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毛江森

双月刊

1673-4149

gjlczz@sohu.com

0571-88215500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82号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麻疹诊疗方案(2024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361-364页

    麻疹诊断治疗

    唾液乳杆菌LI01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长爪沙鼠胃炎模型的影响

    何卓林陈书恺黄逸伦金心悦...
    365-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长时间感染的长爪沙鼠胃炎模型,并评价唾液乳杆菌LI01(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LI01)对该模型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长爪沙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Hp模型组(Hp组)和唾液乳杆菌LI01干预组(Hp+LI01组),每组16只.第1~5周,NC组连续灌胃生理盐水,Hp组和Hp+LI01组连续灌胃Hp造模.第30周时,每组随机取6只长爪沙鼠处死,确定Hp定植及胃炎模型建立成功后,NC组和Hp组灌胃生理盐水4周,Hp+LI01组用唾液乳杆菌LI01干预4周,期间记录各实验组长爪沙鼠毛发、体重等生长指标,第39、40周利用彗星实验、HE染色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分析Hp及唾液乳杆菌LI01对长爪沙鼠机体的影响.结果 经Hp灌胃5周结束后,Hp、Hp+LI01组长爪沙鼠毛发出现凌乱无光泽,耸毛、脱毛现象,经唾液乳杆菌LI01干预后的Hp+LI01组长爪沙鼠毛发有所好转,接近NC组.第34周,不同组间长爪沙鼠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52,P<0.001),Hp+LI01组为(83.39±3.37)g,高于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彗星实验检测发现,3组的彗星长、尾长、尾距、Olive尾距和彗星尾部DNA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59、80.89、33.97、31.74和46.34,均P<0.001),Hp组均大于NC组和Hp+LI0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第40周,胃组织切片检查结果显示,Hp组胃炎分期4只Ⅰ期、3只Ⅱ期、3只Ⅲ期,Hp+LI01组2只0期,5只Ⅰ期,3只Ⅱ期.结论 Hp灌胃可成功诱导长爪沙鼠的胃炎模型,而唾液乳杆菌LI01对其损伤有一定改善和修复作用.

    幽门螺杆菌长爪沙鼠胃炎模型唾液乳杆菌LI01

    丽水市新报告老年HIV/AIDS患者分子传播网络及治疗前耐药特征分析(2020-2023年)

    陈晓蕾张海芳梅建华陶桃...
    372-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丽水市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分子传播网络及治疗前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2020-2023年新报告且未治疗的HIV/AIDS患者血样246份,逆转录和巢式PCR扩增样本pol区基因并测序,采用MEGA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亚型,Cytoscape3.9.0软件生成分子网络,并分析区县分布情况.运用美国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突变分析.结果 获得237条pol基因序列,发现8种亚型,以CRF08_BC(51.48%,122/237)、CRF01_AE(19.41%,46/237)和 CRF07_BC(18.57%,44/237)为主.基因距离阈值为 0.9%时,形成19个分子簇,144条序列入网,入网率为60.76%(144/237).5个簇含暗娼,这5个簇中43.43%(43/99)的患者与暗娼基因距离阈值≤0.9%.有6个由2022年及2023年新报告患者构成的新簇.≥5个节点的簇有4个,占全部入簇患者的74.31%(107/144),这4个簇中非婚异性性行为史占74.77%(80/107),簇中患者现住址以A县、B 县和 C 县为主,分别占 74.77%(80/107)、12.15%(13/107)和 9.35%(10/107).最大簇由 CRF08_BC 构成,含 79个节点,2020-2023年入簇数分别为22例、25例、25例和7例,簇中有2例暗娼,簇中40.21%(31/77)的患者与暗娼基因距离阈值≤0.9%.ART前耐药率为12.24%(29/237).有4个耐药簇,A县和C县各2个.结论 丽水市老年HIV传播来源多样化,暗娼起关键传播作用,传播簇地区聚集性明显,ART前耐药率达到中度流行水平.

    HIV分子传播网络老年人群治疗前耐药地区聚集

    自报告在华有性行为的留学生高危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惠瑞雪陈文俊陈美容郝家琪...
    379-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全国自报告在华有性行为的留学生发生高危性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性教育和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以降低高危性行为发生率和性传播疾病感染风险.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4-10月对全国4个区域的留学生采用艾滋病知识问卷、性行为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采取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 709名留学生,其中672名自报告有性行为,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占40.5%(272/672).是否发生高危性行为与年龄、生源地区、来华时间、性伴侣性别、是否在中国进行过HIV检测、是否感染HIV有关,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64、15.23、11.09、19.63、4.40和5.27,P=0.006、0.002、0.004、<0.001、0.036 和 0.022).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岁(OR=1.535,95%CI:1.081~2.179),生源地区为非洲(OR=1.620,95%CI:1.002~2.619)、欧美洲(欧洲、南美洲及北美洲)(OR=4.252,95%CI:1.776~10.183)和其他大洲(OR=4.915,95%CI:1.114~21.684),来华时间为 2~3 年(OR=1.513,95%CI:1.016~2.252)、大于 3 年(OR=1.695,95%CI:1.149~2.500),有同性性伴侣(OR=8.151,95%CI:2.963~22.422)是留学生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留学生在华发生高危性行为问题严重,多性伴侣、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现象在留学生群体中发生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艾滋病知识掌握不足.未来应重点关注来华留学生中>24岁、来源于亚洲以外的地区、来华时间超过2年、同性性伴侣的群体,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高校留学生艾滋病性病的感染风险.

