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戴牧民

双月刊

1001-7445

gxuzrb@gxu.edu.cn

0771-3235713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学报编辑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重螺旋筋约束混凝土柱承载力影响参数分析

    覃龙寿陈健伟莫琳琳周济...
    1413-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内部横向钢筋约束效应及柱截面尺寸等关键设计参数对三重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基于三重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柱的精细化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就各变化参数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时减小螺旋箍筋间距能显著提高三重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柱的极限承载力;相同体积配箍率下,随着试件截面直径的增加,最内层螺旋箍筋对试件承载力的提升效果逐渐减小;中间层螺旋箍筋体积配箍率大于最内层时,三重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柱极限承载力的提高更为显著;中间层螺旋箍筋相对侧向应力与极限承载力之间的相关性更强.

    三重螺旋箍筋钢筋混凝土圆柱极限承载力复合约束有限元分析

    纳米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多因素计算模型

    石晓亮韦京利张黎昕谢吉程...
    1424-1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评价多种因素对纳米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内掺式和外掺式两类纳米材料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研究了水胶比、纳米材料掺量与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单因素分析和最小二乘法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纳米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多因素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纳米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多因素计算模型的拟合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5,试验值与拟合值的比值均值为1.007,该多因素计算模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可用于预测纳米水泥基材料在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

    纳米材料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多因素计算模型

    高温火灾后RC梁抗冲击性能的数值模拟

    钱凯王联刚黄楷铅原小兰...
    1434-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钢筋混凝土(RC)梁在冲击荷载与火灾联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Zhang等进行的RC板高温试验进行数值模拟,以此验证顺序热力耦合建模方式的有效性;接着对Fujikake等冲击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考虑温度劣化效应的影响,研究不同受火时长、冲击高度和梁配筋率对高温后RC梁抗冲击性能的影响.有限元分析表明:随着受火时间的增加,RC梁由弯曲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RC梁的抗冲击性能显著降低.落锤下落高度和梁配筋率相同时,受火时间为90 min工况与无受火工况相比,梁冲击力峰值和支座反力峰值分别下降了 21.03%和24.62%.在受火工况下,配筋率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小RC梁的跨中挠度,但对冲击力峰值影响有限.

    钢筋混凝土梁冲击荷载受火时间变形能力有限元分析

    纵筋种类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曹霞张维佳邓小芳任义成...
    1446-1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分析其破坏形态、裂缝、挠度及承载力,探讨配筋率、纵筋种类(GFRP筋和HRB400级钢筋)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对4根超高性能混凝土简支梁进行受弯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配筋率下,GFRP筋梁的开裂荷载小于HRB400级钢筋梁的,开裂后其裂缝发展速度、刚度退化速度均比HRB400级钢筋梁快,而极限荷载大于HRB400级钢筋梁的;GFRP筋、HRB400级钢筋梁的延性均随配筋率的增大而减小,且GFRP筋梁的延性差于HRB400级钢筋梁的,但GFRP筋梁的断裂韧度大于HRB400级钢筋梁的.对比各国规范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承载力的计算式,给出计算的适用性建议.

    超高性能混凝土玻璃纤维筋钢筋受弯性能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节点的抗冻性能研究

    包龙生赵家康张攀于玲...
    1459-1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北方寒冷地区装配式桥墩节点的冻融损伤规律,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适用于数值模拟的热分析表达式,结合实际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1:6的缩尺模型,从应力、内外温差、塑性应变和位移等方面对装配式桥墩的不同部位开展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温度场和冻融损伤分析.结果表明:一次冻融循环作用下,墩帽、墩柱和承台的外表面温度应力与中心点相比,分别增加85%、54%、500%,不同部位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即中心点的温度应力变化趋势滞后于外表面;承台中心的温度极值波动最小,说明温度对尺寸较大的构件内部影响较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桥墩损伤越来越严重,200次冻融循环作用下,桥墩节点的塑性应变和极限位移均大于其他部位.综合结果来看,装配式桥墩节点是下部结构的薄弱部位.

