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经济
广西经济

马仕生

月刊

1007-2462

0771-2835372

530012

广西南宁市民生路2号自治区政府综合2号楼4楼

广西经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山"理论视角下县域"三生"功能评价与分区研究——以广西为例

    奉婷余筱东董仁玲
    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功能具有复杂的权衡/协同关系,基于广西区县"三生"功能评价与空间分析,结合"两山"理论实现广西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及优化.文章以广西111个区县为研究单元,构建"三生"功能评价体系,借助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三生"功能空间格局及权衡/协同关系,采用两维图论聚类法实现广西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结果表明:(1)广西区县"三生"功能空间格局具有显著规律性与差异性.生产功能呈"南高北低"空间格局,生活功能整体以南宁为中心向桂西与桂北区县衰减,生态功能高值区于桂西连片分布.(2)生产-生活低-低协同型区县于桂北、桂西北连片,二者权衡型区县分布在桂西南或集聚于南宁、柳州和桂林市区;生产-生态高-高协同型区县集聚于桂西南,权衡型区县在桂中聚集或零星分布在桂东南;生活-生态功能以权衡关系为主,于桂西呈连片分布或零星散布在桂中、桂东南.(3)广西国土空间分为功能协同发展区、功能提升区.共包括北部湾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区,桂中生产-生态协同发展区,桂东生态功能提升区,桂东北工业生产-生态协同发展区,桂北生产、生活功能提升区,桂西南工业生产-生态协同发展区,桂西工业生产-生态协同发展区,桂西北生产、生活功能提升区8个分区.本研究为国土空间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生"功能"两山"理论权衡/协同空间格局分区

    中国式现代化的测评体系与推进实践

    汪宝覃诚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测评体系,并考察建设实践,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维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测评体系,并在这一测评体系上分析建设实践问题.结论显示:近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显著成绩,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仍然存在不足,相应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农村民主法治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较为落后,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完备、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政府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时,应重点结合各领域建设不足,实行多元主体联动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测评体系发展实践多元主体联动

    中国边疆经济发展新思考——第七届中国边疆经济开放发展暨博州"一带一路"论坛综述

    黄华林一玲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0月21-22日,第七届中国边疆经济开放发展暨博州"一带一路"论坛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举行.论坛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促进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家部委、高等院校、高端智库等的120余位领导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并就未来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地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深度交流.论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以及推动新形势下边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重要的理论参考.

    边疆经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数字经济

    中国与菲律宾企业家双边贸易决策模式比较研究——基于跨文化心理学视角

    王兆英王冠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分析中国和菲律宾企业家在风险偏好、创新倾向以及跨文化适应性方面的心理差异,并探究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两国间的贸易决策实践.通过采用定量的问卷调查方法,结合描述性和推论性统计分析,对来自中国和菲律宾的80名企业家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家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倾向和跨文化适应性,而菲律宾企业家则在风险偏好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些心理差异不仅会对贸易策略选择产生影响,也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跨文化心理学中菲贸易企业家决策文化差异

    新发展格局下新疆打造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中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边疆经济研究院新疆调研课题组吕韬吴昊...
    4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有加速演进的趋势,我国审时度势提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作为"一带一路"中心枢纽的新疆,在助力我国向西开放过程中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新疆应抢抓机遇,化解挑战,主动融入和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并加快发展.文章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剖析了新疆助力我国向西开放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同时,构建了态势分析矩阵,提出新疆助力我国向西开放发展的SO策略、WO策略、ST策略和WT策略四大策略组合,并针对每一策略组合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助于新疆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并走向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新发展格局中"一带一路"中心枢纽和我国向西开放重要的"桥头堡".

    新发展格局向西开放机遇与挑战态势分析法对策

    新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多维测度及预测——基于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

    宁丽蓉唐先滨
    6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2013-2021年新疆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水平、数字通信基础设施、社会创新能力、企业电子化水平四个维度,构建起新疆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测算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对2013-2021年新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此外,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各个子系统与新疆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短期新疆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新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提升的时序特征,从各准则层看,数字通信基础设施提升幅度最大,而社会创新能力不足;根据关联度测算结果可知,经济发展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社会创新能力仍是新疆发展数字经济的短板,但未来新疆数字经济的发展仍有很大潜力.

    数字经济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GM(1,1)模型

    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新疆进出口贸易提升路径研究

    杨梅刘俊
    7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国共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持久发展,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十年的发展中不断释放发展红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如何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成为新疆面临的新时代命题.文章以2018-2022年新疆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深入剖析新疆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目前新疆进出口贸易仍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均衡,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差异大,进出口贸易水平失衡,进出口产品类型单一、技术含量较低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关提升路径建议.

    "一带一路"进出口贸易对外开放

    新疆制度型开放体系的路径建构研究

    卢春天王振朋邓霞秋吴盈吟...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制度型开放的语境中,总结新时代新疆开放发展的战略使命,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核心区、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改革开放新动能、国际贸易开放枢纽对新疆开放的价值定向,客观分析新疆深化制度型开放中存在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及其影响、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软硬件配置及建设不到位等矛盾和问题,并从发挥陆港优势、完善通道体系建设、建设口岸经济带、创新沿边跨境合作模式、构建跨境产业集群等方面探索新疆开放新路径,以期为新疆打造沿边开放高地提供支撑思路和启示.

    新疆制度型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路径

    征稿启事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