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今日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今日药学
今日药学

陶剑虹

月刊

1674-229X

jinriyaoxue@gmail.com

020-37886330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2号9楼

今日药学/Journal Pharmacy Toda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东省药学会主办的药学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广东药学》被国家列为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期刊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等主要数据库和检索期刊收录。《广东药学》杂志自1991年创刊以来,为广大药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交流、传递医药信息、提高药学科研水平及职称晋升等许多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黄丸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
    401-403页

    临床指南中医药西黄丸乳腺增生证型分类

    麻仁润肠方治疗便秘专家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
    404-409页

    便秘麻仁润肠方专家共识

    复方丹参滴丸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药效学作用研究

    黄敏怡申坤黄小倩陈嘉颖...
    410-413,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药效学作用,探讨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可行性。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正常组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将高脂饮食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CDDP)、阳性对照阿托伐他汀组(Ator)、复方丹参滴丸+阿托伐他汀联用组(CDDP+Ator),各组按要求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5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对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生化指标检测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快,血糖值、OGTT-曲线下面积(AU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肝内脂肪沉积多;与模型组相比,CDDP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缓慢,血糖值、OGTT-AUC、TG、TC、LDL-c、ALT、AST降低(P<0。01;P<0。05),肝内脂肪沉积较少。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NAFLD小鼠具有降低体质量、血糖值、血脂,改善肝功能、糖耐量异常,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沉积等作用,需进一步研究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其成为治疗NAFLD药物的可能性。

    复方丹参滴丸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沉积小鼠

    斑马鱼模型评估侧柏叶提取物的保湿功效

    陈正鹤龚芳莲蒋日琼吴志强...
    414-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侧柏叶提取物的保湿功效。方法 采用体外称重法测定侧柏叶提取物的保湿率;斑马鱼保湿模型进一步研究用侧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处理斑马鱼尾部后面积收缩率的变化,并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阳性对照组相比来评估侧柏叶提取物的保湿功效。结果 5%侧柏叶水提物与5%透明质酸的保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侧柏叶醇提物与1%透明质酸的保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0。4、0。8 mg·mL-1侧柏叶水提物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斑马鱼尾部面积收缩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体外称重法结果与斑马鱼尾部面积收缩率结果,侧柏叶水提物具有较好的保湿功效,可作为保湿原料进一步开发。

    侧柏叶保湿斑马鱼模型保湿率

    PCSK9抑制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联: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李沁瑶胥崟崧
    419-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性研究表明,PCSK9抑制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但是,从观察性研究中推断因果关系会受到残余混杂效应、反向因果关系和偏倚的影响。笔者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以评估PCSK9抑制剂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克罗恩病,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1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 选取与低密度脂蛋白相关的药物靶基因内部或附近的遗传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应用MR方法对欧洲血统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逆方差加权(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MR方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检测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IVW-MR分析观察到PCSK9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银屑病(OR=1。264,95%CI=1。117~1。431;P<0。01)、类风湿性关节炎(OR=1。151,95%CI=1。032~1。284;P=0。011)、系统性红斑狼疮(OR=1。740,95%CI=1。227~2。468;P<0。01)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 MR分析支持PCSK9抑制剂对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治疗作用。

    PCSK9抑制剂自身免疫性疾病孟德尔随机化

    HPLC法同时测定定喘止嗽丸中3种罂粟壳生物碱类成分含量

    蔡灏王晓钰郑剑红
    427-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RP-HPLC-UV同时测定定喘止嗽丸中3种罂粟壳生物碱(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100-2。5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µ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为210 nm(吗啡、可待因)和251 nm(罂粟碱)。结果 吗啡、磷酸可待因和盐酸罂粟碱分别在0。2957~9。856 1 μg·mL-1(R2=0。9999)、0。072 9~2。429 8 μg·mL-1(R2=0。999 8)、0。046 4~1。473 0μg·mL-1(R2=0。9998)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9。5%~91。5%,RSD为1。10%~3。91%。结论 该方法精密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定喘止嗽丸的质量控制。

