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公路
中外公路

刘玉兰

双月刊

1671-2579

zhongwaigonglu@163.com

0731-82309033

410004

长沙市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中外公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管,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交通学院)主办。主要栏目有:国内外公路概况、公路路线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计算、桥隧工程、材料与试验、路桥检测及维修加固、智能运输系统、养护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软土地基工后小荷载作用下不同沉降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韩善鹏付伟张军辉林晨...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降变形是软土地基施工中须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在实际工程中软土地基填筑后仍有小荷载施加情况,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西环高速高填方段沉降监测数据为依托,分别采用双曲线法、三点法和星野法3种沉降预测方法对填方地基的沉降进行预测、对比和分析,总结出各模型的拟合特点.对比拟合曲线和现场实测沉降曲线发现:路基加载会造成3种方法的沉降预测误差较大;3种预测方法中,采用n-1级填筑后间歇期及n级填筑后间歇期的数据作拟合时,效果不如采用恒载期的数据,对于双曲线法和三点法,拟合选用的数据点时间间隔越长,预测效果越好;对于星野法,采用恒载期的数据拟合效果更佳.

    路基工徎沉降预测双曲线法三点法星野法

    紧邻既有车站和钢便桥的超大异形基坑施工方案优化

    陈登伟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密度不断增加,超大基坑施工对紧邻结构正常运营的影响不容忽视.该文依托深圳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研究了超大异形基坑开挖引起围护结构和土体变形,以及紧邻既有车站变形和钢便桥的结构响应,并对该异形基坑开挖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坑南北侧围护结构的变形趋势整体一致,但北侧阳角处变形量较大;既有车站围护结构整体发生向坑内位移,最大水平位移达9.4 mm;基坑开挖后钢箱梁桥桩的水平位移较大,最大值达到10.5 mm.通过在负一层加设临时混凝土支撑和坑内钢便桥桥墩上增设钢套筒,保证了整体施工安全.

    超大异形基坑基坑开挖紧邻结构数值计算变形分析

    考虑温度影响的高液限土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李邦武申姁宁张锐陈彦蓉...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温度对高液限土中吸附结合水及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选取湖南和海南两地的高液限土进行试验,通过温控水浴容量瓶试验测定温度对结合水含量的影响,利用一维温控固结仪对试样进行固结试验,分析在考虑结合水含量的修正孔隙比下高液限土变形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液限土中吸附结合水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相同荷载梯度、不同恒定温度下,温度越高试样的变形越大;15℃、45℃两个恒温条件下,试样的孔隙比之差最大为0.1;相同初始荷载、温度作用下,对已变形稳定的同一试样进行间隔10℃一个梯度共计3个梯度的升温后,发现试样能再度发生变形,变形量最高可达0.6 mm.该研究结果可为高液限土路堤压实及变形控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道路工程高液限土温度吸附结合水变形特性

    湿法橡胶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葛冬冬姜向阳吕松涛张洪刚...
    2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旧轮胎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降低资源消耗,还能显著减轻环境污染.处理废旧轮胎获得橡胶粉,通过湿法工艺与沥青共混,可作为改性剂改善沥青的性能.该文论述了湿法橡胶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制备工艺、性能影响因素及改性机理.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总结了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条件及其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橡胶掺量、目数、基质沥青类型及制备参数对沥青物理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谱学分析法和微观形貌分析法揭示了橡胶与沥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此外,还探讨了橡胶与其他改性剂复合使用对沥青性能的协同提升效果,为湿法橡胶改性沥青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最后,对湿法橡胶改性沥青在制备工艺、性能研究、改性机理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道路材料橡胶改性沥青湿法制备条件改性机理

    Friction-1D Transformer:用于沥青路面抗滑预测的一维VIT混合模型

    裴非飞聂梓龙许国敏战友...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面摩擦性能是公路安全的重要指标,它与路面纹理密切相关.针对不同噪声的路面纹理数据,该文提出了一套路面三维纹理数据去噪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留纹理的局部特征.此外,该文还基于Vision Trans-former的设计理念,开发了Friction-1D Transformer抗滑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不同,Friction-1D Transformer利用位置编码结构和多头注意力机制,能够从一维纹理信号中提取沿行车方向的全局特征,从而实现对路面摩擦性能的准确预测.与随机森林(RF)、k近邻算法(k-NN)、深度残差网络(Resnet)和Vision Transformer(VIT)共4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Friction-1D Transformer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快的训练速度,且其参数量仅为3 915 914.该研究验证了直接使用原始纹理数据进行训练并进行抗滑预测的可行性,所使用的模型结构有望推动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道路工程抗滑性能评价模型纹理去噪

