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黄高宝

双月刊

1003-4315

gsauxb@gsau.edu.cn

0931-7631144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迎门村1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系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草业科学、兽医、农学、林学、园艺、资源环境、仪器科学、机电工程、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本刊每4期正刊,此外,每年还面向社科和行政、教学管理办1-2期增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杨酸引发处理对朝天椒种子和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

    梁腊梅魏茜雅秦中维林欣琪...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水扬酸(SA)引发处理对辣椒植株盐胁迫的缓解效应及机制.[方法]以朝天椒茂蔬360为原料,采用水杨酸溶液为种子萌发处理,通过100 mmol/L氯化钠溶液模拟盐胁迫,以不同浓度的(0、0.05、0.1、0.2、0.3、0.4、0.5和0.6 mmol/L)水杨酸溶液对朝天椒种子进行引发处理,分析其对朝天椒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钾、钠离子积累的影响以及提高4~6叶期植株耐盐性的机制.[结果]0.1 mmo/L水杨酸溶液种子引发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同时缓解了4~6叶期植株在盐胁迫下的伤害,表现为植株矮壮且根系发达;相比未引发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POD酶活性和GR酶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类物质含量增高,叶片钾、钠离子含量同步增加.[结论]0.1 mmol/L SA溶液种子引发处理可用于提高盐胁迫下的朝天椒种子萌发和缓解4~6叶期植株受盐胁迫的伤害,其作用机制是促进了光合作用,提高了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促进了叶片钾离子积累.

    水杨酸朝天椒盐胁迫种子引发生理机制

    铁镁锌配施对兰州百合根系活力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刘鑫钰晋小军厚建霞毛耀杰...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铁、镁、锌肥配施对兰州百合根系活力及产量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兰州百合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414"正交试验设计方案,测定铁、镁、锌肥配施对兰州百合根系活力及产量质量.[结果]铁肥5 kg/hm2的600倍液+镁肥5 kg/hm2的800倍液+锌肥5 kg/hm2的800倍液混合喷施对兰州百合根系活力及产量质量影响最佳,鲜、干产量分别为 5 864.8 kg/hm2、1 646.7 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 1 238.5、535.3 kg/hm2;根系活力为127.55 μg/(g·h),较对照增加68.68 μg/(g·h);鼠李糖、木糖、果糖、葡萄糖、蔗糖、浸出物含量分别为 1.069%、1.182%、2.757%、4.519%、11.151%、44.70%,分别较对照增加 15.06%、74.67%、144.21%、44.50%、84.00%、45.78%.[结论]铁肥 5 kg/hm2 的 600 倍液+镁肥 5 kg/hm2 的 800 倍液+锌肥5 kg/hm2的800倍液混合喷施效果最佳,两两配施对其根系活力及产量质量促进作用由高到低依次铁镁>镁锌>铁锌,单素施肥对其根系活力及产量质量促进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锌>铁>镁.铁、镁、锌肥配施对兰州百合根系活力及产量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不施肥或过量施肥均会抑制兰州百合的根系活力,降低产量质量.

    兰州百合铁、镁、锌肥根系活力产量质量

    NaCl胁迫对青花菜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周睿颉建明张婧张俊峰...
    11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青花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及适应机制,为盐碱地青花菜栽培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方法]设置6个NaCl胁迫处理,分别为0(CK)、100、200、300、400、500 mmol/L,动态测定青花菜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与CK相比,轻度(100 mmol/L NaCl)盐胁迫可提高青花菜幼苗生物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6 d后,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中度(200~300 mmol/L NaCl)盐胁迫6 d后,青花菜幼苗叶片Fv/Fm、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CK均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显著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出现上升趋势;NaCl处理9 d,Z3处理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较CK分别增加73%、65%.重度(400~500 mmol/L NaCl)盐胁迫后,严重抑制青花菜生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降低光合能力,胁迫3~12 d,青花菜幼苗光合速率降低55%~92%,达显著水平.[结论]根系轻度NaCl处理可促进青花菜生长,增强光合能力,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维持细胞渗透势;根系中度NaCl处理使青花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光合能力降低;根系重度NaCl处理严重抑制青花菜生长,降低光合能力、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青花菜幼苗盐胁迫生理响应光合特性

