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田增民

月刊

1673-4165

foreignmed@vip.163.com

025-84121542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锦绣花园8-204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弥散加权成像相对信号强度预测血管内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的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的转归

    何峰王英歌张浩铭刘振生...
    32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相对信号强度(relative DWI signal intensity,DWI-rSI)对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therapy,EVT)后血管成功再通的心源性栓塞所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转归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EVT后血管成功再通的心源性栓塞所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转归良好组(0~2分)和转归不良组(3~6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共纳入59例患者,男性29例(49.2%),中位年龄74岁(四分位数间距:68~80岁);中位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 15 分(12~21 分),中位 DWI-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 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8分(5~9分).32例(54.2%)转归良好,27例(45.8%)转归不良,其中9例(15.3%)患者死亡(6例死于恶性脑水肿后脑疝形成,2例死于并发症,1例死于术后颅内严重出血).21例(35.6%)发生出血性转化,包括12例(20.3%)有症状颅内出血.转归良好组基线收缩压、NIHSS评分、DWI-ASPECTS、DWI-rSI以及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收缩压(优势比0.977,95%置信区间 0.919~0.991;P=0.015)和 DWI-rSI(优势比 11.809,95%置信区间 1.932~72.170;P=0.008)为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DWI-rSI可预测EVT后血管成功再通的心源性栓塞所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转归.

    缺血性卒中栓塞性卒中弥散磁共振成像血管内手术血栓切除术再灌注治疗结果

    血管内治疗前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重构指数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

    阎雨婷赵义瞿航周秋麟...
    326-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特征对颅内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因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1日期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LVO所致AIS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发病后4.5~24 h期间接受HRMR-VWI评估以及血管内治疗.首过直接抽吸术后闭塞血管实现完全再通定义为栓塞性LVO,首过直接抽吸术后残余狭窄>50%归类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性LVO(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related LVO,ICAS-LVO).结果 共纳入28例患者,年龄(65.32±2.23)岁,男性20例(71.4%);embo-LVO 组 22 例(78.6%),ICAS-LVO 组 6 例(21.4%).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HRMR-VWI影像特征中,重构指数是ICAS-LVO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1.081,95%置信区间1.001~1.167;P=0.04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重构指数预测ICAS-LVO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95%置信区间0.724~1.000;P=0.003),最佳截断值为1.1,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100.0%.结论 HRMR-VWI重构指数是ICAS-LVO的独立预测因素,重构指数≥1.1提示为ICAS-LVO.HRMR-VWI可帮助识别LVO所致AIS患者的病因,从而指导血管内治疗.

    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硬化血管内手术血栓切除术磁共振成像诊断,鉴别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

    俞晓蓉韦存胜陈媛杨婷婷...
    33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23年12月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就诊的AIS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AFLD对AIS患者转归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43例AIS患者,男性95例(66.43%),年龄(67.79±11.15)岁.96例(67.13%)转归良好,47例(32.87%)转归不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NAFLD与AIS患者转归不良独立相关(优势比2.500,95%置信区间1.015~6.161;P=0.046).结论 NAFLD是AIS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缺血性卒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结果危险因素

    不同风险评分在隐源性卒中患者心房颤动检测中的作用

    李宏建
    337页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预测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无改善

    何通叶明时鹏
    338-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对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无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非糖尿病AIS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arly neurological improvement,ENI)定义为静脉溶栓后24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下降≥8分或降至0~1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S患者静脉溶栓后ENI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NLR以及TyG指数对早期神经功能无改善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122例非糖尿病AIS患者,男性90例(73.8%),年龄(64.43±9.59)岁,37例(30.3%)实现ENI.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OR)1.11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7~1.224;P=0.036]、NLR(OR 1.199,95%CI 1.001~1.437;P=0.048)以及TyG指数(OR 2.069,95%CI 1.009~4.244;P=0.047)较高是早期神经功能无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无改善的曲线下面积为0.682(95%CI 0.581~0.783;P=0.00 1),最佳截断值为3.44,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5.7%和57.6%;TyG指数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无改善的曲线下面积为0.648(95%CI0.539~0.757;P=0.009),最佳截断值为8.785,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62.2%和74.1%.结论 NLR和TyG指数对非糖尿病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无改善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缺血性卒中血栓溶解疗法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甘油三酯葡萄糖功能恢复治疗结果

    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许培朱向阳
    34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活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PGC-1α)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SVD患者.依据MRI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非CMBs组和CMBs组,后者进一步分为轻度CMBs组(1~2个)、中度CMBs组(3~10个)及重度CMBs组(>10个).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MBs的独立相关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血清PGC-1α与CMBs数量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58例CSVD患者,96例(60.8%)存在CMBs;其中,轻度CMBs 55例,中度CMBs 24例,重度CMBs 17例.CMBs组PGC-1α和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非CMBs组,而年龄、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非CMBs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等混杂变量后,PGC-1α为CSVD患者CMBs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0.588,95%置信区间0.415~0.833;P=0.00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GC-1α与CMBs数量呈显著负相关(β=-0.566,P<0.001).结论 血清PGC-1α与CSVD患者CMBs及其严重程度相关;血清PGC-1α越高,存在CMBs的可能性越低.

    脑小血管疾病脑出血磁共振成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超重或肥胖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转归的影响

    张悦许志伟李雨欣戴大鹏...
    349-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定义的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到2022年2月期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HICH患者.根据BMI分为体重不足或正常组(<24 kg/m2)以及超重或肥胖组(≥24 kg/m2).在发病后1年时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价功能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其中6分为死亡).应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转归与BMI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394例HICH患者,男性263例(66.8%),年龄(60.2±12.0)岁.发病后1年时145例(36.8%)转归不良,54例(13.7%)死亡.与体重不足或正常患者相比,超重或肥胖患者既往2型糖尿病史比例以及基线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肝酶水平较高,出院后早期转归较好,且 1年时病死率较低(P均<0.05).多变量分析显示,与体重不足或正常患者相比,超重或肥胖患者功能转归显著更好(风险比0.598,95%置信区间0.419~0.854;P=0.005),但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1.201,95%置信区间0.462~3.126;P=0.707).结论 超重或肥胖的HICH患者在发病后1年时功能转归显著更好,提示在HICH患者中同样存在肥胖悖论现象.

    脑出血肥胖超重人体质量指数肥胖悖论治疗结果危险因素

    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有症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卒中复发

    郑欣悦王少君
    354-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是全世界范围内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见原因.有症状ICAD(symptomatic ICAD,sICAD)的卒中复发风险较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血流动力学在sICAD进展及卒中复发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就血流动力学参数在预测sICAD患者卒中复发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颅内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卒中脑缺血复发危险因素

    醒后卒中与非醒后无目击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李宏建
    358页

    卒中后尿失禁:机制、危险因素与治疗

    曹义国王静祎伍嘉睿朱佳倩...
    359-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后尿失禁(post-stroke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是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至少累及1/3的卒中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文章就PSUI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卒中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性危险因素行为疗法补充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