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梧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梧州学院学报
梧州学院学报

杨奔

双月刊

1673-8535

wzfx@chinajournal.net.cn

0774-5839976

543002

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

梧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梧州学院学报的前身是1991年创刊的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7年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批准从2007年第1期开始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本刊系梧州学院主办和主管的省级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中第1、2、4、5期刊发人文社科类文章,主要栏目有:经济与管理、政治与法律、文化与艺术、教育与教学;第3、6期刊发理工类文章,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教学研究等。本刊的办刊宗旨:培育民族精神,推介名家新论,追踪学术前沿,扶持新人新作,突出岭南特色,研究区域经济,面向国际和全国高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洗钱入刑后若干法律问题之应对

    马春娟李睿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洗钱犯罪入刑后,我国刑法对自洗钱犯罪行为的定性及刑罚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继而给洗钱罪的法律适用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自洗钱行为犯罪已突破事后不可罚理论的壁垒,具备独立的法益侵害性.对于自洗钱犯罪的认定应当综合其构成要件、行为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以厘清自洗钱与他洗钱的界限.其次,当自洗钱与上游犯罪竞合时,应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实行数罪并罚;当其与传统赃物罪竞合时,在司法层面,应当把握行为人的掩饰、隐瞒方式、主观动机、侵犯的法益和相关法律规定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构成法规竞合.

    洗钱罪自洗钱法益侵害性竞合数罪并罚

    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及实践进路

    杨成广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反垄断领域引入公益诉讼制度不仅契合反垄断实施要求,还有利于保障反垄断公平,完善反垄断实施机制,促进反垄断监管常态化监管.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只有检察机关有权提起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由于检察机关的特殊性和反垄断专业性的要求,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应发挥"补位"作用,在维护反垄断公益的基础上,兼顾私益保护.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既要发挥检察职能,推进民事公益诉讼实施,又要防止权能异化,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反垄断法私人实施公共实施公益诉讼

    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探赜

    胡稳定汪先平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生机,在保护、传播、创新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赋能作用.同时,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也面临着"技术崇拜"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工具理性膨胀"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数字鸿沟"加剧文化传承中的不平衡现象等现实挑战.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需要坚持理念驱动、价值引领、一体推进等实践策略,切实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效用,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兴盛增添动能.

    数字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技术伦理

    幕佣偏苗话方位名词研究

    熊志文陶文武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幕佣偏苗话隶属苗语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通过全面描写和分析幕佣偏苗话方位名词的类别和句法功能,发现幕佣偏苗话的单纯方位名词只能置于参照物之前,合成方位名词只能置于参照物之后,以表示客观物体和说话者所在位置垂直与否以及客观物体的可视与否、方向、位置等意义.单纯方位名词和合成方位名词充当句法成分的条件不同,前者必须遵守与名词、指示词、量词、数量短语、代词和介词的组合规则,才能进入句子或语境充当句法成分,而后者则比较自由.

    幕佣偏苗话方位名词句法功能

    《警世通言》有标记被动句初探

    徐陈依婷曹炜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世通言》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时代特征明显,口语性强,在语言学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警世通言》中有标记被动句式可分为"于"字句、"见"字句、"为"字句、"被"字句及"蒙"字句5大类.不同类型的有标记被动句式共现于同一时期但使用频率差异较大,"于"字句和"见"字句使用频率较低(3.311%和3.974%),"被"字句使用频率最高(72.848%),"为"字句和"蒙"字句使用频率较高(10.927%和8.940%).不同的有标记被动句式在语义色彩上也有所倾向,大部分情况下表不如意之义,但"蒙"字句更多用于表达积极、如意之义.

    警世通言有标记被动句语义色彩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第一梅菲斯特圆舞曲》的音乐特点及触键分析

    王璐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朗茨·李斯特以其卓越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激情四溢的演奏风格闻名于世,是钢琴史上最伟大的演奏家之一.他的演奏风格充满激情、浪漫和诗意,擅长于在演奏中表现作曲家的意图和情感,在舞台上展现出强烈的表现力和技巧,演奏风格极具个人特色,带有独特的情感和技巧上的创新.该文以李斯特改编的钢琴曲《第一梅菲斯特圆舞曲》为研究对象,在对《第一梅菲斯特圆舞曲》创作背景阐述的基础上以其剧情发展为引线,探究其多变且具有内涵的音乐情绪、丰富的演奏技巧等,最后结合李斯特的创作手法,对钢琴改编曲《第一梅菲斯特圆舞曲》的触键进行分析.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之上,将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统一,用故事情节发展的眼光去观察音乐,推动乐曲的演奏.

    第一梅菲斯特圆舞曲钢琴演奏技巧李斯特

    图像处理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脱机手写汉字识别方法

    陈悦黄寄洪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脱机手写汉字识别方法对相似手写汉字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两阶段脱机手写汉字识别方法:第一阶段使用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识别,第二阶段使用基于图像处理的差异辨别方法进行更加精确的二次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将基于图像处理的差异辨别方法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比单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能够更好地识别相似汉字,从而可以提高总体手写汉字的识别率.此外,所提出的方法还表现出更稳定的识别效果,可以有效应对训练样本中存在错误标注的情况.

    脱机手写汉字识别相似汉字卷积神经网络差异辨别方法

    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

    贠禄杨红梅吴薇袁玉萍...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研究从课程思政视角下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临"课程建设目标不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课程内容缺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单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不足"等问题.文章从课程目标科学化、组织管理标准化、课程内容规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等5个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创新策略与整合途径.

    课程思政公共艺术课程美育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钢琴课程思政美育融合创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梧州学院为例

    陈宇翔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出台,构建"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为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地方高校特色美育工作体系的构建,指明了发展方向.结合国家的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思想理论,该研究围绕梧州学院音乐学专业"钢琴与歌曲伴奏"课程的课程思政和音乐美育融合创新教学改革展开探索,主要从课程思政美育融合创新教学的总体构思、课程思政美育融合创新教学的实践以及课程思政美育融合创新教学的成效3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钢琴课程思政教学中,将德育和美育多维度、多层面地融合,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综合音乐素养的同步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与时俱进地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钢琴美育融合创新地方高校

    学业导师与辅导员"双导并驱"协同育人研究

    项丽娜杨灏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作为高校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力量,也是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核心骨干.该研究在分析高校协同育人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双导并驱"协同育人体系,探讨了该体系的内涵,总结出其具有育人理念创新、育人贯穿全程和凝聚工作合力的特点.从"四度"和"四感"的角度分析"双导并驱"协同育人体系目标,并以北京某高校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通过建立协同机制形成育人新格局、拓展交流渠道提升育人时效性、开展实践活动打造育人新课堂的实施路径."双导并驱"协同育人体系汇聚育人资源、发挥育人合力,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协同育人学业导师辅导员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