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曾因明

月刊

1673-4378

gjmzyfs@163.com

0516-85708135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楼17楼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颈动脉速度时间积分变异度预测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陈耀李威威高巨胡可...
    379-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颈动脉速度时间积分变异度(△VTI)预测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50例,年龄50~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所有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小潮气量通气(潮气量7ml/kg),待血流动力学平稳后[容量负荷试验(VE)前]于颈动脉中段使用脉冲多普勒测量颈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及颈动脉峰值流速(Vpeak).随后暂将潮气量改为9ml/kg,并连接Vigileo系统后行VE,记录VE前和VE后每搏量(SV),并计算每搏量变异率(△SV).依据△SV将患者分为两组:有反应组(R组,△SV≥15%,27例)和无反应组(N组,△ SV<15%,23例).随后再次行小潮气量通气(潮气量7 ml/kg),待血流动力学平稳后(VE后)测量颈动脉VTI及颈动脉Vpeak,计算颈动脉速度时间积分变异度(△VTI)和峰值流速变异度(△ Vpeak),并记录VE前和VE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 VTI、△Vpeak进行分析,并计算最佳Youden指数时的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及95%置信区间(CI),评价△VTI、△Vpeak预测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结果 与VE前比较,两组患者VE后MAP升高(P<0.05),心率、△VTI、△Vpeak均降低(均P<0.05).与N组比较,R组VE前MAP降低(P<0.05),心率、△ VTI、△ Vpeak 均升高(均 P<0.05);VE 后 MAP 降低(P<0.05),△VTI 升高(P<0.05),心率、△ Vpeak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TI预测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阳性的诊断阈值为12.35%,敏感度为74.1%,特异度为91.3%,AUC为0.902(95%CI0.820~0.984,P<0.05).△Vpeak预测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阳性的诊断阈值为10.70%,敏感度为55.6%,特异度为95.7%,AUC为0.873(95%CI 0.730~0.943,P<0.05).结论 △VTI可准确预测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

    速度时间积分小潮气量容量反应性

    血栓弹力图评估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患者的凝血功能

    胡艳婷关雷张庆张海静...
    383-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评估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HIPEC)患者术中凝血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CRS和HIPEC患者55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的一般情况;记录术前(T1)、CRS时(T2,即肿瘤切除下来的即刻)、HIPEC前(T3)、HIPEC后(T4)、手术结束时(T5)TEG检测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动力学时间(K)、凝固角度(A角)、最大振幅(MA)]并绘制参数变化趋势图,对参数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根据R值将患者分为高凝组(29例)和非高凝组(26例),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信息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RS期:与T1比较,T2时K增大、A角减小、MA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T3时K增大、A角减小、MA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PEC期,与T3比较,T5时R减小、K减小、A角增大、MA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整个手术期:与T1比较,T5时R减小、MA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增大,A角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1比较,T4时R减小、K增大、A角减小、MA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高凝组比较,高凝组患者术中白蛋白输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中白蛋白输注量、术中血浆输注量、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中晶体液输注量及出血量均不是高凝的危险因素.结论 接受CRS和HIPEC的患者,与术前相比,在肿瘤细胞减灭阶段,纤维蛋白原呈低水平,血小板功能弱;在腹腔热灌注阶段,凝血因子活性增强.

    血栓弹力图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凝血功能

    瑞马唑仑麻醉的研究现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

    王金旭魏昌伟吴安石
    390-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瑞马唑仑麻醉的研究概况、热点变化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瑞马唑仑的相关研究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借助信息分析软件VOS viewer对瑞马唑仑在麻醉研究中的发表年份分布、文献研究方法、研究人群分布、所属国家/地区分布、作者及机构分布、文献刊载来源分布、研究热点分析以及共被引期刊和文献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并绘制图谱.结果 检索到瑞马唑仑相关文献360篇,且在麻醉相关的研究中发文量逐年上升;研究类型以临床研究为主,研究人群中老年患者多于儿童患者;目前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美国文献的被引频次居于前列;瑞马唑仑相关研究发文量≥5篇的作者17位、机构22个;刊文量≥10篇的期刊有8种;研究热点分析显示"咪达唑仑""丙泊酚""安全性""镇静""麻醉"为研究热点关键词;另外,有35篇文献共被引次数在20次及以上,其中共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文献有3篇来自Anesthesia and Analgesia.结论 瑞马唑仑在麻醉中作用的关注度逐年升高,目前的研究热点包括瑞马唑仑在胃肠镜检查、手术、全身麻醉以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中的镇静疗效.瑞马唑仑有望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镇静药物.

