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黄高宝

双月刊

1003-4315

gsauxb@gsau.edu.cn

0931-7631144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迎门村1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系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草业科学、兽医、农学、林学、园艺、资源环境、仪器科学、机电工程、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本刊每4期正刊,此外,每年还面向社科和行政、教学管理办1-2期增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8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比较及综合评价

    徐丹唐继高苗小猛冯宇隆...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贵州省8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差异,为贵州地方鸡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乌蒙乌骨鸡、威宁鸡、普定高脚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赤水乌骨鸡、长顺绿壳蛋鸡和瑶山鸡的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肉用性状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贵州8个地方鸡品种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但屠宰率均大于86%,全净膛率均大于67%,8个品种均表现出了较佳的产肉性能;成功构建了肉用鸡综合评价模型,评分结果为:威宁鸡>乌蒙乌骨鸡>普定高脚鸡>赤水乌骨鸡>瑶山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长顺绿壳蛋鸡.[结论]8个地方鸡品种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产肉性,是优质的肉鸡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威宁鸡和乌蒙乌骨鸡肉用性能比较出色.

    贵州地方鸡种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肉品质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行为、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比较研究

    符翔陈朴然李静叶鑫...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行为、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差异,并探讨行为与盲肠微生物菌群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35日龄雄性断奶川白獭兔和伊拉兔各72只,各分为2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预饲期7 d,正试期33 d,试验共持续40 d.宰前24 h,观察川白獭兔和伊拉兔的行为.在75日龄时,进行强直不动性行为测试、新物体试验和旷场试验.将75日龄的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进行屠宰,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并采集盲肠内容物测定微生物组.[结果]川白獭兔躺、闻嗅和食粪行为频率显著高于伊拉兔(P<0.05),坐、社交行为和啃咬笼具行为频率显著低于伊拉兔(P<0.05).川白獭兔躺和食粪行为持续时间显著长于伊拉兔(P<0.05),进食、坐和啃咬笼具行为持续时间显著短于伊拉兔(P<0.05).川白獭兔和伊拉兔强直不动性试验和新物体试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旷场试验中,川白獭兔静止不动时间、后腿直立次数显著高于伊拉兔(P<0.05),但探索时间显著低于伊拉兔(P<0.05).在血清生化方面,川白獭兔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伊拉兔(P<0.05).川白獭兔和伊拉兔盲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两个兔品种的优势菌门,拟杆菌门与食粪行为时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与伊拉兔相比,川白獭兔血清葡萄糖浓度较低,此外,川白獭兔啃咬笼具行为频率低、持续时间短,提示川白獭兔的刻板行为少.

    川白獭兔伊拉兔行为血清生化微生物菌群

    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对急性缺氧大鼠肝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郑一丹马绍城马君义任晓霞...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贯叶金丝桃提取物(Hypericum perforatum extract,HPE)对急性缺氧大鼠肝肾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小鼠常压密闭实验模型初步筛选HPE(20%乙醇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的抗缺氧活性组分.进一步建立大鼠低压低氧肝、肾损伤模型:将8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常氧空白组(NG),缺氧模型组(HG),HPE低、中、高剂量组(HPE-L、HPE-M、HPE-H,100、200、400 mg/kg),金丝桃苷低、高剂量组(HYP-L、HYP-H,50、100 mg/kg)和醋酸地塞米松组(DXM,4 mg/kg).观察HPE对急性缺氧大鼠肝、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并测定其中氧化应激指标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HPE干预后的大鼠肝、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下降(P<0.01,P<0.05),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P<0.01,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有所提高(P<0.01,P<0.05).同时,大鼠肝、肾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释放均被抑制(P<0.01,P<0.05).[结论]HPE对急性缺氧大鼠肝、肾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贯叶金丝桃缺氧肝肾损伤氧化应激炎症

