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眼科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眼科纵览
国际眼科纵览

徐亮

双月刊

1673-5803

fms_ophthalmol@yahoo.com.cn

010-58265902

100005

北京市崇内大街后沟胡同17号

国际眼科纵览/Journa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Ophthalm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196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主办。本刊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学术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和文摘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以促进中国眼科学的发展为己任,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端人工晶状体在青光眼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吴仁毅郑檀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患者对视力和脱镜需求不断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高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包括老视矫正型IOL和散光矫正型IOL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实践采用.研究表明部分青光眼患者植入高端IOL具有很高的脱镜率,视力效果佳,对比敏感度与健康眼相似,并且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然而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晚期青光眼患者植入高端IOL的安全性.当白内障摘除术与某些青光眼手术相结合时应谨慎选择高端IOL,因为可能有其他术中和术后因素影响术后的视觉质量.高端IOL在青光眼疑似患者、高眼压症患者和疾病早期控制良好的青光眼患者中往往有更好的结果.IOL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期望的屈光结果、青光眼亚型、青光眼视野缺损类型和严重程度、青光眼手术类型来综合考虑.(国际眼科纵览,2024,48:1-7)

    青光眼高端人工晶状体

    运动与眼压、眼部血流灌注及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关系

    林晶晶梁远波聂莉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运动疗法作为青光眼的辅助治疗手段引起了较多关注.既往临床研究已证实,运动可降低健康人以及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并提高眼部血流灌注.动物实验也表明,运动对视神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对运动与眼压、眼部血流灌注以及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关系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推动运动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国际眼科纵览,2024,48:8-14)

    运动疗法青光眼眼压

    书讯

    14,34,40,封3页

    微脉冲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陶德张铁民苏玉芳杨亚军...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微脉冲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micropulse transs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MP-TSCP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8篇研究文章.共有难治性青光眼453眼,包括假性剥脱性青光眼≥3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8眼,开角型青光眼≥264眼等.大部分患者曾接受过青光眼手术或有青光眼手术失败史.治疗使用功率在1.6~2 W,治疗持续时间100~360秒,总能量62~225 J.随访时间2~18个月,成功率33.3%~73.7%.术前最高眼压(39.1± 13.84)mmHg,术后最低眼压(11.1±4.4)mmHg.术前最多滴降眼压药数量4种,术后最少为1.5种.术后并发症以前房炎性反应最常见,2例眼球萎缩和15例低眼压.MP-TSCPC可有效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眼压,是一种新的较好的治疗手段.(国际眼科纵览,2024,48:15-19)

    微脉冲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难治性青光眼

    微型巩膜镜在眼表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杨心宇陈陆霞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巩膜接触镜是一种大直径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它不与角膜接触,完全由巩膜支撑.近年来,由于巩膜接触镜可通过和角膜前表面形成泪液池,中和光学像差,为角膜不规则患者提供清晰稳定的视力,还可有效治疗多种眼表疾病,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不断提高,日渐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为使巩膜镜的配戴更加便捷与舒适,巩膜镜在材质和设计上不断更新,由此出现了微型巩膜镜(mini-scleral lens),这种小直径巩膜镜不但保留了巩膜镜的优点,更具应用优势,更容易配戴,适用范围更广,可用于治疗原发或继发的不规则角膜,还可有效治疗多种眼表疾病导致的干眼.此外,微型巩膜镜还可与药物合用增加药效.本文针对微型巩膜镜在眼表疾病的应用情况、不良反应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国际眼科纵览,2024,48:20-24)

    微型巩膜镜不规则角膜干眼

    白内障术中房水迷流综合征

    左佳木万修华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内障术中房水迷流综合征是白内障术中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特点为眼压突然升高、虹膜前移、前房变浅,且排除脉络膜上腔出血.其病理机制为液体通过睫状带区域进入玻璃体与晶状体后囊之间的腔隙并产生聚集.危险因素有高灌注压、晶状体悬韧带脆弱等.充分术前评估以及精细手术操作是预防白内障术中房水迷流的重要方式.目前普遍使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穿刺吸取液体治疗.(国际眼科纵览,2024,48:25-28)

    白内障/外科学房水迷流综合征

    外泌体miRNA在眼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常雪柯王艳歌高优歌侯慧敏...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泌体是一种小的细胞外囊泡,内含DNA、RNA、蛋白质等多种细胞成分.外泌体中的miRNA可免受核糖核酸酶的降解从而介导细胞间信息交流,并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和新生血管形成等生理或病理过程.眼内的外泌体miRNA来源广泛,并在许多眼病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在眼病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外泌体miRNA的研究有望为眼病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为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本文对外泌体miRNA在眼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国际眼科纵览,2024,48:29-34)

    外泌体miRNA眼科疾病

    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旋转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田庚琦张凤妍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是解决白内障患者较大角膜散光的主要方式,其旋转稳定性是决定其术后矫正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Toric IOL轴位旋转受术前标记、术中操作、自身旋转、囊袋纤维化及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其影响因素,针对患者个体特性,才能更好地减少术后旋转的发生.(国际眼科纵览,2024,48:35-40)

    白内障散光型人工晶状体

    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合并白内障的围手术期风险评估及术中并发症处理

    王震宇贾宇轩宋旭东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内障是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的重要合并症,手术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式.为达到理想的术后效果,需在术前针对角膜、前房、晶状体、悬韧带及眼底等采用多种手段检查评估,设计手术方案,并对晶状体脱位、晶状体囊膜撕裂、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等术中并发症做好预案.术中使用瞳孔扩张装置辅助,联合瞳孔成型或植入人工虹膜的方式重建瞳孔,可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国际眼科纵览,2024,48:41-45)

    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白内障围手术期并发症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