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甲状腺检测结果分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收集新生儿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再根据胎龄分为四组,比较不同胎龄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结果 共纳入病例2 71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出生体重、胎龄、Apgar评分、母亲年龄、分娩方式、多胎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32W,OR=2.287,P<0.01;~34W,OR=7.808,P<0.01;~<37W,OR=3.314,P<0.01)、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1 500 g,OR=1.555,P=0.027)、低 Apgar评分(0~3 分,OR=4.689,P<0.01;4~7分,OR=1.679,P=0.002)、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OR=3.044,P<0.01)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NICU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总的发生率为20.54%(558/2 716);其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0.48%(13/2 716),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40%(38/2 716),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2.61%(71/2 716),低T3综合征2.69%(73/2 716),高促甲状腺素血症13.37%(363/2 716).不同胎龄组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组的早产儿达到完全肠内喂养时间较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延长[胎龄<32 W组:13(12,15)d 比 13(10,14)d,Z=-2.193,P<0.05;~34 W组:8(6,9)d 比 7(5,7)d,Z=-2.178,P<0.05].结论 NICU 新生儿可发生不同类型甲状腺功能异常,危险因素较多.不同胎龄组间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点有所不同.因此对于NICU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干预,整体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