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材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材世界
建材世界

徐小平

双月刊

1674-6066

jiancaisj@263.net, gwjckj@263.net

027-87394002

430070

武汉市珞狮路122号

建材世界/Journal The Wor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查看更多>> 2009年第1期起更名为《建材世界》。 《国外建材科技》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技术性刊物。1980年创刊,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4575,国内统一刊号:CN 42-1281/TU,广告经营许可证号:武工商广字4201004000444号,国内邮发代号:38-75,全国公开发行,发行范围主要是全国建材企事业单位(厂矿)、科研设计院所、大(中)专院校。 《国外建材科技》主要刊登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水泥、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砖瓦等)、新型建材、胶凝材料与制品、复合材料、有机材料、非金属矿采选及深加工、建材机械与建材工业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同时报道国内外有关建材工业方面的最新科技动态及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向的科技文章。欢迎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掺C-S-H纳米晶核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收缩性能

    何羽乔李鑫周孝军刘明...
    38-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C-S-H纳米晶核可促进水泥水化,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有利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前进行预应力张拉.采用C-S-H纳米晶核早强剂制备早强低收缩混凝土,探究了 C-S-H纳米晶核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收缩变形性能及其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温度的提升有利于纳米晶核早强性能的发挥;混凝土早期强度随纳米晶核掺量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当掺量为4%时混凝土的早强效果最佳,且不影响后期强度发展.纳米晶核的早强效果优于其他传统早强剂,传统早强剂6 h强度提升幅度为10%~20%,纳米晶核强度提升幅度可达105.2%,早强效果明显.同时,掺纳米晶核混凝土的体积变形与强度发展同步,主要集中在早期,前3 d收缩率占28 d龄期时收缩率的67%,且掺入纳米晶核试件的28 d收缩率为空白组的75%,体积稳定性好,可实现预应力提前张拉.

    纳米晶核混凝土早期强度收缩变形

    碳化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的工作和力学性能研究

    万送许银行陈美祝陈东雨...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碳化或未碳化再生水泥混凝土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考察不同水泥替代量(0、20%、40%、60%)对泡沫混凝土和易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处理改善了新拌泡沫混凝土浆体和易性,改善幅度在1.08%~5.61%之间.机械强度与基体密度呈正相关,相比于未碳化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碳化处理能显著提升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并降低吸水率,进而提升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碳化微粉掺量增加,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掺量为20%时达到最大值.

    泡沫混凝土废旧水泥混凝土性能评价

    RAPC抗压强度离散性与骨料关系试验研究

    袁观富王子壮黄梦婕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料是影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Permeable Concrete,RAPC)强度离散性的关键之一.对不同强度不同来源的再生骨料,设计试验研究RAPC的抗压强度特征和抗压强度离散性.结果表明:RAPC的离散性表现明显,原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再生骨料的基本物理性能越好,抗压强度与之正相关,抗压强度离散性与之反相关.建筑垃圾回收厂的再生骨料制作的离散性更大.因此回收利用再生混凝土骨料时,有必要根据其强度等级进行分类回收,最大限度地发挥RAPC的性能.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离散性

    骨料堆积密度优化对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的影响

    王者永刘君张国权周仁君...
    50-5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骨料堆积密度是优化混凝土性能、降低胶凝材料用量,实现混凝土降本增效的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在现有预拌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细度模数的砂子和不同单粒级的碎石复配实现了细骨料和粗骨料的最大堆积密度并制备了混凝土,研究了其对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粗细骨料的最大堆积密度,在现有配合比和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减少48 kg/m3水泥的用量,估算减少碳排放量达到31.42 kg CO2 eq/m3.

    骨料堆积密度混凝土胶凝材料碳排放

    冷却方式对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贾晓梁栾喜象臧健刘琼...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针对钢筋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究了不同冷却方式对黏结性能的影响.通过对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高温试验以模拟火灾对试件黏结性能的退化影响,采用拉拔试验分析不同冷却方式下钢筋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应力、极限滑移变化规律.拉拔试验表明:温度大于400 ℃时,不同冷却方式的黏结性能折减规律相近;温度小于400 ℃时喷水冷却对黏结界面的损伤程度更大,自然冷却试件的黏结强度比喷水冷却试件黏结强度大20.5%.

    冷却方式拉拔试验钢筋混凝土高温试验

    封闭层沥青玛蹄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莫智云于世海彭亮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沥青玛蹄脂在水利工程防渗面板中封闭层的应用,开展了不同沥青品种、沥青与矿粉比例、填料及涂刷厚度的斜坡热稳定性和低温脆裂试验,采用标识线位移和低温脆裂温度分析了不同沥青玛蹄脂的高低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沥青的用量越少,软化点越高,沥青玛蹄脂的涂刷厚度越薄,有利于提升封闭层沥青玛蹄脂的斜坡热稳定性;水泥可以有效地降低沥青玛蹄脂的变形能力,从而提升其斜坡热稳定性,但均增加了低温脆裂的风险;并且通过现场涂刷试验,确定了具体的施工参数,可为后续封闭层沥青玛蹄脂的施工提供较好的实践参考和指导.

    沥青玛蹄脂封闭层配合比施工参数

    温拌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向天翔郭鹏钟亚聃沈凡...
    63-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设计了纯天然集料、钢渣+天然集料、钢渣+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天然集料三种集料组成的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对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进行温拌和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渣作为粗集料替代天然集料,能够提升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同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也有改善作用;再生沥青混凝土中加入温拌剂,在降低施工温度的同时,使RAP中的老化沥青能够更好地与新沥青及再生剂融合,从而改善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RAP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温拌

    SBS-WCO复合再生沥青高温流变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

    贺文杰叶群山张思敏谢成...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黏度试验、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和凝胶色谱实验研究了 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WCO(废食用油)复合再生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与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BS-WCO复合再生沥青的黏度相比老化沥青显著降低;SBS-WCO复合再生剂能有效改善老化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沥青复合再生过程以物理作用为主,复合再生剂能缓解沥青老化过程中轻质小分子流失,增强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SBS-WCO复合再生剂流变性能微观结构老化沥青

    Nano-ZnO/BF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研究

    马军营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道路服务质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采用纳米氧化锌(Nano-ZnO)和玄武岩纤维(BF)作为复合外掺剂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以提升其高温性能.对基质沥青、Nano-ZnO改性沥青以及Nano-ZnO/BF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常规性能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改性剂对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纳米氧化锌和玄武岩纤维后,三大性能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Nano-ZnO/BF复合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明显高于Nano-Zn O改性沥青,即玄武岩纤维能有效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

    纳米氧化锌玄武岩纤维沥青高温性能

    中性硼硅玻璃管软化成型的温度控制方法

    何胜秦旭张科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制瓶过程中,针对现有中性硼硅玻璃管加热软化成型时温度难以控制、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中性硼硅玻璃管加热软化的温度控制方法.论文从玻璃管的温度实时检测与燃烧、助燃气体流量的自动控制两个方面入手,建立控制与检测反馈的闭环,实时比对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值,进而进行气体供应量的调节,保证玻璃管最终的软化温度趋于稳定.

    管制瓶中性硼硅玻璃管软化成型温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