    留学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影响因素

    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群流感罹患率Meta分析

    胡昱龚杰
    386-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群的流感罹患率.方法 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考克兰Cochrane协作网图书馆、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等外文电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将报告安慰剂组实验室确诊的流感罹患率的季节性流感疫苗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本次分析,合并计算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群中流感显性感染罹患率、流感显性和隐性感染合计罹患率.使用STATA13.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2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仅估计显性感染,<18岁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群流感罹患率为14%,18~64岁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群流感罹患率为4%,≥65岁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群流感罹患率为7%;同时估计显性和隐性感染,<18岁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群流感罹患率为25%,18~64岁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群流感罹患率为11%.结论 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人群中,流感发病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儿童和老年人群体的发病率较高.

    流感季节性罹患率未接种疫苗人群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宝鸡市居民蔬菜和水果摄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丽王红林邓峰杨彪...
    394-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宝鸡市居民蔬菜和水果摄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居民膳食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2023年在宝鸡市开展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6 200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两个部分了解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膳食信息及患病情况,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x2检验、趋势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蔬菜和水果摄入的影响因素.结果 宝鸡市15岁及以上居民日均蔬菜摄入量为352.3 g(95%CI:348.0~356.5 g),水果摄入量为104.6 g(95%CI:102.8~106.4 g);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不足率分别为 52.6%(95%CI:52.0%~53.2%)和 82.9%(95%CI:82.4%~83.4%).女性蔬菜摄入量低于男性(F=4.03,P=0.045),但水果摄入量高于男性(F=15.65,P<0.001),与男性相比女性水果摄入不足可能性更低(OR=0.84,95%C/:0.78~0.89).离异/丧偶/分居者(F=6.21和44.30,P=0.002和<0.001)、农林渔牧业(F=13.34和132.01,均P<0.001)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最少.蔬菜和水果摄入量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t=-5.98和-17.81,均P<0.001),随文化程度(t=9.21和27.02,均P<0.001)和年收入(t=12.92和12.86,均P<0.001)增加呈上升趋势;水果的摄入量随BMI上升呈下降趋势(t=-2.21,P=0.027).60岁及以上者(OR=1.10,95%CI:1.02~1.20)、肥胖人群(OR=1.17,95%CI:1.04~1.32)、冠心病患者(OR=1.27,95%CI:1.14~1.43)蔬菜摄入不足可能性更高;其他慢性病者(OR=1.20,95%CI:1.06~1.35)、冠心病患者(OR=1.21,95%CI:1.01~1.45)水果摄入不足可能性更高.结论 宝鸡市居民蔬菜摄入量达到膳食指南推荐水平,水果摄入量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重点关注男性、60岁以上居民、离异/丧偶/分居者、低收入、低文化程度、农林渔牧业、肥胖人群以及已患慢性病、冠心病者的蔬菜和水果摄入水平,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膳食摄入量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影响因素

    台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特征分析(2013-2020年)

    周潇潇张祥
    402-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台州市2013-2020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流行趋势特征.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台州市9个县(市、区)中各随机抽取1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对在校学生开展2013-2020年连续监测.依据《GB/T 26343-2010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进行视力测量及评价,采用检出率、定基比、环比、平均增长速度等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20年,台州市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73.0%(181 681/248 956),视力不良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0.39%.女生视力不良率(75.4%,87 667/116 240)高于男生(70.8%,94 014/132 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27,P<0.001).年平均增长速度方面,女生(0.51%)快于男生(0.28%).分学段看,高中视力不良率(92.2%,72 286/78 404)高于初中(82.1%,59 611/72 610)和小学(50.8%,49 784/97 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 109.32,P<0.001),年平均增长速度小学(2.49%)最快,其次是初中(0.46%),最后是高中(0.42%).结论 台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偏高,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且低龄化特征非常明显,重点防控人群为小学生.

    近视中小学生流行特征低龄化

    温州市蚊虫分布及白纹伊蚊抗药性调查分析(2023年)

    李江峰陈帅赵炎煜高阳阳...
    407-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3年温州市蚊虫种群分布、季节特征,及白纹伊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方法 于2023年4-11月,在温州市11个县(市、区)5类生境采用诱蚊灯法开展蚊虫分布监测.采用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法分别测定白纹伊蚊幼蚊和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 2023年共捕获雌性成蚊4 506只,蚊虫密度为3.76只/(灯·夜),不同生境成蚊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4.66,P<0.001).牲畜棚成蚊密度最高,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70.48%(3 176/4 506);成蚊季节消长高峰日为8月3日,高峰期范围为6月7日至10月1日.白纹伊蚊幼蚊对双硫磷和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7.31和4.16,表现为低抗;白纹伊蚊成蚊对0.05%残杀威表现为敏感,对0.4%氯菊酯表现为抗性.结论 温州市蚊虫以淡色库蚊为主,蚊虫消长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应加强牲畜棚、公园、居民区等生境的蚊虫治理.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白纹伊蚊蚊虫抗药性成蚊密度

    艾滋病患者结核病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杨隆平陈景良李凌华
    412-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核病是艾滋病最常见机会性感染之一.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可能出现结核病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TB-IRIS),使病情恶化,导致再次住院甚至死亡.目前针对TB-IRIS发病机制已经有大量研究,但其潜在免疫机制及相关预测因子仍不明确.本文拟对艾滋病患者TB-IRIS的流行现状、高危因素、预测因子及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结核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感染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脓肿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张昊悦汤正好
    418-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脓肿疾病越来越高发,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因其培养周期长、阳性率低等缺点,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基于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宏基因组学技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不仅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多样性,还能鉴定多种致病菌及基因功能,成为病原学诊断的新选择.本文就近年来宏基因组学技术在脓肿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作一综述.

    宏基因组学脓肿二代测序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