    装配式桥梁桥墩冻融循环数值模拟二次开发

    腹板开洞型抗剪连接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王雪飞曾思智黄海胡淑军...
    1471-1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梁柱钢支撑组合节点中的腹板开洞型抗剪连接件,以腹板布置方式、腹板面积和加载方式为参数设计4个试件,并进行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剪力-应变曲线等.结果表明:4个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一致,首先各抗剪腹板与混凝土梁侧面出现横向裂缝,并向正面和各抗剪腹板之间扩展,随后混凝土出现部分压溃现象;各滞回曲线趋势基本相同,包括弹性、弹塑性和破坏3个阶段.另外,预定荷载下,腹板竖向均匀布置和不等面积布置的位移值分别为0.98、0.72 mm,满足装配式混凝土梁柱-钢支撑节点中位移不小于1 mm的要求.腹板开洞型抗剪连接设计时,宜采用腹板截面两端大、中间小的形式.

    腹板开洞型抗剪连接件抗震性能滞回曲线破坏模式骨架曲线

    基于小应变刚度本构模型的基坑内外坑面积比对坑中坑围护结构的影响研究

    侯世磊熊政丁海滨黄展军...
    1481-1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研究坑中坑式基坑的受力与变形,以南昌市艾溪湖叠合式公轨共建深长明挖隧道中的坑中坑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PLAXIS 2D有限元软件结合小应变刚度硬化本构模型(HSS),建立了坑中坑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内坑与外坑的面积比对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外围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均随着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为随面积比增加,内外坑围护结构间土体逐渐由无限土体转变至有限土体;外墙所受的弯矩,无论正负弯矩都随着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大;内坑灌注桩主要承受正弯矩,负弯矩相对较小,且其正弯矩随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大;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研究内外坑面积比对围护结构影响时,可不考虑弹簧系数随面积比的变化.

    坑中坑小应变刚度硬化面积比弹簧系数

    充填黏土型岩溶隧道大变形换拱衬砌受力研究

    唐国军覃桢杰马少坤李卓峰...
    1490-1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溶腔充填黏土的岩溶隧道大变形换拱后衬砌的受力特性,根据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大塘隧道施工过程中左线(JK139+489~JK139+555)段围岩大变形换拱处置方案,采用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分析了该类隧道围岩大变形情况下注浆换拱前后隧道初期支护及二衬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该类隧道发生大变形时拱顶部位变形最大,受力最大,拱脚处次之且局部受拉,拱腰最小,换拱后拱顶部位依然是受力最大点,拱脚受力减小;发生大变形后围岩注浆与支护时机是换拱处置方案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类隧道处置应着重考虑提升围岩自身稳定性;注浆换拱后系统锚杆可起到加固围岩作用,同时隧道二衬作为主要受力结构与初期支护共同作用可减少支护结构约66%的变形,是保证隧道长久稳定的主要因素.

    填充黏土型岩溶隧道围岩大变形换拱衬砌应力数值模拟

    随机需求下多危险品定位库存路径问题建模与算法研究

    马检靳文舟
    1503-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需求的不确定性与库存理论结合,构建起产地-配送中心-客户三级供应链库存及配送的数学模型,并提出根据危险品影响的衰减系数计算其影响半径的方法,进而设计出基于衰减特性和人口分布的风险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模型求解,设计出一套整合多种类危险品定位路径信息的编码-杂交-变异方式.在对算法的研究中,提出了通用性的,带种群结构控制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PSC)及其3种类型.算例表明,改进算法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Pareto最优解集或更快的收敛速度.

    随机需求风险分布定位库存路径问题多目标优化种群结构控制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

    李畸勇姚翼鹏刘斌
    1518-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绿色低碳发展观念日益深入,构建包含可再生能源在内的综合能源系统是解决能源短缺、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借助电转气、燃气轮机、燃气锅炉等设备实现能源间的耦合,引入需求响应机制与碳交易机制,搭建了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架构.同时为更加科学、全面地优化系统运行,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决策体系的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运行优化模型,计及经济、环境、能源3个方面,采用基于Tent混沌映射与精英反向学习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求解,得到调度时段内各设备最优配置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构建的系统、综合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综合评价指标改进麻雀搜索算法需求响应碳交易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