    基于轮胎-路面耦合噪声的公路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技术

    叶伟陈飞胡晓阳徐正卫...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公路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技术,该文在总结传统路面噪声测量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随车法采集轮胎-路面耦合噪声,并对传声器的具体位置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行车速度-等效连续A声级拟合,实现了等效连续A声级的速度修正.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轮胎-路面耦合噪声特征信号,可以对交通噪声、风噪、发动机噪声等干扰信号进行有效抑制,并基于第一主成分分量F1在100~1 000 Hz频段上进行积分得到包络声能,用于表征路表纹理构造激励作用下产生的轮胎-路面耦合噪声能量.最后借助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不同磨耗程度路段下的包络声能和横向力系数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两者在幂函数模型下拟合优度最高,R2高达0.978.

    轮胎-路面耦合噪声测量方法等效连续A声级包络声能横向力系数

    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地聚物力学性能研究

    刘扬王集昭鲁乃唯王柏文...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提高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该文通过单一变量和正交试验法,并结合XRD、SEM,分析了矿渣掺量、碱当量、水玻璃模数和水灰比对矿渣粉煤灰地聚物抗压强度、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掺入增多,促进了凝胶的生成,地聚物结构更加致密,有利于强度的发展.标准养护28 d后,各因素对地聚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矿渣掺量、碱当量、水灰比和水玻璃模数.矿渣掺量为 0.5,碱当量为 0.07,水灰比为0.36,水玻璃模数为1.6时,地聚物的抗压强度最高,达到78.84 MPa.

    矿渣地聚物抗压强度微观结构正交试验

    地聚合物稳定建筑固废再生集料力学特性研究

    袁开新何永健张来君李海...
    7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建筑固废产量急剧增加且利用率不足的问题,该文以矿渣-粉煤灰基地聚物为无机结合料,用建筑固废再生集料代替天然碎石,将城市道路基层作为目标,研究不同掺量下地聚物稳定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聚物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增加,最佳含水率上升;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地聚物掺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提高,随着再生集料掺量的增加而下降;混合料劈裂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相似,随着前体矿渣掺量、地聚物掺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再生集料掺量的增加而下降.

    建筑固废强化改性地聚物道路基层力学性能

    蒸养条件下超高性能混凝土收缩试验研究

    李兵杨腾宇方昌乐罗滋润...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定UHPC自收缩是分析钢-UHPC组合桥面板收缩效应的重要基础.为此,基于某工程拟用的UHPC材料,制作了3批UHPC自收缩试件,每批制作3个试件.通过测试试件养护过程中的应变及温度,得到UHPC自收缩应变-龄期曲线、试件温度-龄期曲线,探讨了该UHPC收缩应变发展及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结合Tazawa&Miyazawa收缩预测模型和阿伦尼乌斯温度效应经验公式,通过引入等效时间,拟合得到适用于UHPC自收缩的预测模型.基于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出了修正模型的各项系数.结果表明:时间零点至试件温度升到90℃期间的收缩占蒸养期间全部收缩的42%,而后保持90℃蒸养的48 h内自收缩不仅能发展至蒸养期间总收缩的95%以上,而且收缩应变曲线会在此期间逐渐趋于平稳.UHPC在等效20℃密封养护条件下,其自收缩会在时间零点后40 d左右基本发展完成.

    桥梁工程UHPC自收缩等效时间时间零点自收缩预测模型

    不同干湿状态下高液限土变形特性对比试验研究

    秦灵伟张锐李露肖宇鹏...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揭示类固相结合水对高液限土变形特性影响的内在机制,通过干湿两侧对比研究,分析不同结合水含量对土样变形影响的差异性.取相同干密度下不同含水率的4种高液限土,并以一种低液限土为对比样开展变形试验研究.利用容量瓶法对各试验土样中吸附结合水的含量进行了测试,通过SEM和XRD试验从土样的微观层面进行分析,对各土样开展了击实试验,在击实曲线上选取相同压实度、不同含水率的点作为初始控制目标进行压缩试验,从而对比研究高液限土击实曲线干湿两侧的变形特性.

    道路工程高液限土压实度吸附结合水压缩试验孔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