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赵靖平

季刊

1673-2952

0731-5531571 5292158

410011

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魏玲郭全周吴梦淏李佩...
    913-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500例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取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500例患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术后出现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其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明确护理前后患者痛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 以术后第7天PSQI评分>7分为术后睡眠障碍发生标准,500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9.00%,依照术后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全身麻醉术后睡眠障碍,n=355)与研究组(有全身麻醉术后睡眠障碍,n=145),研究组患者患者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145例睡眠障碍患者中,占比最高的为疼痛,比例为17.24%;其次为体位不适,占比为15.86%;后续依次为心理问题(13.10%)、呼吸困难(11.03%)、药物因素(9.66%)、护理不到位(7.59%)、并发症(6.69%).结论 疼痛、体位不适、心理问题是导致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中给予针对性干预、一对一心理疏导、体位干预以及疼痛干预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睡眠障碍原因

    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及其与负性情绪的关系

    郑应红李秋萍刘巧惠
    917-919,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与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20年3月~2023年1月80例急诊内科留观患者,进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调查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并分析不同患者MUIS评分差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与负性情绪、一般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80例急诊内科留观患者MUIS评分(74.81±8.66)分,其中不确定性评分(46.91±4.84)分、复杂性评分(27.90±3.47)分,HAD量表抑郁评分(14.37±3.42)分、焦虑评分(17.82±3.19)分;MUIS评分与HAD量表抑郁、焦虑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自觉医护态度、年龄、受教育程度、自觉病情严重程度、入院时间的患者MUI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居住地的患者MU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D量表抑郁、焦虑评分、年龄、受教育程度、入院时间、自觉医护态度是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因素.结论 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且与焦虑、抑郁情绪、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具有相关性.

    急诊内科疾病不确定感负性情绪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发生精神症状现状调查

    张奥楠姚保全刘文念
    920-922,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进行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发生精神症状现状分析.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21年8月~2022年11月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两周内采用《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标准》第三版进行精神症状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分为精神症状组以及无精神症状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位置等病历资料,并采取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调查早期发生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发生精神症状21例,其中幻觉、妄想5例,躁狂4例,谵妄6例,抑郁或焦虑6例;两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合并低氧血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合并慢性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颞叶梗死、额叶梗死、女性、年龄>75岁、合并低氧血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发生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可能发生精神症状,常见谵妄、抑郁或焦虑等,颞叶、额叶梗死、高龄等可能增加精神症状发生风险.

    急性脑梗死早期精神症状梗死部位

    音乐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后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

    杜冬青王服艳时亚杰
    923-926,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音乐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后患者抑郁情绪、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患者,按双盲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音乐运动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相应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睡眠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HAMD、HAMA、Berg平衡量表、NIHS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音乐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治疗相对安全.

    音乐运动疗法抑郁焦虑神经功能缺损睡眠质量指数

    电子生物反馈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效果

    匡冰李莉陈琳曾超胜...
    927-929,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生物反馈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用于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价值.方法 纳入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患者84例,纳入时间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按随机数表方式分观察、对照组,均42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对比治疗前,两组HAMD、HAMA评分更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比治疗前,两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更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子生物反馈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用于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

    电子生物反馈艾司西酞普兰大面积脑梗死抑郁生活质量

    帕罗西汀对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效果

    王鑫超刘增强巨涛亓乾伟...
    930-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帕罗西汀对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伴焦虑抑郁患者情绪状态、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90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颅内感染指标、情绪状态、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伴焦虑抑郁患者情绪状态,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颅内感染帕罗西汀情绪状态认知功能

    CBT联合氟西汀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情绪、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陈鑫孙志红葛鹏
    935-937,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氟西汀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情绪、免疫能力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9月期间102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综合组.药物组51例予氟西汀治疗,综合组51例增加CBT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情绪状态、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结果 两组治疗8周后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综合组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CD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综合组高于药物组;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综合组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综合组低于药物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综合组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 CBT联合氟西汀可调节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情绪,提高免疫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氟西汀食管癌根治术情绪

    食管癌根治术前睡眠质量及与早期康复、生活质量的关系

    汪章明王毅生周扣松程鹏...
    938-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进行食管癌根治术前睡眠质量分析,观察睡眠质量与早期康复、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2018年8月~2023年9月8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睡眠质量,比较不同睡眠质量患者围术期基础资料、早期康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结果 8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32例睡眠差,比例40.00%;睡眠差组与睡眠正常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受教育年限、体质指数、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差组下床、进食、住院时间长于睡眠正常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s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低于睡眠正常组(P<0.05);睡眠差组谵妄、认知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切口感染、喉返神经麻痹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前睡眠差可能影响术后早期康复进程,降低生活质量,增加谵妄、认知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食管癌根治术术前睡眠质量早期康复生活质量

    艾司氯胺酮术前静脉泵注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张瑞青臧庆淑
    941-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术前使用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92例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46例增加艾司氯胺酮麻醉,对比两组焦虑抑郁情绪、术后疼痛程度及苏醒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拔管时Ramsay镇静评分、咳嗽、寒战、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应用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干预,可有效改善早期焦虑抑郁情绪和苏醒期质量,降低机体疼痛程度.

    艾司氯胺酮结直肠癌根治术焦虑抑郁

    社会心理因素对尿毒症患者透析后疲劳的影响

    任超赵艳秦晓新崔博宁...
    945-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尿毒症患者透析后疲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3年6月82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选择Piper疲乏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RPFS)进行透析后疲乏程度评估.调查患者工作情况、社会支持水平、焦虑抑郁等社会心理学资料并进行分类,对相关资料与疲乏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显著的资料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82例患者RPFS评分为(5.76±1.28)分;不同工作情况、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水平、是否合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患者RPF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职、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抑郁、睡眠障碍是透析后疲劳的影响因素.结论 尿毒症患者透析后普遍具有中等程度的疲劳,在职、社会支持低下、抑郁等社会心理因素可能加重透析后疲劳.

    社会心理尿毒症透析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