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资源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资源信息化
自然资源信息化

吴智慧

双月刊

2097-1001

infomag@infomail.mlr.gov.cn;infomag@126.com

010-66558621

100812

北京市阜内大街64号

自然资源信息化/Journal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发布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标准和政策,探讨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交流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介绍信息化建设进展,报道国内外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建设与应用

    蒋文彪郭文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配置和高效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基础.强化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需要通过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大数据在自然资源审批监管、分析决策中的智慧化应用服务机制,以数字化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大数据"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审批监管分析决策共享服务

    国土空间大数据关键技术及场景应用

    郑新奇肖飞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大数据是国家管理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等国土空间本体及其各类要素的数字化表达,是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数字世界映射的客观记录.随着自然资源信息化大发展,国土空间大数据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行业特点的新技术体系.本文围绕国土空间大数据的采集与存储、表达与可视化建模、分析与挖掘、智慧国土与智能决策场景应用等技术,对国土空间大数据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展望,为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解决深层次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借鉴或参考.

    国土空间大数据自然资源数据采集数据表达数据挖掘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中国人口流动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廖创场郭仁忠郭文华贺彪...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迁移与集散是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征.本文基于流空间理论与复杂网络方法,构建节假日与平日双时段中国人口流动网络模型,研究中国网络空间结构特征与潜在规律,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主要节点城市具有显著的层级结构,在城市网络中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人口流动视角下的社区结构与国家行政区划具有一定的耦合性,节点城市被划分为近20个社区;中国已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深圳为核心,较明显的多中心网络结构,城市间人口双向交互具有一定的对称性,空间联系整体呈现"东南紧密、西北稀疏"的分异格局.

    流空间手机信令复杂网络理论城市网络人口

    基于"5G+无人机"的自然资源智能感知关键技术与应用——以江苏省为例

    张毅陈慧玲吉波俞家俊...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人机作为空网遥感监测手段之一,是自然资源监测监管体系的重要构成,能够对天网监测与地网监测手段进行补充,提高监管时效,扩大监管范围,但仍然存在监管延迟、效率不足、周期过长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无人机"的自然资源智能感知关键技术,构建了江苏省"5G+无人机"自然资源监测监管应用平台并开展试点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补充"慧眼守土"、卫片执法、人工巡查等现有监测手段,辅助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自然资源感知监管体系,促进自然资源感知监测监管实时化、精细化、自动化、高效化发展.

    自然资源5G无人机人工智能感知监管

    自然资源行业数据中台建设思路

    屈晓波陈安慧易小威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对海量、多数据源、多尺度、多结构甚至不同坐标系的数据进行处理、组织、管理和更新,持续挖掘数据价值,推进数据对管理的支撑作用是当前自然资源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等技术,采用"Kubernetes+Docker+微服务"云原生架构,提出了自然资源行业数据中台解决方案.本方案旨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购物车式共享服务、灵活的分析查询及智能辅助决策等能力,满足复杂业务应用的高性能、高扩展、高可用需求.

    自然资源云原生架构数据中台实景三维

    一种新的三维场景数据渲染方法

    于雷易邴丕敬杨永明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Cesium技术和osgEarth技术研发了面向三维场景数据的客户端与服务端混合渲染方法.该方法包括分层细节级别(hierarchical level of detail,HLOD)层级瓦片筛选规则、三级缓存策略、多用户并发与分布式渲染任务分配等关键技术,既能减少客户端的数据压力和资源压力,又能通过服务端的渲染集群提高三维场景的显示效率.本文在混合渲染方法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远程地理信息系统(Tele-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TeleGIS)三维大数据万维网(Web)显示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完成海量、高密度、高精度三维场景数据的在线可视化任务,可视化性能和数据量可扩展性达到设计目标,在当前同类技术中具有较大优势.

    TeleGIS三维大数据HLOD分布式并行渲染三级缓存

    新数据环境下中国人本城市观测研究

    王伟冯兰晓成湘龙李振军...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数据环境下数据的频度、维度、粒度得到极大拓展,能有效弥补传统城市研究方法的不足,也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创造了新的条件.本研究基于手机信令等新数据,依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构建人本城市金字塔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围绕"人"的需求和发展划分基座层、中坚层、顶层3个层次,以12个"越"为指向设计28个指标,对中国36个重点城市展开人本城市观测研究.结果表明,36个城市的人本城市发展水平被划分为4个梯队,这为中国在新时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供新的监测思路与方法,并丰富和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的人本价值内涵与属性.

    新数据手机信令人本城市马斯洛模型中国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目录编制研究

    刘皓宇吴洪涛周俊杰张子平...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为自然资源行业开展自然资源数据资源调查、摸清数据资源家底、编制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目录提供思路.通过分析自然资源数据现状和借鉴自然资源领域相关数据现行分类标准规范,研究提出了符合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特性的线性分类方法并构建形成覆盖自然资源数据全集的大类、中类、小类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体系,明确了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目录元数据编制内容,为加快构建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提供了重要基础.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分类编码目录

    基于铁路客运流大数据的中国县域网络化空间联系格局

    李敏敏郭文华郭仁忠李晓明...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城镇化使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不同区域出现了更加密切与复杂的社会经济联系.本研究基于铁路客运流大数据,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铁路网密度和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对中国县域网络化的空间联系与格局进行状态表达与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国土空间铁路网络可达性、连通性和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均呈现东中西递减的趋势;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前50名的城市均位于中东部地区,且呈现"菱形"分布特征.中国铁路网络布局与人口、城镇布局存在不匹配现象,未来仍需重点加强城市群及人口密集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客运流大数据加权平均旅行时间铁路网密度经济联系强度

    自然资源大数据开放共享相关问题研究

    刘江钟伦超王文涛罗国峰...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资源大数据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开发、利用、交易、保护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资源.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管理与开发上升到新阶段,自然资源大数据已经深度融合到自然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各个环节,自然资源大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开始与云计算紧密结合.本文通过分析、梳理,总结了近年国际自然资源大数据的发展特征以及开放共享和应用进展,为中国自然资源大数据建设管理、应用服务等提供参考.

    自然资源大数据云计算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