    纳米零价铁对黑比诺葡萄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申登耀吴宙卢世雄梁国平...
    12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探究不同浓度的纳米零价铁对黑比诺酿酒葡萄在生长发育期果实品质及其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纳米零价铁肥提高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的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甘肃武威市依诺酒庄的黑比诺酿酒葡萄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浓度纳米零价铁肥喷施处理T1(5 mg/L)、T2(10 mg/L)、T3(15 mg/L)、T4(20 mg/L)、T5(25 mg/L)和1个清水喷施作为对照(CK),测定其果实品质以及叶片、枝条和果实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15 mg/L的纳米零价铁肥可显著增加葡萄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总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各处理葡萄果实中奎宁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含量与CK相比均降低;15 mg/L的纳米零价铁喷施处理能够显著增加黑比诺葡萄叶片和枝条的N含量和Fe含量,N、K、Mn、Zn、Cu和Mg元素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和Ca元素的含量则逐渐降低.[结论]15 mg/L浓度的纳米零价铁肥显著地提升了葡萄果实生理品质,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葡萄叶片和枝条的矿质元素含量,但P和Ca元素随着纳米零价铁肥的施入呈下降趋势.综合来看,15 mg/L的喷施浓度是河西走廊地区黑比诺葡萄品种的最适浓度.

    葡萄纳米零价铁叶面喷施果实品质矿质元素

    水分调控对贵人香葡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董媛媛仇银生苟慧敏梁国平...
    140-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河西走廊是我国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产区之一,干旱是影响该地区葡萄生产的主要因素,为提升该区域酿酒葡萄原料生产的品质,研究其合理的水分管理模式是非常关键的.[方法]以生长6年的贵人香葡萄为试材,设置T1(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45%~50%,中度水分胁迫)、T2(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55%~60%,轻度水分胁迫)、T3(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75%~80%,高水平灌水)和CK(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65%~70%,当地田间通用管理水平).测定贵人香葡萄的叶面积、枝条第三节节间长和新梢基部粗度,叶片荧光参数(Fv/Fm、ETR、Fo、qP、qN)、叶片光合参数(Pn、Gs、Tr、Ci)以及果实品质指标.[结果]T3处理显著促进了叶面积的增大、枝条节间和新梢基部粗度的生长,且降低了叶片SPAD值、叶片PS 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叶片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提高了叶片初始荧光(Fo).与CK相比,T1处理抑制叶面积的增大,抑制葡萄植株的节间长和基部粗度的生长,显著降低了叶片的Fv/Fm、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降低了Fo、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气孔导度(Gs).T2处理下叶片荧光参数Fv/Fm、ETR、qP和qN值都高于CK;叶片初始荧光值高于CK.另外,各水分胁迫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Pn、Gs、Tr和Ci.T2处理可显著改善贵人香葡萄果实品质.[结论]轻度水分胁迫(T2)能在一定程度提升叶片的光合同化效率和贵人香葡萄果实品质,重度水分胁迫(T1)则会阻碍葡萄叶片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因此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有利于葡萄生长和果实发育.

    葡萄水分胁迫荧光参数光合作用

    香瓜茄扦插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对不同光照时间的响应

    张文娟娄祥云张海旺钟启文...
    150-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培育香瓜茄扦插苗的最佳光照时长,研究人工气候环境条件下香瓜茄扦插苗对光照时长的响应.[方法]以香瓜茄甜圆果型栽培种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 6、9、12、15、18 h共5个光照时长处理,分析不同光照时长下香瓜茄扦插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适宜光照时长处理下植株地上地下部生长发育良好,叶肉细胞结构清晰,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紧凑,海绵组织细胞分布致密,且光合效率较高;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香瓜茄扦插苗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变化趋势呈现稳定状态,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光照时长超过12 h,香瓜茄扦插苗植株长势减弱.通过对香瓜茄扦插苗生长指标、根系构型、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光合产物及相关酶活性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3.996%,通过对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加权计算15个性状主成分因子的综合得分,其中光照9 h和12 h处理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适合香瓜茄扦插苗生长发育的光照时长是9~12 h.

