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消化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消化病杂志
国际消化病杂志

邱德凯

双月刊

1673-534X

xiaohuafence@sina.com

021-33262058

200031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国际消化病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包涵索日娜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AEVB)是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肝硬化是其主要病因.AEVB具有起病急骤、出血量较大、死亡率较高等特点,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逐渐成为AEVB的首选治疗措施,其具有止血效果较好、患者接受程度较高等优点.该文就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不同术式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以期为AEVB患者提供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

    粒细胞/单核细胞吸附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王娜霍丽娟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中国的UC发病率及患病率均逐年上升.目前治疗UC的药物主要有5-氨基水杨酸、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由于药物治疗可引发不良反应,因此亟需引入其他治疗方式.粒细胞/单核细胞吸附(GMA)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在UC治疗过程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可以为UC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该文就GMA疗法在UC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效果及安全性作一综述.

    粒细胞/单核细胞吸附疗法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安全性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张铭麟王珏陈平丛春莉...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该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肠道菌群-脑-肠轴在IBS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通过神经、内分泌、代谢和免疫这 4 种途径实现大脑与肠道菌群的沟通.该文就IBS患者与焦虑-抑郁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以及益生菌治疗对IBS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焦虑抑郁肠道菌群脑-肠轴

    肠道菌群失衡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进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余麟马月秋伍晓梅郭姣姣...
    84-8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一种因感染HBV导致的慢性、进行性和弥漫性肝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进展为肝衰竭、肝细胞癌的风险均较高.肠道菌群是人体代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肠道菌群失衡关系密切,粪菌移植和益生菌干预等方法可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在多种肝脏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肠道菌群失衡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进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乙型肝炎肝硬化肠道菌群肠道微生态

    CDK14和FOLR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顾园李平李晶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14(CDK14)、叶酸结合蛋白 1(FOLR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 2016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由洪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77 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经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CDK14、FOLR1 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DK14、FOLR1 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结肠癌组织中CDK14、FOLR1 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肠癌组织中CDK14、FOLR1 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CDK14、FOLR1 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CDK14 与FOLR1 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CDK14、FOLR1 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均有相关性(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CDK14、FOLR1阳性表达的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CDK14和FOLR1阴性表达的患者(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CDK14、FOLR1 阳性表达均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CDK14、FOLR1 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并且两者与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预后均密切相关,CDK14、FOLR1 阳性表达均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4叶酸结合蛋白1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型凝集素受体及其下游效应分子CARD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霍成张孝堂杨斌健
    94-99,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型凝集素受体(CLR)及其下游效应分子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 9(CARD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国药同煤总医院收治的 98 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 45 名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3 结合非整合素(sDC-SIGN)和CARD9 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sDC-SIGN与CARD9 表达的关系.入组直肠癌患者术后均随访3 年,计算 3 年总生存(OS)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血清sDC-SIGN和CARD9 表达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DC-SIGN和CARD9 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sDC-SIGN表达水平降低,血清CARD9 表达水平升高,2 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患者的血清sDC-SIGN与CARD9 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43,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相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血清sDC-SIG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CARD9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DC-SIGN低表达组的 3 年OS率显著低于sDC-SIGN高表达组,CARD9 高表达组的 3 年OS率显著低于CARD9 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清sDC-SIGN和CARD9 均是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sDC-SIGN和CARD9 联合预测直肠癌患者术后3 年生存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96,均大于两者单独预测的AUC(P均<0.05).结论 血清sDC-SIGN和CARD9 表达水平均与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且血清sDC-SIGN低表达及血清CARD9 高表达均提示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较差,其可能成为直肠癌诊断和预后预测的新血清学标志物.

    直肠癌可溶性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SNHG5和SNHG11表达及临床意义

    牛志新何峰宋春光肖玉清...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CRC)患者的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 5(lncRNA SNHG5,下文简称SNHG5)、SNHG11 表达水平及其对CR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3 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CRC根治术治疗的 72 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CRC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就诊的 61 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设为结直肠息肉组,以及同期于该院体检的59 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SNHG5、SNHG11 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SNHG5、SNHG11 诊断CRC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血清SNHG5、SNHG11 表达水平与CRC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结直肠息肉组和CRC组的血清SNHG5、SNHG11 相对表达量均较高,且CRC组的血清SNHG5、SNHG11 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结直肠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有浆膜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CRC患者的血清SNHG5、SNHG11 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中高分化、TNM分期为Ⅱ期、无浆膜浸润、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NHG5 和SNHG11 联合检测诊断CRC的AUC均大于单项检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也均高于单项检测.SNHG5 低表达组和SNHG11 低表达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高于SNHG5 高表达组和SNHG11 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RC患者的血清SNHG5、SNHG11 表达均上调,且均与患者术后无病生存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诊断CRC的效能较高.

