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黄高宝

双月刊

1003-4315

gsauxb@gsau.edu.cn

0931-7631144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迎门村1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系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草业科学、兽医、农学、林学、园艺、资源环境、仪器科学、机电工程、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本刊每4期正刊,此外,每年还面向社科和行政、教学管理办1-2期增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拔梯度对两河源自然保护区草地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影响

    贺清智叶茂潘晓婷曹攀琦...
    264-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讨随海拔增加,草地群落的数量特征如何变化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受海拔的影响程度.[方法]对两河源自然保护区海拔1 500~2 500 m的区域运用Margalef 指数、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Alatalo指数进行分析.[结果]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共有草类植物123种,隶属于43科101属,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和草原老鹳草(Geranium pratense)是本区域的优势种.草地植物的数量结构随海拔梯度的增加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再升高趋势,海拔梯度与多样性各指数均表现为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Margalef 指数、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表现为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Alatalo指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结论]随海拔梯度升高,草地群落数量结构及特征呈波动趋势且海拔梯度变化对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其中菊科、茜草科、蔷薇科、紫草科草类植物宜作为生态恢复与草地重建的首选种.

    草地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两河源自然保护区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品质评价

    谢玲月闫莎莎李雪张娅俐...
    274-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的品质,为食品工业的检验和产品品质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家牧户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为原材料,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研究不同牧户酥油样品酸价、过氧化值和气味信息间的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典则判别分析(canonical discriminant analysis,CDA)和多层感知模型(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定性判别及定量分析酥油产地和来源.[结果]16份牦牛酥油酸价(4.35~4.71 mg/g)均高于国标要求,过氧化值(0.000 0~0.007 5 g/100g)均在要求范围内;不同牧户牦牛酥油品质有差异.PCA分析可把16户牦牛酥油样品来源进行初步区分,CDA分析结果中各样品的数据点更聚集、样品组间距离变大,区分效果强于PCA,但仍有较多数据点重叠.采用MLP可定量判别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产地并追溯其来源,MLP 10-1-2网格结构结果显示,碌曲和玛曲两个产地的牦牛酥油类别效果平均值: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99.51%、99.53%、99.53%、99.50%和99.52%;MLP 10-1-16网格结构显示,16家牧户的牦牛酥油类别效果平均值: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98.97%、92.18%、92.23%、99.45%和95.84%.[结论]基于电子鼻技术可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品质.

    电子鼻牦牛酥油品质判别

    青海茄参不同组织营养品质分析

    代思雨段红俊殷光晶李强锋...
    284-291,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野生青海茄参不同组织及不同生长期的营养品质及最佳采收时期.[方法]以野生青海茄参为试验材料,利用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其3个组织(叶片、果实、根)中的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总酚、类黄酮等12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青海茄参不同组织营养品质含量差异较大,蔗糖是青海茄参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其中鲜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老叶总酚含量最高,且与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5).果实成熟度Ⅳ淀粉、还原糖、类黄酮含量最高.果实成熟度Ⅰ到成熟度Ⅳ生长指标先增大后减小,果实成熟度Ⅲ最佳且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最高;可溶性糖与蔗糖、还原糖、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与还原糖、淀粉呈显著正相关,与游离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酚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呈负相关;类黄酮与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呈负相关.[结论]野生青海茄参的适宜采收期为果实成熟度Ⅲ.

    青海茄参不同组织营养品质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塑料大棚保温被自动揭放对越冬叶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魏锋马丽娟葛静周娟...
    292-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研究应用物联网系统调控塑料大棚保温被的自动揭放,对越冬叶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每日日出日落时间为依据,针对不同气候环境,设计自动揭放保温被的环境条件阈值为处理H,园区管理员经验揭放时间为对照(CK).两个塑料大棚内种植相同品种叶菜(小白菜、油麦菜、油菜、菠菜),对塑料大棚内叶菜的生长指标、品质及产量进行比较.[结果]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监测温室内外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环境信息,能进行保温被的自动揭放控制,并且该系统应用安全、方便、灵活.越冬叶菜3个生育期内,H处理比CK的平均空气温度和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10.8%~21.3%和10.1%~23.2%,对叶菜的生长发育以及品质产量起到促进作用.[结论]物联网系统控制保温被揭放的塑料大棚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可解决冬季叶菜缺乏问题,具有推广价值.

    物联网塑料大棚保温被自动揭放生长品质

    莲藕表皮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陈亚欣曾荣陈龙唐楠锐...
    304-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莲藕机械去皮技术,对用于深加工的主藕体外部形状以及表皮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方法]以广泛种植的鄂莲5号主藕体为对象,测量其外形轮廓并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质构仪,以去皮切削极限力为评价指标,以切削方向、取样部位、加载速度为试验因素,开展了全因素试验;以拉伸断裂极限强度为评价指标,以取样部位、拉伸方向为影响因素,开展了全因素试验.[结果]三节主藕体长、宽、高为98.16~238.57 mm、62.51~91.11 mm、57.57~86.48 mm,表皮湿基含水率为80.46%~86.28%;莲藕不同截面孔边距以及内凹外观特性呈现出由最大截面向两端递减的趋势,莲藕去皮厚度t应满足t<3.00 mm.轴向平均切削力分别为(9.13±1.55)、(11.31±1.48)、(12.06±1.10)N,周向平均切削力分别为(10.21±1.97)、(12.88±2.45)、(12.28±1.42)N;取样部位、加载速度对去皮切削力均影响极显著,切削方向对去皮切削力影响显著;三节主藕体藕皮轴向平均拉伸强度分别为(1.41±0.15)、(1.29±0.260)、(1.08±0.22)MPa,周向平均拉伸强度分别为(0.62±0.09)、(0.67±0.25)、(0.71±0.19)MPa;方向对藕皮拉伸强度影响极显著,藕皮轴向拉伸强度大于周向.[结论]沿周向设计仿形机械去皮机构,通过提高切削速度以减小切削阻力,提高机械去皮效率.

    莲藕去皮加工剪切力拉伸强度力学特性

    齿链式残膜回收机设计与试验

    柯泽荣杨术明张峰马永龙...
    313-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现有残膜回收机存在自动卸膜困难、地膜漏收等问题,设计了1种齿链式残膜回收机.[方法]对齿链式残膜回收机的整体结构、关键部件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该残膜回收机的关键部件包括:起膜装置、输送装置、拾膜装置和卸膜机构,并对影响拾膜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和参数优化.[结果]试验因素对拾膜率影响大小顺序为:拾膜装置下从动链轮转速>机具作业速度>起膜装置入土角.优化模型最优参数组合为:拾膜装置下从动链轮转速197.579 r/min,机具作业速度 7 km/h,起膜装置入土角 41.173 °,此参数下,仿真试验结果拾膜率为89.0%.以拾膜装置下从动链轮转速200 r/min,机具作业速度7 km/h,起膜装置入土角41°,的参数进行试验验证,拾膜率平均值达到91.4%.[结论]田间试验表明,优化参数组合可靠,满足回收机作业要求,可为齿链式残膜回收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齿链式残膜回收机起膜装置拾膜装置参数优化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投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