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封孝伦

双月刊

1000-5099

gdxbs@163.com

0851-3621772 8292939 3621810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北区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主要登载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为校内外优秀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介与开显——伽达默尔诠释学语言观要义钩沉

    傅永军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伽达默尔看来,自希腊哲学以降的西方主流哲学曲解了语言的本质,语言与存在相分离,被降格为工具化符号,用以指称或描摹存在的表现。伽达默尔反其道而行之,接榫由哈曼—赫尔德—洪堡特开创的德国语言哲学传统,立足存在论视位,将语言理解为存在(事物)的存在方式,存在是语言中的存在,语言是说出存在的语言,语言、存在与思想在存在论意义上具有三位一体式的内在关联。伽达默尔以自己的语言存在论深度推进了诠释学的语言学转向,语言是联系思想和存在的中介,它使得思想和存在在其原始的依属性中得以表现,让存在的意义整体来到语言表达,在语言之光中被澄清敞亮,开显自身、呈现真理。中介与开显表征着语言的本质性规定,也同时显示为语言的效用。语言所具有的自我遗忘性、无我性、普遍性三特征,指示出语言是理解的最完美中介,它能够让一切与人有关的事情无遮蔽地显现在语言之中。

    语言语言工具论诠释学的语言学转向语言存在论中介与开显

    阳明学的特质:以本体、工夫及体用关系为线索

    傅锡洪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学的根本特质是主张即用是体,亦即在承认理与性的本体地位的同时,还以作用层的本心为本体。本心不仅是道德实践之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据,而且是体现在现实世界中的规范性力量。本心即是王阳明说的良知。良知是直接发自性而要不容已地实现出来的情。这个说法可以涵盖已经实现出来的四端,尚未实现出来但却有冲动要实现出来的道德意识,以及作为它们的支撑的戒惧之念。戒惧之念是在人的意识中持续存在的,对人的意念加以监督、调节、控制的意念。人所要做的工夫即是让意识指向它,让它逐步主导人的意识和行动,从而实现成圣的目标。

    本体良知戒惧之念工夫即用是体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司法的价值、困境与规制路径

    茹克娅·霍加赵宏伟
    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审判模式带来结构性与根本性的变革,对其赋能过程进行考察和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智能化司法阶段,AIGC在赋能智慧法院提升效率、加速科技与司法融合、督促司法队伍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权力专属性原则面临挑战、司法数据不充足、算法歧视和算法黑箱等风险。为厘清AIGC赋能智慧司法建设困境的具体原因,可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固有缺陷、技术的权力属性、案例数据的弱标签化三个方面着手,提出增强司法系统的技术掌控能力和算法决策的可解释性,建立统一的现代化司法案例数据库,并推行跨学科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等针对性建议,以促进中国式司法技术融合情理的现代化发展,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司法的功能。

    智慧司法智慧法院人工智能AIGC

    数据治理推动政府治理创新的主要困境、行动框架和实现路径

    兰立山李佩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据治理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成功运用,政府开始运用数据治理来推动政府治理创新。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当前数据治理推动政府治理创新仍存在一些困境,主要包括数据治理方法论存在局限,技术基础支撑有限,治理制度建设滞后,数据治理人才不足,数据治理具有风险等。面对以上主要困境,需要以"价值—制度—技术—人才"作为行动框架来开展工作,以使数据治理更好地推动政府治理创新。在"价值—制度—技术—人才"行动框架的指导下,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夯实技术基础、强化人才支撑、重视伦理治理等路径来实现数据治理推动政府治理创新。

    数据治理政府治理创新主要困境行动框架实现路径

    数字化时代老年人的权利保障研究——基于桑德拉·弗里德曼的实质平等视角

    刘远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为实现积极的老年生活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在数字技术的运用与普及过程中,其不平等现象和数字生活本身蕴含新的风险,又给老年人权利保障带来新的威胁。以桑德拉·弗里德曼的实质平等框架分析老年"数字鸿沟",不仅是数字技术适老化程度不足的现实表现,更是资源和权力之不平等的必然结果。因此,数字时代老年人权利保障的要义在于:通过合理分配学习资源和构造公平参与机制来切实增强老年人的数字能力,重塑数字空间的权力关系。数字时代老年人权利保障的具体方案在于:以强化数字立法消除包括年龄歧视在内的直接人权威胁,以多元协作和公平责任的社会合作机制推动老年人的数字融入,最终通过平等参与基础上的代际合作实现"老龄+数字"社会的长效治理。

