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中医药
西部中医药

潘文

月刊

1004-6852

gszyyk@126.com,panwen25@yahoo.com.cn

0931-2337364

730050

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

西部中医药/Journal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曾在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继承发扬祖国中医药学传统,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传播中医药信息,反应最新研究动态,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谢晶日教授辨治功能性腹泻经验

    王艳阁艾宗雄谢晶日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谢晶日教授认为功能性腹泻病机主要以脾虚为本,传导失司为标,兼有肝郁气结、肾阳不足和食积不化之证,治疗当以健脾除湿、运脾消积为本,止泻生津为标,疏肝化积、温肾助阳为辅,同时配合针灸佐助,开路祛邪,共同调理患者机体气血阴阳,提高治疗效果.

    功能性腹泻运脾化湿止泻生津疏肝温肾针灸谢晶日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

    韩杰温帅波徐志为任国武...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对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与探讨.方法:收集从2017年1月9日至2020年1月9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就诊于韦贵康教授门诊而且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316例LDH患者的首诊处方,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0.0软件对处方中出现的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分析;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处方中出现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韦贵康教授治疗LDH频数较高的前15味中药为三七、甘草、两面针、白芍、丹参、细辛、龙骨、降香、千斤拔、茯苓、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泽泻、山药;并且挖掘出46组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均大于50%,且置信度为100%,衍化得出2个核心处方:六味地黄汤和痛安汤加味.结论: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LDH的临证用药主要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其中活血、补肾、扶正药物使用频次最多,体现了韦贵康教授诊疗LDH的整体观和"补肾通督,化瘀扶正"的学术思想.

    腰椎间盘突出症数据挖掘关联规则用药规律国医大师韦贵康

    人脸识别技术在医院诊疗活动中的应用

    李丰森王健刘玉荣赵军...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人脸识别概述及其研究背景探讨人脸识别技术在医院诊疗活动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其中人脸识别、体温筛查、预检分诊、大数据统计、人证(电子健康卡、健康出行码)合一比对、出入口安防布控技术曾经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期间投入使用,但与医院业务及医疗活动的结合尚在起步阶段,未来可以深入发掘医院诊疗活动相关业务领域,打造高效、便捷、人文的相关识别技术产品,以提升医疗质量、安全保障及社会整体效益.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前景医院管理

    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胃镜下黏膜病变的相关性

    高毅舒劲卢雨蓓刘顺庆...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探究PHG中医证型与胃镜下黏膜病变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调查方式对符合标准的180例PHG患者中医证型、胃黏膜病变特点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G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湿热蕴结证、瘀血阻络证;胃黏膜糜烂、充血、水肿、出血以湿热蕴结证患者多见,瘀血阻络证以PHG重度患者多见;肝气郁结证及瘀血阻络证与肝肾阴虚证、水湿内阻证及脾肾阳虚证相比,食管静脉曲张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G中医证型与胃黏膜病变相关,湿热、瘀血是其主要病理因素.

    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静脉曲张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

    癌症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佟丹阳王晨霞白雪红徐凤卿...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住院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探析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方法确定样本量,采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dmonton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ESAS),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对甘肃省人民医院放疗中心的343例癌症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描述性调查.结果:最终纳入统计的343例癌症患者中,60.1%(206/343)的患者身体症状负担报告为中重度,21.6%(74/343)的患者心 理症状负担报告为中重度;个体症状中,最普遍的中重度症状是乏力(47.2%,162/343),最少报告的症状是呼吸困难(16.0%,55/343);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更有可能出现中重度身体症状(P=0.048),呼吸系统肿瘤患者更容易出现中重度疼痛(P= 0.021);中晚期肿瘤、放射治疗与中重度症状评分相关(P<0.05).结论:目前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较重,且身体症状较心 理症状更明显,而患者年龄、家庭月收入、居住地与症状强度无关.

