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病毒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病毒学杂志
国际病毒学杂志

贺雄

双月刊

1673-4092

gjbdxzz@163.com

010-64407285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6号

国际病毒学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i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本刊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专业刊载病毒学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医学期刊,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滴定方法的优化与应用评价

    张菱芳楚巧鸿李佳霍恕婷...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滴定方法进行优化,并应用于中和抗体检测和抗病毒药物体外检测。方法 采用VZV疫苗株Voka株在48孔板感染人视网膜上皮细胞(adult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 line-19,ARPE-19),连续 7 d 检测感染后病毒复制动力学与蚀斑特点;分别建立并优化活病毒滴定的蚀斑染色法和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同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VZV药物抑制效果检测和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VZV感染ARPE-19细胞(感染复数为0。05)后,第6天到达复制顶峰并形成肉眼可见蚀斑;蚀斑染色法中,添加0。2 mg/mL二乙胺乙基葡聚糖(diethylaminoethyl-dextran,DEAE-Dextran)后,较未添加组产生更大与边缘更加清晰的蚀斑。ELISPOT法可在感染后第3天进行计数,同时通过改变检测用抗体与显色液等,可产生更加清晰可计的斑点。两种方法可采用机器计数,检测病毒滴度或应用于体外检测抗VZV药物效力与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优化后ELISPOT法快捷灵敏,可替代蚀斑染色法应用于VZV病毒滴度检测与相关应用。本研究为VZV的检测及疫苗药物研发提供了更简捷可靠的实验方法。

    水痘-带状疱疹蚀斑法酶联免疫斑点法中和抗体抗病毒药物

    HIV-1暴露儿抗病毒治疗后干血斑RNA和DNA水平动态分析

    米云婷徐晴晴金聪姚均...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7例HIV-1暴露儿进行抗病毒治疗后的情况以及其干血斑HIV-1 RNA和DNA水平动态变化,探讨影响其治疗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6-2019年间随访收集7例HIV-1暴露儿出生时至出生2年内多个时间点干血斑,分别定量检测干血斑HIV-1 RNA和DNA水平,以及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分析。最终以定量检测值Log10绘制每例暴露儿各时间点HIV-1 RNA和DNA动态变化图,分析用药后HIV-1 RNA和DNA变化原因。结果 7例入组暴露儿有2例持续病毒学抑制近9个月,2例可能因耐药最终未达到持续病毒学抑制,3例因停药导致HIV-1 RNA反弹。7例暴露儿HIV-1 DNA在较高水平维持稳定。未获得有效病毒学抑制的5例暴露儿HIV-1 RNA和DNA水平变化趋势一致(R2=0。487,P=0。021)。结论 基于本研究较高的HIV-1暴露儿治疗失败率,需要加强HIV-1阳性孕产妇的母婴传播阻断及基因型耐药检测,同时对抗病毒治疗后具有较高HIV-1 RNA和DNA动态水平的暴露儿加强服药依从性以及实施更高效抗病毒治疗方案。

    HIV-1暴露儿干血斑HIV-1DNA干血斑HIV-1RNA耐药

    广州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低水平HIV-1病毒载量感染者基因型耐药特征分析

    凌雪梅林雅晴李凌华李俊彬...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州市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HIV-1病毒载量介于50~200 copies/mL的感染者基因型耐药发生特征。方法 募集2023年1月至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门诊接受ART满6个月,且HIV-1病毒载量介于50~200 copies/mL的感染者。用0。5 mL血浆于4 ℃超速离心浓缩病毒后提取RNA,经逆转录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获得基因序列经COMET HIV-1进行分型,并用Mega 11构建系统邻接法进化树验证亚型。经斯坦福HIV耐药数据库解析耐药发生情况。结果 共随访11 799例感染者,发现415例(3。5%)低水平病毒载量感染者。从完成检测的297例感染者中扩增获得154条pol基因片段序列(52。0%)。主要基因亚型为 CRF01-AE(34。4%,53/154)和 CRF07-BC(31。2%,48/154)。耐药相关突变(drug resistance mutations,DRMs)发生率为37。0%(57/154),最常见的DRMs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突变V179E(11。7%,18/154)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突变S68G(6。5%,10/154)和 M184V(5。2%,8/154)。对任一药物耐药发生率为 17。5%(27/154),其中NVP 耐药率为 11。7%(18/154),EFV 耐药率为 11。0%(17/154),RPV 耐药率为 10。4%(16/154)。结论 广州ART后低水平病毒载量感染者耐药相关突变发生率较高(18。2%~37。0%),对我国常用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治疗后低病毒载量感染者的耐药监测,以优化治疗方案、改善临床结果。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低病毒载量基因型耐药

