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教育
广西教育

月刊

0450-9889

gxiya@126.com

0771-5322109 5322039

530021

广西南宁市竹溪路69号

广西教育/Journal Guangxi Educ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坚持为教育行政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报道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优秀典型,反映广西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经验、新风貌、新成果,指导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引导。读者对象:a版为小学生版、b版为中学生版、c版为职业与高等教育版;读者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科研机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桂商文化融入商科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过程探析

    张海涛罗婉宁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商文化中的敢闯敢拼、亲和友善、淳朴厚道、勤劳诚信、吃苦耐劳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将桂商文化融入广西商科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全过程可以更好地培养广西商科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广西商科高职院校应通过机制引航、环境引育、课程引导、平台引领、校企引路的"五引同育"路径,将桂商文化有效融入文化育人过程,充分彰显桂商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广西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具有桂商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商科高职院校桂商文化文化育人

    基于"水文化"的高校文化育人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婷庞海瑜黄飞华彭丹琴...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水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中,有利于丰富育人资源、深化价值引领、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升文化育人效果.当前,各高校在开展"水文化"育人的实践中面临着时代性、引领性、贴合性、专业性不足的挑战,为提升"水文化"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实效,需着力明确主方向、夯实主渠道、筑牢主阵地、建好主力军.

    "水文化"文化育人价值意蕴

    新时代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的挑战与策略

    莫春华
    134-13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思考与准确理解历史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因此培养历史思维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以审视新时代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的价值为起点,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采取整合历史思维培育内容使之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采用多样化的策略增强历史思维培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抵御不良干扰、完善教学评估机制的策略,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新时代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挑战与策略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路径探析——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李达铎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是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承担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使命,两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天然内在联系,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推进两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参与主体不够重视、融合机制不健全、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需要树立融合理念,增强主体意识;强化机制建设,健全融合机制;重视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进而推进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劳动教育"双创"教育融合

    "三进三融""双驱动"劳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贾莉李文娟许月美林萍...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所提倡的尊重劳动、重视劳动、形成劳动习惯、进行劳动体验等理念,与高等教育的劳动课程教育具有极高的耦合性.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以中国传统节日、壮乡文化、鲁班文化为主线,紧抓专业特色,创新性提出"三进三融""双驱动"的劳动教育模式,推动"传统文化+劳动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基地,让劳动教育课程充分融入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融入实践活动,进而打造"传统文化+劳动教育"育人体系,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从而培养具备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综合型人才.

    三进三融传统文化劳动教育创新实践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特色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究——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粽子产业学院为例

    叶秉高贺静丽
    145-147,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在优质高速发展中新兴的一种办学模式,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粽子产业学院针对合作主体意见分歧而难以践行产业发展使命、教师实践技能薄弱而难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特色挖掘力度不足而难以促进产业文化赓续、校企合作模式陈旧而难以助力乡村振兴大业的问题,提出"四个使命"的建设目标和"3456"发展思路,联合政、校、行、企、农,形成五方联动机制,整合五个专业群参与粽子的研发、生产、销售、生产管理,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销相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学院实践研究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应用写作课程为例

    胡洁虹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PST"教学—空间—技术"理论框架,在应用写作教学中运用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延伸教学空间,促进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施课程思政,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混合式教学,科学制订教学大纲,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利用信息平台开展多种方式的课堂互动,多维度进行课程评价,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模式,提升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写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基于BOPPPS模型的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实践及其效果——以"受压构件承载力设计"为例

    汪钥龙魏炜杜静徐丽丽...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而BOPPPS教学模式由于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因此引入BOPPPS模型,在课程教学中形成"三阶六步"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此以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为例论述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设计策略,阐析BOPPPS模型的"三阶六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过程效果,为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BOPPPS模型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AIGC技术在高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郭平幸敏叶文尹江红...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自动化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而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弥补当前信息化教育技术的不足.教师可从利用AIGC工具生成教学案例、利用AIGC技术生成教学资料、利用AIGC技术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利用AIGC技术辅助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四个方面探究AIGC技术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高职自动化专业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虚拟仿真和实物操作相结合的电动汽车实践教学探索——以电机旋转变压器的检测和拆装实训为例

    韩瑞刚王娜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电动汽车实践教学存在设备投入大、技术更新快、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基于虚拟仿真和实物操作相结合的电动汽车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降本增效、提升教学安全性.以旋转变压器的实训教学为例,教师可先借助动画和模拟软件教授该元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再以先虚拟学习后实物操作的方式完成检测与拆装过程,贯穿产教融合要求,并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思想指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兴趣,实现高效课堂.

    虚拟仿真实物操作电动汽车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