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钒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钒钛
钢铁钒钛

胡鸿飞

双月刊

1004-7638

pgbjb@263.net

0812-3380539 0812-3380764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铁钒钛/Journal Iron Steel Vanadium Titanium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冶金专业技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反映钒钛磁铁矿冶炼,微合金钢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先进工艺技术和重大科研成果。刊载钢铁冶炼,压力加工,金属材料,热能加工,冶金设备,理化检验等方面的论文。重点报道钒、钛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及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U71Mn重轨钢轧制后夹杂物分布行为研究

    宋光洁王奕何建中张达先...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对重轨钢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夹杂物三维刻蚀仪、Thermo-calc软件对某厂生产的U71Mn重轨钢中的夹杂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71Mn重轨钢中轨腰处夹杂物的平均等效直径、长宽比最大,数量密度最小.轨头、轨腰、轨底的夹杂物密度分别为 18、12、14 个/mm2,平均等效直径分别为 2.5、2.7、2.4 μm,平均长宽比分别为 7.4、13.3、6.4.钢中夹杂物以单独存在的 MnS和CaO·Al2O3·SiO2·MgO复合夹杂物为主.轨头和轨底处的MnS尺寸较小,集中分布在 10~50 μm;轨腰处的MnS夹杂物尺寸较大,多在 20~80 μm,且存在多条大尺寸的 MnS被轧制在同一条水平线上.CaO·Al2O3·SiO2·MgO复合夹杂物沿轧制方向普遍呈近球形和不规则形.

    U71Mn重轨钢夹杂物轧制变形热力学分析

    退火工艺对2Cr12Ni4Mo3VNbN叶片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曹晨星信瑞山俞占扬李晓凯...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 2Cr12Ni4Mo3VNbN工业棒材退火硬度偏高问题,系统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 2Cr12Ni4Mo3VNbN叶片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两相区加热退火和不完全退火的一段式退火,完全退火具有更好的退火效果,退火后硬度最低,且炉冷可使硬度进一步降低.采用两段式退火和三段式退火可改善组织均匀性,显著降低硬度,而三段式退火工艺优于一段式退火和两段式退火工艺.

    叶片钢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多段式退火

    回火温度对淬火后1500 MPa级热成形钢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王子健黄伟彭则梁肖...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 1 500 MPa级热成形钢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室温拉伸检测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回火温度对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含量过高,会降低C的活度,抑制渗碳体的形成,因此钢中主要碳化物为M23C6和M7C3类,随着回火温度提高到 400℃左右,碳化物会由M23C6类转化为M7C3类;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当回火温度超过 400℃之后强度会显著降低,延伸率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而强塑积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板条马氏体中存在的高密度位错会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马氏体板条会相互吞噬、合并,逐渐模糊,基体中出现铁素体,此外碳化物也会析出并长大.

    1500MPa级热成形钢回火碳化物马氏体板条

    镍基合金NS1402 TIG焊接头组织力学性能与耐蚀性能研究

    周广涛崔黎林郑淮北张洪涛...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TIG焊接方式,以镍基焊丝ERNiFeCr-1作为填充材料对国产镍基合金NS1402进行焊接性研究,并与国外Incoloy825合金进行对比,分析其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同时对比了普通低合金钢焊丝ER50-6对国内外两种合金的焊接性的影响,并研究其接头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镍基合金NS1402接头成型良好,焊缝区组织由大片等轴晶和少量柱状晶组成;拉伸试样从NS1402焊缝处断裂,焊缝接头抗拉强度达到 570 MPa,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 89.1%,NS1402的强度及延伸率均略低于进口 825合金;对接头拉伸后的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镍基合金NS1402焊接接头断口类型为延性断裂,接头断口韧窝的尺寸较小、数量偏多;镍基焊丝ERNi-FeCr-1接头的耐腐蚀性能优于普通ER50-6焊丝接头,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国产镍基合金NS1402接头耐腐蚀性能与国外Incoloy825接头相当.

    镍基合金NS1402TIG焊接力学性能耐蚀性能

    薄带冷轧变形区特点及接触压力模型适用性研究

    黄紫藤李伟罗许李俊洪...
    184-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带冷轧过程中轧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压扁现象,而各变形区理论对该现象认识的不同导致其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存在显著差异.为此采用有限元手段分析了薄带冷轧过程中变形区特征的变化规律,并对比探究了Stone全滑移、Johnson全弹性和组合型三种接触压力模型的推导特点、成立的先决条件和适用区间.结果表明:变形区轮廓随轧辊弹性压扁程度的加剧依次经历了圆弧形、圆弧压扁增大形、非圆弧形和近直线形,中性区的出现及其所占变形区比例的不断增加是导致实际压下率快减和变形区形状系数快增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变形区接触压力曲线的模拟值与理论值可发现,Stone模型、Johnson模型和组合型模型分别适用于道次压下率大于 10%、小于1%和1%~10%的轧制工况.

    薄带冷轧变形区轮廓轧辊弹性压扁中性区接触压力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硫化物、氮化物析出的热力学计算

    冯国辉程传良王旭乔家龙...
    194-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50W350硫化物、氮化物的热力学计算,获得了析出物的平衡浓度关系.液相线温度以下,AlN在1 700~1 788 K温度区间析出,TiN的析出温度区间为1 588~1 788 K,MnS的析出温度区间在1 768~1 788K范围内,Cu2S的析出温度范围为1 420~1 768 K,并通过实际检测,证实了各温度区间析出物的存在.

    无取向硅钢液相线固相线硫化物氮化物溶度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