    扶元和中膏单味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及网络药理学分析

    魏家艳仲楠张国玉熊继东...
    3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扶元和中膏君药党参、麸炒白术等各单味药物及复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对扶元和中膏中各单味药物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FD-靶点-有效成分-扶元和中膏"网络,筛选出的交集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相关通路富集,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扶元和中膏14味药中有10味药具有改善FD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发挥作用;网络药理学共获得扶元和中膏有效成分149个,与FD相关靶点2 641个,扶元和中膏与FD的交集靶点281个,PPI网络筛选获得前5个核心靶点,从构建的"FD-作用靶点-有效成分-扶元和中膏"网络筛选获得扶元和中膏前25个有效成分,对281个交集靶点的GO分析和KEGG分析表明,扶元和中膏可能通过癌症通路、PI3K-Akt、MAPK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2个主要成分(槲皮素和山奈酚)和3个关键靶点(AKT1、TNF、IL-6)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扶元和中膏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和山奈酚可能通过癌症通路、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作用于AKT1、TNF、IL-6等关键靶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扶元和中膏党参麸炒白术功能性消化不良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子机制

    红三叶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钙磷代谢及VDR和CaBP-9k mRNA表达的影响

    马爱霞俞慧云陈兴荣俞联平...
    41-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cv.Minshan)异黄酮(isoflavone,ISO)调节动物钙、磷吸收与代谢的作用.[方法]选择80只SD(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50~60日龄),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其中1~7组为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红三叶异黄酮组,分别按320、160、80、40、20、10和0 mg/(kg·d)的量灌胃红三叶异黄酮,第8组为假手术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60 d.[结果]40~320 mg/(kg·d)的灌服量可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钙含量,大鼠胫骨灰分、胫骨钙含量和钙磷比均随灌服量上升而增高;20~40 mg/(kg·d)灌服量上调大鼠小肠VDR mRNA及CaBP-9K mRNA的表达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160~320 mg/(kg·d)灌服量上调大鼠肾脏VDR mRNA的表达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结论]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小肠钙吸收和肾脏钙重吸收及骨的生长、矿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去卵巢大鼠钙磷代谢VDRCaBP-9K

    大鼻吻鮈胚胎发育特征和初孵仔鱼形态观察

    杨瑞兰刘彦斌赵红雪刘凯...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建立大鼻吻鮈(Rhinogobio nasutus)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并为其生产性育苗工艺和种质资源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生的大鼻吻鮈经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记录并分析其胚胎及仔鱼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大鼻吻鮈成熟卵呈圆球形,浅绿色,为漂流性卵,卵径(0.60±0.08)mm,受精卵吸水充分膨胀后卵径(0.76±0.08)mm.在水温(23.2±1.0)℃,pH 8.71~8.86条件下,受精卵3.67 h发育至囊胚期,5.95 h发育至原肠期,9.55 h胚体形成,13.38 h器官开始形成,19.98 h出现肌肉效应情况,24.05 h心跳出现,40.43 h完成出膜,至仔鱼期.大鼻吻鮈初孵仔鱼全长3.00~4.00 mm,心跳101~132次/min;在水温26℃条件下,仔鱼2 d全部吸收完卵黄,部分泄殖孔已开,3 d全部开口摄食.[结论]利用人工催产的方法记录、分析和描述了大鼻吻鮈的胚胎发育过程,并且成功获得了大鼻吻鮈初孵仔鱼,其胚胎发育过程经历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及孵化出膜7个阶段,每个发育阶段又有若干个发育时期.

    大鼻吻鮈胚胎发育仔鱼形态特征

    耕作方式对机械直播冬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林澄马力王心怡朱嘉旺...
    59-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耕作方式对长江流域水旱轮作旱作季冬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机械直播冬油菜为试验对象,设置深翻和浅旋2种耕作方式,研究其对冬油菜的根系、地上部生长(株高、茎粗、生物量)、产量和籽粒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较浅旋处理相比,深翻促进了冬油菜根系生长及根系下扎,根质量密度平均增加了2.0%;且深翻促进了冬油菜的生长发育,冬油菜株高、茎粗和地上部生物量均值分别增加了4.8%、3.1%和5.9%.此外,深翻处理冬油菜产量显著高于浅旋处理(P<0.05),增幅达到24.4%;这与产量构成要素(分支节点高度、分枝长度、单株角果数)显著增加密切相关.深翻较浅旋处理油菜籽粒含油量略有提升,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冬油菜的生长状况、产量以及籽粒含油量,机械化耕播作业时适当深翻会对冬油菜生长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产生正效应.该研究为冬油菜区机械化直播种植合理耕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耕作方式油菜根系产量机械化直播