    癌症症状负担患者自我报告结局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

    ISO针灸国际标准建设概况与特点分析

    刘婷陈波陈泽林郭义...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针灸国际标准建设的概况与特点,为进一步推进针灸国际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以促进针灸疗法的推广、应用与国际交流.方法:对ISO官网中针灸相关标准进行检索,并分析其特点.结果:目前ISO已发布的针灸相关标准共19项,包括器具标准13项、术语标准5项、安全标准1项;正在研制中的针灸相关标准共6项,包括器具标准3项、术语标准1项、安全标准2项.结论:ISO针灸国际标准制定快速增长,涉及的领域逐步扩大;ISO针灸相关标准以器具标准为主,安全标准仅涉及器具安全;ISO针灸相关国际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有待提高.

    针灸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建设概况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冬虫夏草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周思琪程雨馨张兴彩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冬虫夏草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出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DrugBank数据库检索获得IPF疾病相关靶点,取二者交集靶点作为冬虫夏草治疗IPF的关键作用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冬虫夏草活性成分与IPF疾病的共同靶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根据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将交集靶点基因导入DAVID分析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冬虫夏草活性成分7个,作用于IPF的关键靶点84个;关键活性成分有乙酸亚油酯、花生四烯酸、胆固醇、β-谷甾醇,核心靶点有J原癌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通路有TNF、VEGF、p53、cAMP、MARK、鞘脂等信号通路,涉及癌症、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多个生物进程.冬虫夏草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论:冬虫夏草对IPF的治疗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冬虫夏草作用机制

    吴茱萸汤治疗呕吐的方证关系研究

    杨坤甘丽华郭超峰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吴茱萸汤治疗呕吐的方证关系.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吴茱萸汤治疗呕吐的医案100个,将医案中的相关症状(体征)、治法、药物等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数据库.应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医案中症状(体征)、药物、治法的频数、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及其关联关系.结果:收集到的100个医案共涉及166个症状(体征),1432频次,其中以呕吐为首出现频次较高的症状(体征)19个;共涉及75味中药,671频次,其中以吴茱萸为首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13味;共涉及治法37种,385频次,其中以"降逆"为首出现频次较高的治法7种.共涉及提升度≥1.3的症状(体征)关联规则16个,提升度≥1.2的中药关联规则6个,均具有明显的核心化倾向.结论:运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较好发现吴茱萸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呕吐的症状(体征)、药物组方及治法的关联规律,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呕吐关联规则吴茱萸汤方证关系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

    张平安高娜姚涛王国斌...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microRNA-mRNA调控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心瘅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及其靶基因;利用GEO数据库筛选病毒性心肌炎与健康人的差异microRNA;利用FunRich3.1.3对差异microRNA进行mRNA富集,并与药物靶基因取交集基因;通过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以及cytoNCA筛选出核心基因;运用R软件对核心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心瘅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共199个,潜在作用靶点490个,GEO数据库Series GSE148153符合要求,通过筛选得到差异microRNA 438个,50个microRNA与核心基因有对应关系,上调基因45个,下调基因5个;筛选得到交集基因207个,其中33个为核心基因;GO功能注释主要富集在肌细胞增殖、MAP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并且主要富集在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白细胞介素17等信号通路.结论:心瘅方调控microRNA-mRNA过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与中药成分干预肌细胞增殖、MAP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和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有关,此过程可能涉及hsa-miR-15b-5p和hsa-miR-21-5p等外泌体的表达.

    病毒性心肌炎网络药理学GEO数据库靶基因microRNA心瘅方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蟾酥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

    秦欣欣张山于会勇周鸿威...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蟾酥治疗肺癌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BATMAN、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并筛选蟾酥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药物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database,TTD)获取肺癌主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蟾酥活性成分-肺癌-靶点交集网络;通过R语言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 1.5.6、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蟾酥有效活性成分19个,蟾酥作用于肺癌的靶点94个,PPI网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白细胞介素6、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等为核心靶点,主要涉及肽基-酪氨酸磷酸化及修饰、丝氨酸磷酸化及修饰等生物过程;蟾酥作用于肺癌的生物学通路主要富集在PI3K/Akt、癌症蛋白聚糖、癌症MicroRNAs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证明蟾酥大部分有效活性成分与核心蛋白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蟾酥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肺癌.

    肺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蟾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