    瑞马唑仑苯二氮类镇静麻醉文献计量学

    基于CiteSpace的艾司氯胺酮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熊瑞驿胡泉清张晓秦伟伟...
    397-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近10年中文、英文文献中艾司氯胺酮的研究现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及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选择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和维普资讯(VIP)作为中文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英文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及CiteSpace 6.2R1软件对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25日已发表的艾司氯胺酮相关的中文、英文文献的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分别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可视化分析的结果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示.总结发文量趋势、高产作者、作者合作情况、发文机构排名、机构合作情况,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分析.在聚类图谱中,聚类模块值(Q)>0.3认为聚类结果显著,平均轮廓值(S)>0.5认为聚类合理,结合分析结果对艾司氯胺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结果 2013年至2023年,中文、英文文献中艾司氯胺酮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英文文献作者及机构间合作较中文多,且不乏国际合作;中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杨建军,英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Hashimoto K;中文发文机构主要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英文发文机构主要是美国的强生公司.根据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中文文献中热点关键词为"丙泊酚""舒芬太尼""剖宫产""氯胺酮"等,英文文献中热点关键词为"双盲""氯胺酮""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等.根据关键词聚类图谱,中文、英文文献近年研究较多集中于艾司氯胺酮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应用群体等方向(Q>0.3,S>0.5).根据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发现研究艾司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成为未来热点方向.结论 当前中文、英文文献研究前沿与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艾司氯胺酮与其他麻醉药的复合麻醉效果、临床试验、适用群体以及治疗抑郁症方面.艾司氯胺酮相关研究仍有待发展,需要作者、机构间加强合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艾司氯胺酮CiteSpace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突发无症状高钾血症1例

    张琳杨瑞
    404-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高钾血症是严重的电解质失调,可引起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生命.文章报道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麻醉管理资料.患者术前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术前血清电解质正常.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测血气发现K+突然严重升高,然而生命体征平稳,排除假性高钾血症后立即降钾治疗.术后患者安全苏醒,次日血钾降至正常范围.文章讨论并分析出现高钾血症的可能原因,以指导临床工作.

    高钾血症肝硬化脾切除术

    布比卡因脂质体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黄贞玲陈洁茹黄萍苏殿三...
    407-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比卡因脂质体是采用脂质体技术制备而成的缓释布比卡因,局部镇痛作用时间可长达72 h.文章综述布比卡因脂质体相关研究,重点介绍其在术后镇痛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从布比卡因脂质体的药理学特性、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描述布比卡因脂质体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布比卡因脂质体作为超长效局麻药,在术后镇痛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布比卡因脂质体药理学镇痛安全性

    参考文献的著录

    413页

    外周神经阻滞后反跳痛的临床研究

    王一波王猛
    414-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周神经阻滞(PNB)效果消失时发生的剧烈疼痛被称为反跳痛(RP).RP可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并降低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总体满意度.文章回顾了 PNB后RP的流行病学、定义、特点、发病机制、风险因素、预防策略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PNB后RP的关注.

    外周神经阻滞反跳痛

    参考文献类型、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志代码

    418页

    超声引导下小儿下肢动脉穿刺置管

    孙悦刘立飞
    419-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脉穿刺置管是麻醉医师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以实时监测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小儿动脉较细,穿刺置管困难.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是桡动脉,但部分手术需要监测下肢有创动脉血压,可选择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或股动脉等下肢动脉穿刺置管.文章就常用下肢动脉穿刺血管的解剖基础、超声引导下的优势和下肢动脉的穿刺方法,包括短轴平面外技术、长轴平面内技术以及相对应的改良方法,下肢动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等进行综述,并对小儿下肢动脉穿刺置管方式提出新的设想.

    小儿超声引导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动脉穿刺置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