    老年人权利数字鸿沟实质平等权利保障

    智慧城市规划中的计算范式:表征、困境与转型

    李尉博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智慧城市规划中的"计算范式",对现代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计算范式具体表征为在基础设施上依赖计算技术,在制度设计上推崇算法行政,在城市本体论上预设计算主义。但是,计算范式也面临着困境,包括城市复杂性使得算法难以实现对城市的完美测量,城市的"智慧"也不能单纯依靠算法工具理性而产生,算法的客观性修辞背后亦存在权力导向。为克服这些困难,未来计算范式应当在本体论层面以复杂城市为逻辑起点,在方法论层面考虑以系统协同为实现方法,在价值论层面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对计算范式的批判反思将有助于理解当代智慧城市建设中理论与现实的错位,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实践指引。

    智慧城市算法治理城市治理计算范式

    土司制度与王朝国家的治理

    温春来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制于落后的交通和信息技术,传统国家治理的模式迥异于现代国家。广土众民的传统中国,长期以编户国家的模式进行治理,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但在边远且有着自身"君长传统"与"毋君长传统"的西南地区,中央王朝总体上是用一种接近领地国家的模式进行治理。即便在所谓"改土归流"之后的地区,常常也存在"土流并治"的情形,或者即便制度上已无土官,但实际上却在很大程度上容忍过去土司政权中享有权力者继续在地方事务中发挥作用。同时,在内地流官治理的地区,士绅、宗族、胥吏等也常常控制着地方社会并世袭权力,因此土司制度与内地以编户齐民为核心的流官制度虽有较大差异,但也不无共通之处。

    土司制度国家治理领地国家编户齐民

    土司制度内"自相君长"的西南实践:以容美土司为例

    谢晓辉
    7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司制度是传统时期王朝国家治理在西南地区展开的一个重要制度。通过考察容美土司种种所谓"非理越份"的僭越之举,本研究强调如下三点:其一,土司制度的推行并不意味着西南"自相君长"传统的消失,而是制度与传统的共舞,并呈现出"土王"相当大的主体性;其二,土司制度内"自相君长"传统的延续是当时为不同类型的人群所共享的一种观念,也是王朝国家治理过程中所建立的弹性、多元与包容的疆土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三,不能被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所桎梏,想当然地视土司制度内"自相君长"为国家治理与社会整合的阻力。事实上,他们先于中原王朝而在其治域内用一套挪用、模仿内地州县的制度与机制,整合土民,为后改土归流时代王朝国家实施州县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土司制度自相君长国家治理容美土司僭越

    "在在皆耕兵":明后期广西东部耕兵体系的形成

    任建敏
    8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司制度在明代西南边疆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兵源主要来自土司地区的耕兵是明代广西创设的一种特殊军事力量。明正德、嘉靖之际,由于广西地区募兵政策的小范围运用,来自桂西土司的土兵逐渐进入到既有兵堡之中,并与自明初以来就已经在桂东地区颇为普遍的"招獞防猺"政策相结合,嘉靖九年(1530)最先在桂林形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耕兵创设。随着隆庆六年(1572)古田善后模式的确立,耕兵制度进一步被广西当局所鼓励,广西耕兵体系在桂东地区得以大规模的推行开来。到了万历中期,已经形成了取代卫所旗军、地方民壮最为重要的维系桂东地方稳定的防卫力量,分布于桂东"猺獞"动乱最为突出的区域周边。随着时间推移,大量来自桂西的耕兵在桂东落地生根,渐次融入地方社会之中,并对后世广西民族分布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耕兵土兵寓兵于农明代广西

    清中期虚衔土司改授土官的过程及实质

    卢树鑫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行政成本、文化隔膜及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等因素考量,明王朝在推进改土归流进程中,曾将原土司辖区改设流官州县并编设里甲,同时原土司职衔由武职改授为文职,令其在原地继续世袭。这些仍能世袭但失去了旧有土地、人民的土司,即为虚衔土司。清中期虚衔土司袭职改革是清政府持续推进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内容之一,其改革内容并不是职衔改授,而是裁汰职衔、按品秩改授土官、追销印信及换给号纸,从制度规范上进一步对虚衔土司加以限制,以抽离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虚衔土司改授土官后,仍在边疆民族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呈现了王朝国家边疆治理的复杂情形。

    清代土司里甲边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