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刘克良

双月刊

1674-0440

guol@nic.bmi.ac.cn

010-66931618,66931637

100850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院六所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体海马神经发生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刘月阳
    683-687,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观念认为,成体动物的神经系统是极为稳定且不可再生的.而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成体啮齿类及灵长类动物海马、侧脑室下区等部位可不断产生新的神经元,打破了原有对神经干细胞的错误理解.已有证据显示海马神经发生参与了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以及抑郁症等的病理进程.而近期研究发现,药物成瘾同样与海马神经发生高度相关,一方面表现为成瘾性药物能显著影响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成熟;而另一方面,促进海马神经发生则可能通过干预成瘾记忆进而抑制多种成瘾性药物导致的成瘾行为.本文主要针对海马神经发生在药物成瘾中所发挥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药物成瘾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药物成瘾海马神经发生成瘾记忆

    靶向gp120或gp41的小分子HIV进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代玉田士军何小羊于飞...
    688-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包膜糖蛋白表面亚基gp120和跨膜亚基gp41在HIV-1进入靶细胞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HIV-1进入抑制剂的关键靶位点.肽类HIV进入抑制剂(如T20)由于不能口服,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可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是HIV进入抑制剂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小分子HIV-1进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如靶向gp120的小分子抑制剂NBD系列、BMS系列等,以及靶向gp41的小分子抑制剂NB-206、ADS-J1等,这些都是很有前景和研究价值的化合物,为设计更高效、更合理的小分子抑制剂奠定了结构基础,并发挥重要指导性作用.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进入抑制剂gp120gp41

    中华卷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郑鑫温静李文兰阎新佳...
    698-702,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卷柏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卷柏属共有700余种植物,其中中华卷柏为中国特有.中华卷柏的传统药用功效主要包括清热利湿、止血化痰等.现代研究发现,中华卷柏还表现出多种药理活性,并在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木脂素以及糖苷等,其中双黄酮类成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对中华卷柏的生药学、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华卷柏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活性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中华卷柏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生药学研究进展

    生物毒素适配体的研究进展

    张敏李慧冯健男陈国江...
    70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毒素毒性高、危害大,存在于食品和环境中,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实现特异、灵敏检测是预防生物毒素引起突发问题的最有效方法.近年来,基于适配体的生物毒素检测正逐渐成为热点.适配体是一种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新型识别分子,可用于制造各种生物传感器,实现灵敏和快速检测.此外,部分适配体在结合生物毒素的同时,还能明显中和生物毒素的毒性,抑制其活性,具有替代抗体的作用.本文对生物毒素适配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评述,并展望以生物毒素为靶分子的适配体及其发展和应用前景.

    生物毒素适配体应用

    凝血因子Ⅹa抑制剂阿哌沙班的专利布局及专利技术特点和启示

    陈峰高昶
    709-715,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之一,凝血因子Ⅹa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抗凝血药物,具有可口服、无需监测、出血不良反应小等优点.阿哌沙班作为此类药物的代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良好.本文选取此类药物中具有代表性的阿哌沙班,对其相关专利申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专利技术发展路线进行了介绍,还对重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发展路线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国内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对于阿哌沙班的后期开发、专利保护策略以及知识产权布局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阿哌沙班专利分析专利布局

    10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效果评价

    刘威杨超杰瞿良柯跃华...
    716-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10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抗体检测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和最低检测限进行评价,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数据参考,促进新冠肺炎病毒抗体检测技术的创新改进,同时对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的应用进行讨论.方法 根据10种新冠状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分别对74份血清中特异性IgM和IgG进行检测,同时用10个2倍梯度稀释的样本考察每种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结果 10种试剂盒(产品A~J)的符合率分别为:89.2%(66/74),89.2%(66/74),86.5%(64/74),95.9%(71/74),52.7%(39/74),75.7%(56/74),86.5%(64/74),79.7%(59/74),50.0%(37/74),20.3%(15/74);在产品A~J对10个2倍梯度稀释样本的最低检测限中,C产品效果最好,对IgM的最低检测限为0.16 AU/ml,对IgG的最低检测限为1.00 AU/ml.结论 所试10种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在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和最低检测限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较高的产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胶体金临床诊断

