积分别与土壤的pH值、有效磷含量、总碳含量、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显著相关,其中影响油杉人工幼龄林生长最重要的土壤化学特性指标为pH值,土壤酸性相对越小越有利于油杉人工幼龄林生长量的提高,由此构建了油杉人工幼龄林平均材积与土壤pH值的回归模型为Y=-0.0 343 871 740+0.014 088 825 473X1.

    油杉土壤化学特性生长影响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鼠类的群落结构研究

    石楠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甘肃省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鼠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分别在石羊河林业总场、勤锋保护站小茨墩管护点、苏武山管护区和南湖自然保护站设置4个样地,每个样地随机设置5条样线,共计20条,通过铗日法对其种类及数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探究鼠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区鼠类优势种为大沙鼠、子午沙鼠与三趾跳鼠,南湖自然保护鼠类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连古城保护区主要存在两个鼠类群落,一种以大沙鼠、三趾跳鼠与子午沙鼠为优势种的群落,另一种以小家鼠与褐家鼠为次优势鼠种.由此可见,甘肃省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鼠类群落结构复杂,多样性较高.

    鼠类群落结构多样性甘肃连古城自然保护区

    退牧还草工程对环县草地恢复效果的影响

    魏国林宋苗苗
    72-7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退牧还草对于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环县2017、2019、2021和2023年退牧还草工程区内和区外的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草地植被生长状况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观测分析,探究退牧还草工程对环县草地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县草地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后,区内植被盖度、干草产量,以及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磷含量均高于区外,与工程区外相比较,2017、2019、2021和2023年区内草地植被盖度分别增加了 6.3%、7.6%、8.5%和7.4%,干草产量分别增加了 12.0%、20.4%、13.3%和26.5%,0~15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 12.7%、29.2%、14.5%和13.2%,土壤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6.1%和22.7%、12.3%和14.8%、13.0%和16.7%、11.7%和18.2%.由此可见,退牧还草工程使环县草地的质量明显改善,草地生态恢复效果良好.

    退牧还草工程环县草地恢复效果

    黎平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林地林木收储经验探索

    李振东潘应东丁邦茂杨念琼...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黎平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中林地流转、林木收储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了目前可能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各地区实施国储林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家储备林林地流转林木收储林权

    国家公园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

    周晓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改革.国家公园旨在永久保护我国最珍贵的自然资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秉持的理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国家公园建设中在自然资源、社区共管共治、产业提升转型和管理能力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以期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内涵实践

    甘肃省龙胆科1新记录种——伸梗龙胆

    金秋艳李广宇康希睿王青青...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划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的非保护地区域自然资源现状展开调查时,在张掖市肃南县、酒泉市肃北县采集到三份形态特殊的龙胆属植物标本.经鉴定,采集的龙胆属植物是甘肃省新分布植物—伸梗龙胆Gentiana producta,凭证标本保存于甘肃省国家公园监测中心标本室.

    甘肃新记录伸梗龙胆

    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步甲科昆虫调查初报

    张成都白兆林何顺文丁娅萍...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甘肃省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步甲科昆虫物种的多样性组成,2020-2023年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采集并制作各类昆虫和病害标本.通过统计整理和分类鉴定,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步甲科昆虫9属13种,其中甘肃省新纪录种3种,革大步甲Carabus(Morphocarabus)conacepennis、大脊青步甲 Chlaenius costiger和分瀛步甲Nipponoharpalus discrepans.

    阿夏保护区步甲科新纪录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种水鸟新记录

    黄映红赵英马娜张晓怡...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 8种白水江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分别为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黄脚银鸥Larus cachinnans、赤嘴潜鸭Netta rufina、凤头鸊鷉Podiceps cristatus、鸳鸯Aix galericulata、罗纹鸭Mareca falcata、琵嘴鸭Anas clypeata和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其中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鸳鸯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赤嘴潜鸭、黄脚银鸥、琵嘴鸭、罗纹鸭、凤头鸊鷉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考虑原有分布区、记录时间和居留型,推测黄脚银鸥为白水江保护区迁徙过境迷鸟;凤头鸊鷉、鸳鸯为冬候鸟;罗纹鸭、琵嘴鸭为迁徙过境鸟类.

    白水江保护区水鸟新记录

    甘肃省龙胆科记录种——伸梗龙胆

    金秋燕
    封2页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种水鸟新记录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