    玉米杂交种耐盐碱性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伏晓昭佘奎军程晋龙杨国虎...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种植的耐盐碱玉米杂交种.[方法]采用宁夏农科院选育的30份玉米杂交种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单穗质量、出苗率等14个性状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筛选耐盐碱玉米杂交种.[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将14农艺性状转化成5个主成分因子,代表原始数据信息量85.57%,并选出单穗质量、穗行数、出籽率、茎粗、出苗率5个耐盐碱评价指标;宁禾1822、宁禾2021、宁禾1948、宁禾2035和先玉1225这5份玉米杂交种耐盐碱性较好.聚类分析将30份耐盐碱品种分为3种类型,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基本一致.[结论]通过2种分析方法筛选出5份耐盐碱性较强的杂交种,给宁夏平罗盐碱地玉米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玉米杂交组合耐盐碱性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覆膜类型综合评价

    张芮李红霞高彦婷董博...
    7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合评价地膜覆盖对保墒、促进作物生长及增产的效应,为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覆膜增产种植技术及高效利用降水、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选用白色地膜覆盖(F1)、普通黑色地膜覆盖(F2)、生物降解地膜覆盖(F3)、液态地膜覆盖(F4)和地布-地膜覆盖(F5)5种覆膜方式,以平地无覆盖(CK)为对照,测定土壤物理、化学及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将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对16个评价指标及6个评价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处理F1、F2、F3、F4和F5分别较CK增产15.8%、17.9%、16.9%、1.4%和15.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18.6%、15.6%、23.4%、12.5%和 19.8%,降雨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21.0%、22.9%、21.8%、9.9%和20.1%.基于熵权TOPSIS法模型分析,处理F2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度为0.809,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各覆盖处理效果综合评价排序为:普通黑色地膜(F2)>普通白色地膜(F1)>生物降解地膜(F3)>地布(F5)>液态地膜(F4)>裸地(CK).[结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降解地膜和地布可一定程度地提高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从环保角度考虑,可作为普通聚乙烯地膜可行的替代材料.

    玉米地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熵权TOPSIS模型

    生物炭和河沙对盐碱土壤水盐分布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吴畏赵亚东高佩玲郭祥林...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生物炭与河沙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盐碱化土壤在生物炭和河沙作用下,土壤水盐的时空运移及冬小麦生长情况和产量.试验设置:CK、S1(136 t/(hm2·a)河沙)、S2(272 t/(hm2·a)河沙)、S3(408 t/(hm2·a)河沙)、C1(5 t/(hm2·a)生物炭)、C2(10 t/(hm2·a)生物炭)、C3(20 t/(hm2·a)生物炭)7个处理.[结果]对于土壤平均含水率,在0~20 cm土层C2处理最高为15.13%,在20~40、40~60 cm土层S3处理最高分别为17.35%、20.53%,生物炭和河沙处理均能影响土壤水分分布,前者主要增加表层土壤含水率,后者则对增加深层土壤含水率效果较好.而对于土壤含盐量,生物炭处理会增加初期的土壤含盐量,但返青期后含盐量会持续降低,土壤平均含盐量在0~20、20~40 cm土层S3处理最低,在40~60 cm土层C2处理最低.从冬小麦生育初期到收获期的含盐量变化来看,0~20、20~40、40~60 cm土层降盐率最高的处理分别为S2(32.34%)、C2(29.86%)、C1(12.38%),其中河沙处理在40~60 cm土层发生积盐.根据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情况,生物炭与河沙均能促进冬小麦生长及增产,其中生物炭对促进冬小麦初期的生长有更好的效果,各处理中C2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为5 815.4 kg/hm2,比CK增产20.46%,S3处理产量为5 795.1 kg/hm2,均显著高于CK.[结论]综上所述,对于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生物炭C2处理效果最好,河沙S3处理效果次之,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

    生物炭河沙盐碱土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