    胍丁胺对生理及应激状态下小鼠空间参考记忆的影响

    王炳昕郝晓清王采玲吴宁...
    722-730,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胍丁胺对生理及应激状态下小鼠空间参考记忆形成及提取的影响.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隐蔽平台实验范式研究胍丁胺对小鼠生理和应激状态下空间参考记忆的形成及提取的影响.应激处理:每天隐蔽平台训练(共5d)前分别施与束缚2h+不可预知尾部电击、天敌暴露2h、不可预知足底电击+噪声、转棒运动疲劳1h、束缚2h+噪声;探查测试前施与束缚2h+不可预知尾部电击.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浆皮质酮浓度.结果 生理状态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隐蔽平台训练前给予胍丁胺(3~30 mg/kg,ig)小鼠逃避潜伏期呈剂量依赖性缩短,其中胍丁胺30 mg/kg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探查测试前给予胍丁胺(30 mg/kg,ig)小鼠在平台所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及探查距离显著提高(P<0.05).在应激状态下,训练前急性应激处理有增加小鼠逃避潜伏期的趋势,胍丁胺(30 mg/kg,ig)组小鼠应激状态下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降低(P<0.05);探查测试前急性应激处理小鼠在平台所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及游泳距离显著降低(P<0.05),应激前给予胍丁胺具有提高小鼠探查测试表现的趋势.应激处理提高小鼠血浆皮质酮水平,给予胍丁胺(3~30 mg/kg,ig)不能降低应激所致小鼠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升高(P>0.05).结论 胍丁胺增强生理状态下小鼠空间参考记忆的形成和提取;急性应激刺激呈现下调小鼠空间参考记忆形成的趋势、并抑制其提取,但具有改善急性应激状态下空间参考记忆能力下降的趋势.

    胍丁胺空间参考记忆急性应激皮质酮

    苦参凝胶对小鼠慢性湿疹的治疗作用

    朱思庆庞璐璐马金秋邱海莹...
    731-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并表征载苦参碱泊洛沙姆水凝胶,探究其对小鼠皮肤慢性湿疹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188为基质制备苦参凝胶,采用流变仪表征苦参凝胶黏弹性质.通过检测耳部肿胀度、质量差,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及通过对小鼠耳部组织病理切片、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免疫组织化学切片的观察,考察苦参凝胶对小鼠皮肤慢性湿疹的治疗作用.结果 苦参凝胶流动性、铺展性良好,在皮肤表面可快速形成透明、有黏性的均一凝胶制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慢性湿疹模型建立后的3、5和10 d耳部质量差、肿胀度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苦参凝胶组小鼠慢性湿疹导致的耳部质量差、肿胀度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慢性湿疹组织中PAR-2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 苦参凝胶对慢性湿疹所致的表皮层损伤、真皮层炎性浸润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治疗皮肤慢性湿疹的外用凝胶制剂.

    苦参碱水凝胶流变学湿疹抗炎

    蓝萼甲素通过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缓解卵清蛋白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朴艺花王知广姜京植王重阳...
    738-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蓝萼甲素(GLA)对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模型中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以及其机制是否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方法 选取雄性BALB/c小鼠40只,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蓝萼甲素10 mg/kg组(GLA-L)和40 mg/kg组(GLA-H)、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Dex 1 mg/kg).HE及PAS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炎症浸润情况及杯状细胞数量变化;Diff-Quick染色法对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各类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炎性及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HMGB1、TLR4、MyD88、NF-κB(nuclear)和NF-κB(cytosol)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GLA能减少OVA诱导的哮喘模型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渗出及杯状细胞增生,可明显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并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均P<0.05);Western结果显示,GLA抑制HMGB1、TLR4、MyD88及NF-κB(nuclear)的蛋白表达(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LA可减少肺组织中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结论 GLA可能通过干预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蓝萼甲素气道炎症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

    青海省不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及基因型特征

    李咏雪王兆芬李斌曹雪平...
    745-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市及农牧区249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检测和基因型分析,了解两地区之间结核菌耐药性及基因型的差异,为青海省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分离的249株结核菌采用比例法检测其耐药性及分析地区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寡核苷酸序列分型的关系.结果 249株结核菌一线药物总耐药率为56.6%,农牧区总耐药率(74.6%)高于西宁市(50.0%)(P<0.05);农牧区耐多药率(49.3%)高于西宁市(25.3%,P<0.05);西宁市和农牧区都是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西宁市和农牧区菌株都是以北京基因型的比例较高;西宁市北京型菌株的耐多药率(21.2%)低于非北京型菌株(36.0%);农牧区北京基因型菌株对异烟肼和乙胺丁醇的耐药率均高于非北京型菌株(分别为65.4%:33.3%和63.4%:33.3%,均P<0.05).结论 西宁市和农牧区结核菌都以北京基因型为主,农牧区结核病耐药问题比西宁市更为严峻,应予以重视.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