    2017-2021年北京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周涛李晓梅潘静彬卢莉...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指导北京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及狂犬病防控工作。方法 收集2017-2021年北京市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就诊患者的暴露级别、致伤部位、伤人动物等致伤信息,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等处置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北京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特点。结果 2017-2021年北京市狂犬病暴露年均就诊257 082人次,狂犬病暴露年均就诊人次数占全人群的比例为11。84‰;狂犬病暴露就诊高峰期为每年的5-9月;朝阳区、海淀区和通州区就诊人次较多,占全市的41。63%。暴露人群中15~29岁年龄组占比最多,达31。34%,14岁及以下儿童占比为17。40%;学生占比16。58%。致伤部位以手部及四肢为主,达91。63%;暴露级别中Ⅲ级伤占比为37。29%,Ⅲ级伤首次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比例为52。05%,各区Ⅲ级伤判定比例及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差异较大;伤人动物以犬只和猫为主,达96。64%;一犬伤多人事件报告起数下降,一犬伤多人中流浪犬占比达73。08%,Ⅲ级伤占比达72。87%,儿童多部位或头面部暴露达31。43%。结论 北京市近年狂犬病暴露就诊人次数呈上升趋势,但各区暴露级别判定比例等存在差异,暴露预防处置工作需进一步规范化;需针对重点区域及重点人群开展广泛宣传,增强其暴露后就诊意识。一犬伤多人事件以流浪犬为主,且Ⅲ级伤占比高,但事件起数明显下降,提示北京市犬只管理工作存在有效提升。

    狂犬病暴露动物致伤流行病学特征

    2020-2022年云南省5岁以下病毒性腹泻住院患儿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李楠周永明姜黎黎周晓芳...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0-2022年云南省哨点医院5岁以下诊断为腹泻的住院患儿腹泻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2020-2022年共采集粪便标本612份。采用ELISA、荧光PCR以及巢式PCR 法对 A 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A)、诺如病毒(norovirus,NV)、札如病毒(sapovirus,SaV)、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tV)和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EAdV)进行检测,RVA阳性标本进行分型。结果 阳性标本266份(混合感染47份),阳性率43。46%。检出率依次是 RVA(28。76%,176/612)、NV(11。93%,73/612)、EAdV(4。74%,29/612)、HAtV(3。43%,21/612)和 SaV(2。94%,18/612)。2020-2021 年 RVA 以 G9P[8]为主,2022 年为 G8P[8];NV 均以GII为主。不同性别仅N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3月龄总检出率最高,48~59月龄最低,各月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季度检出率最高,第二季度次之,四个季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省监测哨点5岁以下病毒性腹泻住院患儿中RVA检出率最高,NV次之。2022年RVA优势流行株由G9P[8]变为G8P[8]。

    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2019-2023年北京市某区札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基因特征分析

    荆红波韦伟何牧王彦波...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区札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及基因特征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收集2019-2023年北京市某区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病例粪便样本,使用实时荧光PCR对A组轮状病毒、G Ⅰ组诺如病毒、G Ⅱ组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进行检测,对札如病毒阳性样本进行VP1区的基因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9起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中检出了札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2。66%。疫情在5-6月和11月有两个高峰,场所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共检出5个基因型,分别为GⅠ。6、G Ⅰ。1、GⅡ。3、G Ⅰ。2和G Ⅰ。3。结论 G Ⅰ。6是北京某区聚集性疫情主要流行优势株,应对其进行持续监测,进一步了解札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特征。

    急性胃肠炎疫情札如病毒基因分型

    云南省2022年3株H5N6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特征分析

    刘照生周洁楠伏晓庆赵晓南...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活禽市场环境中检出的3份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标本进行测序鉴定和基因特征分析,为预防人感染H5N6亚型AIV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确定病毒型别,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对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序列进行测序。使用NCBI中BLAST模块进行比对,用Mega7。0软件构建进化树并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 3份H5亚型阳性标本经测序鉴定为H5N6亚型AIV,属于Clade2。3。4。4支系。病毒的HA蛋白存在6个连续碱性氨基酸(LRERRRKRGL,其中R,K为碱性氨基酸);病毒HA蛋白的受体结合位点238~240位氨基酸是QRG(氨基酸排序以H3-HA为准),受体特征为禽源;NA蛋白第69~73位点氨基酸未出现茎缺失。结论 环境中3份H5亚型AIV核酸阳性病毒鉴定为新型H5N6亚型AIV,属于高致病AIV,但具有不容易感染人的受体结合特征。活禽市场中持续存在H5N6病毒,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存在威胁,需要继续加强监测。

    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

    CDHR3及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C组鼻病毒致哮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傅涵浩钰德日赵林清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婴幼儿期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诱发儿童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哮喘加重的最常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尤其是C组鼻病毒(HRV-C)-在病毒诱导的哮喘发作及加重中发挥重要作用。CDHR3基因是儿童早期严重哮喘的易感基因,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967330上的A等位基因是儿童早期哮喘加重的易感基因位点。CDHR3基因编码的CDHR3受体是HRV-C目前唯一的已知受体。本文主要就CDHR3及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RV-C致哮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支气管哮喘C组鼻病毒CDHR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流感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感染致重症肺炎机制研究进展

    谭丙绣王艳万辽李利忠...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感病毒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发病率高等特点。研究表明,流感病毒与细菌共感染导致重症肺炎是使流行期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感染死亡率最高且在共感染比例中逐年上升,但抗病毒及抗生素药物治疗有限,导致病情急性加重且预后较差。近年来出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是为共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挑战,对公共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本文主要就流感病毒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感染致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感染

    《国际病毒学杂志》稿约

    《国际病毒学杂志》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