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朱冬三

双月刊

1673-4416

fmujuan@163.com

0731-84472665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创刊,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惟一一本集泌尿外科和肾内科于一体的医学科技类期刊,主要介绍国外泌尿系统领域的最新理论、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直接为我国从事泌尿系统(含泌尿外科与肾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的专业人员服务。本刊栏目包括论著、临床报告、综述。本刊已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肾癌免疫评分系统预测转移性肾细胞癌二线靶向治疗临床疗效的初步探索

    赖鹏张雯林登强姚家喜...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免疫评分系统在预测转移性肾细胞癌二线治疗临床疗效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21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一线靶向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或药物不耐受)的60例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二线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依维莫司组(29例)及阿昔替尼组(3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利用课题组以往建立的免疫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低危组(27例)、中危组(20例)、高危组(13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免疫评分系统与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评分(IMDC)对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结果 所有患者最长随访时间为84.2个月.阿昔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优于依维莫司组(P=0.019).阿昔替尼组的总生存期(OS)优于依维莫司组(P=0.029).低危组患者的PFS优于高危组(P<0.001).低危组患者的OS优于高危组(P<0.00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免疫评分系统及IMDC评分系统,结果显示,免疫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优于IMDC风险模型(0.822 vs.0.620).结论 作为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二线治疗,依维莫司的疗效可能优于阿昔替尼.联合免疫学指标及IMDC评分建立的免疫评分模型可用于预测转移性肾细胞癌二线治疗的效果.

    肾肿瘤免疫评分靶向治疗

    肾透明细胞癌甲基化驱动基因的筛选及其预后作用

    管波张挺单卫民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肾透明细胞癌甲基化驱动基因,并基于肾透明细胞癌甲基化驱动基因构建预后分子标签,探索其在肾透明细胞中的预后作用.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肾透明细胞癌基因的表达数据、DNA甲基化数据及临床信息资料.使用R语言MethylMix包综合分析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和DNA甲基化数据,筛选甲基化驱动基因,然后随机抽取70%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应用LASSO-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分子标签,取其余30%的数据验证构建分子标签.结果 根据肾透明细胞癌表达谱数据和甲基化数据,筛选得到188种肾透明细胞癌甲基化驱动基因(Cor<-0.3,均P<0.05),其中104种低甲基化驱动基因,84种高甲基化驱动基因;基于ccRCC转录组数据和生存数据,发现188种甲基化驱动基因中有91种与ccRCC预后相关的基因(均P<0.05).联合临床预后数据采用LASSO-Cox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8种与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相关甲基化驱动基因EPB41L4B、GOLGA6L2、HHLA2、HOXA2、LINC00944、SPINT2、ZNF382、ZNF888,并联合8种甲基化驱动基因构建预后分子标签:分子标签得分=0.130004056 × EXPEPB41L4B+0.110026099 × EXPGOLGA6L2-0.116610796 × EXPHHLA2+0.438033838 × EXPHOXA2+0.180898961 × EXPLINC00944-0.168803405 × EXPSPINT2-0.326061874 × EXPZNF3821-0.152001589 × EXPZNF888.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分子标签值在训练组、测试组、全部数据组与ccRCC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相关(均P<0.05),分子标签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 通过对TCGA数据库的挖掘,筛选得到188种肾透明细胞癌甲基化驱动基因,从中筛选出由8种基因联合组成的预后分子标签与肾透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关联,为肾透细胞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预后模型.

    DNA甲基化甲基化驱动基因肾透明细胞癌

    经新型阴囊内窥镜下绿激光附睾囊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家合董洋庞昆郝林...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新型阴囊内窥镜下绿激光附睾囊肿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5例单侧附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经新型阴囊内窥镜下绿激光附睾囊肿切除术组(A组,18例)和开放附睾囊肿切除术组(B组,1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阴囊疼痛程度、术后阴囊水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患者的手术切口、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的术后阴囊水肿较B组症状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阴囊血肿、阴囊感染以及切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阴囊彩超,A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睾丸鞘膜积液,随访6个月积液无进展,所有患者均未见附睾囊肿复发.结论 经新型阴囊内窥镜下绿激光附睾囊肿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手术微创、术后疼痛轻以及术后阴囊水肿消退快的特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附睾囊肿内窥镜检查阴囊绿激光外科手术