    结直肠癌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5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1诊断预后

    健脾通络方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储金砚任建琳赵勇严玉婷...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健脾通络方(JPTLR)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机制.方法 分别给予人CRC细胞HCT116 不同质量浓度的JPTLR(0、6.25、12.50、25.00、50.00、100.00、150.00、200.00 mg/mL)、5-氟尿嘧啶(5-FU)及两者联合进行干预,采用CCK-8 法、Annexin Ⅴ-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JPTLR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JPTLR具有抑制HCT116 细胞增殖的作用,且这一作用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JPTLR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显著降低,细胞中Wnt3a、β-catenin和Bcl-2 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JPTLR+5-FU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细胞划痕愈合率最低,细胞中Wnt3a、β-catenin和Bcl-2 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最低,而Bax、Caspase-3 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最高.结论 JPTLR能够通过下调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表达减弱CR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抗凋亡能力.本研究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角度阐明了JPTLR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为JPTLR的临床应用转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结直肠癌健脾通络方细胞凋亡增殖迁移

    AIFM2和MFN2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进展性肝纤维化相关性的分析

    袁宇婷吴小勤薛全胜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线粒体相关凋亡诱导因子 2(AIFM2)和线粒体融合素2(MFN2)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就诊的 120例M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 120 名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设为对照组).收集 2 组的一般资料,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以及血清AIFM2 和MFN2 表达水平.应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评分(NFS)评估受试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将NFS≥0.676 者纳入进展性肝纤维化组(n=31),将NFS<0.676 者纳入非进展性肝纤维化组(n=89).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MAFLD患者的血清AIFM2 和MFN2 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AFLD患者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平均BMI和平均腰臀比(WHR)均较大,血清AIFM2 和MFN2 表达水平均较低,血清CⅣ、PCⅢ、LN和HA水平均较高,FPG、FINS水平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AFLD患者的血清AIFM2 和MFN2 表达水平均与HOMA-IR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血清AIFM2 和MFN2 表达水平均与血清CⅣ、PCⅢ、LN和H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进展性肝纤维化组的血清AIFM2 和MFN2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非进展性肝纤维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WHR、BMI、HOMA-IR、血清AIFM2和MFN2 均是MAFLD患者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MAFLD患者的血清AIFM2和MFN2均呈低表达,且两者均与胰岛素抵抗和进展性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监测上述指标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信息,对改善预后及预防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线粒体相关凋亡因子2线粒体融合素2胰岛素抵抗进展性肝纤维化

    肝细胞癌组织中DEPDC1B和KIF23的表达及其预后预测价值

    王璨张雨相吴芳黄振夏...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肝细胞癌(HCC)组织中DEP结构域蛋白1B(DEPDC1B)和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3(KIF23)的表达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2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HCC组织、癌旁组织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DEPDC1B和KIF23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EPDC1B和KIF23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分析HCC组织中DEPDC1B和KIF23的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DEPDC1B和KIF23的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TCGA数据分析结果显示,HCC组织中DEPDC1B和KIF23 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1.861±1.271 比 0.314±0.116,1.652±1.089 比 0.218±0.157,P均<0.000 1).HCC组织中DEPDC1B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KIF23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HCC组织中DEPDC1B和KIF23 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1.43%(90/126)比 10.32%(13/126),χ2=97.355,P=0.000;75.40%(95/126)比 11.90%(15/126),χ2=103.252;P=0.000].HCC组织中DEPDC1B和KIF23的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血管侵犯有关(P均<0.05).HCC组织中DEPDC1B与KIF23的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13,P=0.000),DEPDC1B与KIF23的蛋白表达亦呈显著正相关(Rs=0.811,P=0.000).DEPDC1B阳性表达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DEPDC1B阴性表达组(χ2=4.433,P=0.035).KIF23 阳性表达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KIF23阴性表达组(χ2= 6.125,P=0.013).肿瘤分期Ⅱ~Ⅲ期、组织学分级Ⅲ级、血管侵犯、DEPDC1B阳性表达及KIF23阳性表达均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C组织中DEPDC1B和KIF23的表达上调,两者均与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血管侵犯有关,DEPDC1B、KIF23阳性表达均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肝细胞癌DEP结构域蛋白质1B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3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