    香瓜茄扦插苗光照时长生长发育光合特性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莴笋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凤张婧颉建明张俊峰...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莴笋的缓解效应,为盐碱地莴笋种植提供理论技术依据.[方法]以无NaCl胁迫且不喷施SA为对照1(CK1),以200 mmol/L NaCl胁迫不喷施SA为对照2(CK2);设置叶面喷施0.1、0.3、0.6、1.2、2.4 mmol/L 5个SA处理,动态测定莴笋的生长生理相关指标.[结果]与CK1处理相比,CK2处理抑制莴笋幼苗生长,降低生物量积累,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与CK2处理相比,叶面喷施适宜浓度水杨酸(0.6 mmol/L)可以缓解盐胁迫对莴笋生物量积累的抑制,促进莴笋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增强光合作用;在胁迫第6天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分别提高37.5%、57.1%、74.4%、88.9%和52.3%,dV/dto(QA还原速率)降低了22.5%.[结论]叶面喷施SA可缓解盐胁迫对莴笋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盐胁迫下莴笋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降低MDA和相对电导率,增强光合能力.

    水杨酸盐胁迫莴笋渗透调节光合作用

    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肥力和浙贝母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石红静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浙贝母栽培中因过量施肥及用肥品种单一导致的土壤养分失调、土壤酸化、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等问题.[方法]以浙贝 1 号为试验品种,设置不施肥(CK)、生物有机肥 90 kg/667 m2+硅钙钾镁肥40 kg/667 m2+复合肥 30 kg/667 m2(T1)、生物有机肥 120 kg/667 m2+硅钙钾镁肥 40 kg/667 m2+复合肥30 kg/667 m2(T2)、生物有机肥150 kg/667 m2+硅钙钾镁肥40 kg/667 m2+复合肥30 kg/667 m2(T3)4个处理,测定和分析不同肥料配比施肥对土壤肥力及浙贝母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浙贝母鳞茎直径、单鳞茎鲜重及产量.各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浙贝母产量,其中T3处理产量提升最多,增产高达14.56%.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增加浙贝母经济效益,提高浙贝母品质,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贝母素含量分别提高4.9%、17.2%、19.5%.[结论]生物有机肥150 kg/667 m2+硅钙钾镁肥40 kg/667 m2+复合肥30 kg/667 m2可作为当地浙贝母种植推荐施肥配比.

    浙贝母生物有机肥化肥土壤肥力产量品质经济效益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典型固沙植物根区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刘鹏胡广录陶虎周成乾...
    17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可表征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储量变化,是反映土壤养分循环及其肥力水平的关键指标.固沙植物以灌木和半灌木为主,在抑制荒漠化和维持绿洲生态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析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探究其养分含量变化规律,可为维持荒漠绿洲过渡带的稳定性和今后的防风固沙工程实践提供科学方案和必要参考.[方法]以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3种典型固沙植物梭梭、泡泡刺和沙拐枣为研究对象,测定固沙植物根区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中的有机碳(SOC)、全氮(STN)和全磷(STP)指标,分析3种固沙植物根区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3种典型固沙植物根区SOC含量均在60~80 cm土层出现峰值,STN、STP含量的峰值均出现在表层土壤;SOC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STN和STP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在研究区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植物类型对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有显著影响,梭梭根区的土壤养分含量较其他两种植物更高;3种典型固沙植物根区各理化性质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总体表现为梭梭>泡泡刺>沙拐枣.[结论]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梭梭、泡泡刺和沙拐枣根区土壤C、N、P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梭梭的保肥能力及其环境适应性较其他两种植物更强.

    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物C、N、P含量土壤保肥能力

    陇中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郭疆袁建钰卓玛草闫丽娟...
    186-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究陇中黄土高原土壤氮组分和酶活性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以陇中黄土高原地区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撂荒地、云杉林地、沙棘林地、苜蓿地、小麦地)条件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了土壤氮组分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在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0~60 cm土层中云杉林地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撂荒地和小麦地相对较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在苜蓿地达到最高.此外,土壤氮组分含量在土层间也存在差异,其含量分布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表现为上升外,土壤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与撂荒地相比0~60 cm土层云杉林地和沙棘林地土壤脲酶活性显著增加,苜蓿地和小麦地则有所下降.蛋白酶活性以云杉林地最优,撂荒地最低.苜蓿地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云杉和沙棘林地次之,小麦地最低.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由强到弱依次为苜蓿地、撂荒地、沙棘林地、云杉林地、小麦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氮组分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氮素含量和酶活性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壤氮素含量增加,相关土壤酶活性也会升高,尤以云杉林地和苜蓿地表现最佳.

    土地利用方式陇中黄土高原土壤氮组分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