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

半月刊

1673-9019

gsny@21cn.com

0931-8488370 8465630 4560928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武都路498号

甘肃农业/Journal GANSU NONGYE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是: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聚焦“三农”,关注经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49年之后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特点及启示

    杨蕙而胡钢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问题是我国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休戚相关.1949年以来,我国土地制度不断发展变迁,其变迁历程大致可分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我国在不同阶段根据国家主要矛盾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始终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通过研究1949年以来土地制度的变迁,可以清晰地把握我国现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这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全面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

    土地制度发展历程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治理的契合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龙舟文化当代价值的分析

    张斌华于蓉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传统龙舟文化有"天人合一、社会教化、族群认同"等思想优势,在文化价值观培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与龙舟文化存在耦合性,龙舟文化具有当下乡村社会有所缺失的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可以有效契合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在新时代背景和新发展视角下,龙舟文化振兴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多领域发展、多种方式推进,共同挖掘其当代治理价值.

    乡村振兴龙舟文化当代价值文化治理社会治理

    非遗纸文化活态传承助力山东乡村全面振兴研究

    孙立军
    13-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活态传承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引擎.山东非遗纸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非遗纸文化活态传承与乡村全面振兴具有耦合关系.基于活态传承现状可知,传承人培养模式单一,技艺传承断层断代现象严重,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度不高.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鼓励跨界创新、大力发展非遗技艺专业合作社、引导返乡农民工传承非遗等建议.

    非遗纸文化活态传承乡村全面振兴

    数字乡村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析

    赵菲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振兴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具有重要意义,而数字时代的到来则给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尝试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数字乡村战略契机的基础上,剖析乡村文化振兴所面临的困境与施行数字乡村战略的比较优势,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研究发现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显著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应进一步系统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乡村现代文化治理体系、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纾解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困境、人才困境、组织困境以及传承困境.

    乡村文化振兴数字乡村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治理文化传承

    四川革命老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现实困境及出路探究

    于代松王梓璇谯思睿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工"返乡潮"已经势不可挡,关注返乡农民工出路,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当前解决好"三农"问题的热点话题.为推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通过分析四川革命老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现状与困境,提出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出路:畅通返乡农民工社保转移接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夯实老区产业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创新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提升返乡农民工整体素质;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激发返乡农民工创业潜能.

    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革命老区社保转接

    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

    余洁许敏兰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四川凉山州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特色农业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实现路径与效果.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范围经济效应,促进了产业间的协同发展,还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增强了农户的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涓滴效应逐渐显现,特色农业的发展成果逐渐惠及广大农户,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加强人才培养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通过提升农户的内生动力,激发乡村经济活力,推动凉山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为凉山州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凉山州特色农业乡村振兴机理实现路径

    陇南市成县订单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张新强李茹白鹤红张蕊...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订单辣椒产业作为菜篮子工程、特色产业、创汇产业、东西协作致富项目,深受陇南市各县区的重视.为进一步推动成县订单辣椒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对当地订单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栽培区域、栽培品种、种苗供应、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经营管理、创建品牌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订单辣椒产业的发展对策.

    订单辣椒产业现状问题对策成县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以甘肃省永登县为例

    王璇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也是构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乡村建设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持,进一步激发信息化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潜力.永登县特色产业鲜明,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以及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永登县没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因此,本文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等切入,对永登县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积极探索并打造适合甘肃省永登县的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运作模式.

    数字经济乡村振兴永登县

    艺术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

    肖昕张铭
    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谐、美丽是其中内涵,艺术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拥有巨大的创造力.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中外文献及多个乡村建设现实案例,讨论艺术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作用,逐层分析艺术引入和美乡村建设的优势及所遇困境,探索艺术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为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及生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和美乡村艺术乡建乡村建设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路径:以东安镇和阿依河社区为例

    李昊马刘洋赵珩夙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方式,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重庆市城口县东安镇和彭水县阿依河社区为研究对象,从基础设施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方面出发探讨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效果,通过案例研究,挖掘旅游在促进乡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潜力和价值,为云贵川山区依托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旅游乡村振兴农旅项目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