    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URL与PCNL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吴春风卢国汉姚汝贺陈文杰...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逆行置管联合200 um激光光纤行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骶髂关节上缘至第四腰椎(L4)椎体横突水平之间,结石长径1.0~2.0 cm.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采用F6.0/7.5输尿管镜内置3F输尿管导管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URL治疗的患者81例(URL组),采用F18通道行PCNL治疗的患者99例(PCNL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视野满意度、结石清除率、梗阻解除后肾盂压、围手术期脓毒血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和输尿管支架取除后3个月随访的术侧肾脏积水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2.14±15.67)min vs.(38.59±9.34)min,P=0.018]、住院时间[(8.65±2.21)d vs.(4.14±1.04)d,P=0.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视野满意度、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72、0.232);同URL组相比,PCNL组的梗阻解除即刻肾盂内压力较高(P=0.043)、术后发生脓毒血症概率较高(P=0.004);PCNL组的住院总费用高于URL组(P=0.032);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P=0.376、0.385)、血肌酐(P=0.486、0.34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输尿管支架取除3个月后PCNL组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高于URL组(P=0.013).结论 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URL与F18通道PCNL在治疗骶髂关节上缘至L4椎体横突水平、长径1.0~2.0 cm的输尿管结石上,均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同F18通道PCNL相比,F6.0/7.5输尿管镜内置3F输尿管导管行URL具有手术时间短、经济适用、创伤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逆行置管

    输尿管软镜联合负压吸引工作鞘治疗不同肾积水程度下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分析

    刘一凡刘威张旭辉刘凡...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程度肾积水条件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联合负压吸引工作鞘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输尿管软镜联合负压吸引工作鞘治疗的135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积水严重程度分为无肾积水组(56例)、轻度肾积水组(28例)、中度肾积水组(27例)和重度肾积水组(24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结石特征、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SFR)、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不同肾积水程度患者间的术前和术后指标的差异.结果 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1 d、1个月SFR、套石栏使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肾积水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术后1 d的SFR较低[62.5%(15/24)],术后1个月的SFR较低[79.1%(19/24)],套石篮的使用数明显升高.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联合负压吸引工作鞘在治疗肾轻中度积水合并肾结石中安全有效,在重度肾积水情况下手术效果欠佳.

    肾结石输尿管镜检查负压吸引鞘肾积水

    顺阿曲库铵用于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术患者喉罩置入的剂量研究

    薛原吴晓晨吉晓丽王梅...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顺阿曲库铵用于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术患者喉罩置入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拟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行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术的50例患者.使用Dixon序贯法调整患者的顺阿曲库铵用药剂量,药物剂量梯度依次为0.15、0.125、0.1、0.075、0.05、0.025、0.0125 mg/kg.若上一例患者成功置入喉罩,下一例患者顺阿曲库铵剂量下调一个梯度;若上一例患者置入喉罩失败,下一例患者顺阿曲库铵剂量上调一个梯度.依照上述规则,直至纳入50例患者为止.记录各剂量顺阿曲库铵的总人数及喉罩置入成功人数用于计算ED50和ED95.依据ED50和ED95具体值及各剂量样本量情况,将顺阿曲库铵剂量0.05、0.025、0.0125 mg/kg依次设为顺阿曲库铵0.05 mg/kg组(C0.05组,8例)、顺阿曲库铵0.025 mg/kg组(C0.0125组,22例)、顺阿曲库铵0.0125 mg/kg组(C0.0125组,15例).记录患者注射顺阿曲库铵前(T0)、注射顺阿曲库铵后3 min(T1)、喉罩置入后即刻(T2)的四个成串刺激(TOF),以及T2时点的气道峰压.记录术中喉罩移位及拔除喉罩后咽痛、喉罩染血、声音嘶哑、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Probit回归计算ED50和ED95,结果显示顺阿曲库铵用于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术患者喉罩置入的ED50和ED95分别为 0.025 mg/kg(95%CI:0.010~0.030)和 0.045 mg/kg(95%CI:0.030~0.060).C0.0125组 T1时点的TOF(T4/T1值)明显高于C0.025组和C0.0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0.025组T2时点的气道峰压明显高于C0.0125组和C0.0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术中喉罩移位、咽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0.05组的喉罩染血发生率低于C0.025组和C0.012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 顺阿曲库铵用于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术患者喉罩置入的ED50为0.025 mg/kg(95%CI:0.010~0.030)、ED95为 0.045mg/kg(95%CI:0.030~0.060).

