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掺镁聚左旋乳酸微球(PLLAMg)在大鼠肩袖损伤模型中的促进腱-骨愈合作用.方法 制备聚左旋乳酸微球(PLLAm)并将氧化镁和碳酸镁掺入,得到PLLAMg,提取大鼠肌腱干细胞(TDSC),体外利用活/死染色和CCK-8实验验证其生物相容性.取 36 只体质量200~300 g的SD大鼠建立急性肩袖损伤模型并进行手术修复,随机分为PLLAMg组、PLLAm组和对照组(n=12),并分别将PLLAMg、PLLAm注射入骨隧道和腱-骨界面处,而作为对照组则注射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在术后 4 周和 8 周,将大鼠安乐死后取下冈上肌腱-肱骨复合体并观察大体情况,固定脱钙后制作成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染色,另外将冈上肌腱-肱骨复合体置于生物力学实验装置中进行拉伸试验,记录其失效负荷和拉断时位移.结果 体外细胞活/死染色CCK-8 试验表明PLLAMg无细胞毒性且对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成功建立肩袖损伤模型后,术后 4 周和 8 周大鼠均存活.术后 4 周和 8 周,大体观察显示PLLAMg组附着处骨缺损明显减小,腱-骨界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 4、8 周,HE染色显示PLLAMg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骨髓细胞聚集于骨髓腔内,骨小梁结构完整;Masson三色染色可见PLLAMg组出现大量排列整齐有序的胶原纤维,腱-骨界面胶原移行带面积增加,说明PLLAMg可促进腱-骨界面矿化纤维软骨;COL1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LLAMg组染色面积、深度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增加.术后 4 周和 8 周,生物力学检测发现PLLAMg组失效负荷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其刚度在术后 8 周同样增加,而在术后 4 周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LLAM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大鼠体内腱-骨界面愈合.PLLAMg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案对改善肩袖修复术后腱-骨界面瘢痕愈合,降低肩袖术后再撕裂具有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