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评估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HIPEC)患者术中凝血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CRS和HIPEC患者55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的一般情况;记录术前(T1)、CRS时(T2,即肿瘤切除下来的即刻)、HIPEC前(T3)、HIPEC后(T4)、手术结束时(T5)TEG检测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动力学时间(K)、凝固角度(A角)、最大振幅(MA)]并绘制参数变化趋势图,对参数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根据R值将患者分为高凝组(29例)和非高凝组(26例),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信息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RS期:与T1比较,T2时K增大、A角减小、MA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T3时K增大、A角减小、MA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PEC期,与T3比较,T5时R减小、K减小、A角增大、MA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整个手术期:与T1比较,T5时R减小、MA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增大,A角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1比较,T4时R减小、K增大、A角减小、MA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高凝组比较,高凝组患者术中白蛋白输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中白蛋白输注量、术中血浆输注量、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中晶体液输注量及出血量均不是高凝的危险因素.结论 接受CRS和HIPEC的患者,与术前相比,在肿瘤细胞减灭阶段,纤维蛋白原呈低水平,血小板功能弱;在腹腔热灌注阶段,凝血因子活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