    输尿管结石顺阿曲库铵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喉罩

    IPS评分联合ALB、PLT、Lac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

    康晓芳刘玮袁文兵卞少华...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感染可能性评分(IPS)联合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乳酸(Lac)对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212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将其分为并发组(24例)和未并发组(188例),对比两组术前、术后IPS评分和ALB、PLT、Lac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PS评分联合ALB、PLT、Lac水平对肾结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并发组的术前尿培养阳性占比、术后IPS评分及Lac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而术后ALB水平及PLT则均低于未并发组(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尿培养阳性以及术后IPS评分和Lac水平升高、ALB和PLT水平下降,均是肾结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IPS评分联合ALB、PLT、Lac水平预测肾结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 术前尿培养阳性以及术后IPS评分和Lac水平升高、ALB和PLT水平下降均是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术后IPS评分、ALB、PLT、Lac水平对肾结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四者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

    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尿源性脓毒症感染可能性评分乳酸

    CRRT对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尿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免疫状态的影响

    张立颖段刘剑张林曹建伟...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尿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外周血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24例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尿脓毒症且治疗痊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接受CRRT治疗(CRRT组),18例仅接受标准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炎症指标等的变化差异.结果 尿脓毒症患者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治疗效果显著.CRRT组中的患者表现出较短的体温恢复时间[(4.5±1.8)d vs.(5.4±1.8)d],感染控制时间[(6.0± 1.3)dvs.(7.3±2.2)d]以及肌酐恢复时间[(4.6±3.6)dvs.(5.7±2.4)d].CRRT 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炎症因子(IL-10、IL-6、IL-、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 CRRT能快速、有效地清除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尿脓毒症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调节外周血免疫状态,从而缩短患者病程,改善患者预后.

    输尿管结石尿源性脓毒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炎症因子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并发尿脓毒血症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及临床应用价值

    王光宇刘玉明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的风险评估系统,以评估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风险.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长沙市中心医院行RIRS治疗的2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有关RIRS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收集检索文献中接受RIRS患者的病例数据,运用Meta分析筛选RIRS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构建RIRS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风险评估系统(FURSS),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评估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筛选出7个危险因素[性别(女性)、手术时间≥60 min、糖尿病、术前尿培养阳性、结石长径≥1 cm、感染性结石、脓尿]与RIRS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风险相关.根据尿脓毒血症诊断标准,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比率约为5.3%(13/244).根据风险评分系统对所收集病例进行评分,术前评分>6.5分的患者45例,其中11例患者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18~0.963,P<0.001),当评分为6.5分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85.3%.结论 FURSS对RIRS术后引发尿脓毒血症有较好预测价值,当患者术前综合评分>6.5分时,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风险较高.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尿源性脓毒症

    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的血IL-6、CRP、TNF-α表达及对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

    冯越薛荣波余波许强...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的血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对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输尿管结石术后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61例术后无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感染情况患者的IL-6、CRP、TNF-α水平,分析血清指标与输尿管结石术后感染、病情情况的关联性及对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研究组的IL-6、CRP、TNF-α血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 h研究组IL-6、CRP、TNF-α血清水平较术后即刻增高,术后24 h研究组的IL-6、CRP、TNF-α血清水平较术后6 h降低(均P<0.05);术后6 h、24 h对照组的IL-6、CRP、TNF-α血清水平较术后即刻降低(均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清IL-6、CRP、TNF-α水平与输尿管结石术后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术后6 h时血IL-6、TNF-α的截断值和灵敏度相对较高,分别为85.25%、68.85%;选择术后6 h时的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作为联合预测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灵敏度为85.25%,特异度为85.25%;术后6 h全身感染者的IL-6、CRP、TNF-α水平高于局部感染者(P<0.05);不同病情程度感染患者的IL-6、CRP、TNF-α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病情程度增加其水平持续增高(均P<0.05);术后6 h的血清I L-6、CRP、TNF-α水平与感染情况、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血IL-6、CRP、TNF-α水平变化可作为输尿管结石术后是否发生感染的预测指标,并能协助评估感染严重程度,检测上述因子变化有助于完善治疗方案.

    输尿管结石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