    定喘止嗽丸吗啡可待因罂粟碱含量测定

    HPLC法测定隐球菌脑膜炎合并艾滋病患者高剂量氟康唑血药浓度

    简凤璧简浩斌李秋梅王明礼...
    431-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隐球菌脑膜炎合并艾滋病患者血清中氟康唑浓度。方法 血清经乙酸乙酯蛋白沉淀,以非那西丁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康唑浓度。Aglient Eclipse XDB C18为色谱柱,乙腈-水(25∶75,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25 ℃,检测波长260 nm。该方法应用于5例使用高剂量的氟康唑患者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氟康唑测定线性范围为10~300μg·mL-1(r=0。999),定量下限为10 μg·mL-1,日内、日间RSD均<5%,提取回收率64。42%~69。77%,且该方法稳定性良好。10例患者氟康唑的AUC0-24为785~2 266 µg·h·mL-1,均能达到靶值100。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人血清测定氟康唑的HPLC方法,适用于氟康唑浓度监测。

    氟康唑高效液相色谱法隐球菌脑膜炎血药浓度

    呋喹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谢达强魏雪张嘉娜张秋敏...
    435-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呋喹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在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8月在某院确诊为晚期CRC并接受呋喹替尼单药或呋喹替尼联合PD-1抑制剂作为三线及以上治疗方案的9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呋喹替尼单药组63例,联合组30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患者预后的差异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ORR(16。7%)明显高于单药组患者的ORR(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75,P=0。116)。与单药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的DCR(66。7%)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4,P=0。022)。联合组的治疗2个周期后PNI明显高于单药组,但NLR、PLR、PNI、SII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mCRC患者使用不同PD-1之间的疗效比较:CR、PR、SD、PD、ORR、DCR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联合组患者的中位PFS长于单药组患者(4。0个月比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3,P=0。038)。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3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的患者的不良反应经过对症治疗或者停止治疗后都能得到控制和缓解,没有患者因严重的不良反应而死亡。结论 在mCRC三线及以上治疗中,与呋喹替尼单药组相比,呋喹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有更好的获益,且安全性方面可控,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结直肠癌呋喹替尼PD-1抑制剂疗效安全性

    基于FAERS数据的眼内注射用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不良事件对比分析

    兰忠玲姚晖吴皓李晓莹...
    442-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对眼内注射用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两种药物的相关不良事件(ADE)信号进行挖掘与整体比较分析,为治疗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FAERS中2004~2022年共76个季度与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相关的ADE报告,运用SQL语言去除重复数据后,采用国际医学用语(MedDRA)词典对ADE进行标准化处理与分类。利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法和贝叶斯法对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两个药物ADE信号差异,并与药品说明书对比获得新的ADE信号。结果 以雷珠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21 175份,阿柏西普则有21 764份。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ADE累及系统大致相似,50%以上ADE为眼器官疾病,其次以神经系统ADE为主。共挖掘出678个ADE信号(其中雷珠单抗402个,阿柏西普276个),雷珠单抗比阿柏西普在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视网膜水肿和玻璃体出血眼部ADE方面信号强度和频次更高,而阿柏西普在眼内炎、非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炎等9个ADE方面则比雷珠单抗高,两种药物的高危信号存在差异性。与药品说明书对比,挖掘出两药存在视网膜下积液,玻璃体切割术、死亡等新的ADE信号。结论 FAERS数据库显示两药ADE整体分布基本一致,但两药的安全性各有优劣。建议临床上使用雷珠单抗应重点监测视网膜相关ADE,阿柏西普重点关注眼部感染和全身性ADE,尤其对本次挖掘出的新的ADE应引起重视。

    雷珠单抗阿柏西普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贝叶斯法信号挖掘

    奥沙利铂集采药品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杨燕妮黎曙霞张晓娟金伟军...
    45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第五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的奥沙利铂仿制药与非中选奥沙利铂原研药在真实世界中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主动监测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9月期间某地3家三甲医院使用奥沙利铂集采药品及其非中选原研药的不良反应报告,并分别统计中选集采药品及其原研药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率。结果 共监测到奥沙利铂注射剂172例不良反应报告,中选集采药品与其原研药的ADR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沙利铂集采药品与原研药在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奥沙利铂真实世界集采药品仿制药原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