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科学
广西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广西科学

广西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罗海鹏

季刊

1005-9164

gxkxbjb@126.com

0771-2503923;2503922

530007

广西南宁市大岭路98号

广西科学/Journal Guangxi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由广西科学技术厅、广西教育厅、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和广西科学院于1994年联合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类期刊。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2001年《广西科学》杂志改由广西科学院和广西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厅和广西教育厅协办。其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活跃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繁荣广西的科学技术事业,推动广西科技成果在国内外的交流。主要刊登内容有:广西自然科学各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和重要科研实验报告,代表广西科学先进水平的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新理论、新发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技改和"星火"项目的新成就,科技政策、学术动态、信息简报等;同时也刊登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广西科学》杂志已于1994年和1996年连续两次获得第二、第三届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2001年《广西科学》杂志荣幸地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获得第四届广西"十佳科技期刊"称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基于局部分类精度的概念漂移数据流分类算法

    张玲马士伦黎利辉文益民...
    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念漂移数据流分类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当新概念出现时,该概念下的学习样本过少,无法对分类器进行及时调整,进而导致分类精度不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分类精度的概念漂移数据流分类算法——LA-MS-CDC.第一,LA-MS-CDC将k-means聚类和局部分类精度算法结合,从分类器池中挑选出最优源领域分类器;第二,将最优源领域分类器与目标领域分类器加权集成,进而对样本分类;第三,根据分类样本的真实标签分别计算各分类器的损失,并对目标领域和源领域的分类器权重进行更新;第四,再利用该分类样本对目标领域分类器、最优源领域分类器进行更新;最后,完成分类器池的更新.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LA-MS-CDC能够有效地将源领域知识迁移到目标领域,与现有方法相比,其分类效果具有显著性提升.算法代码可在https://gitee.com/ymw12345/LAMSCDC上获取.

    概念漂移多源在线迁移学习局部分类精度集成学习多样性

    基于MacBERT和联合注意力增强网络的物业服务投诉分类方法

    湛志宏覃开贤彭凌华湛铖...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人工的物业投诉文件分类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并且已有投诉相关的自动分类方法在物业投诉分类问题上的性能较不足.因此,本研究提出一个基于MacBERT和联合注意力增强网络的物业服务投诉分类方法JAE-BERT4Com.JAE-BERT4Com使用基于近义词替换与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结合的样本增强策略解决类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基于MacBERT的分层注意力、Transformers的多头注意力和关键词注意力等多重注意力联合增强的网络进行文本特征学习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JAE-BERT4Com能够获得比现有模型更高的准确率、F1分数和召回率,比现有较先进模型的性能更优.

    物业投诉投诉分类文本分类注意力增强深度学习

    基于Raptor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光通信系统设计

    郝兵吴迪萧威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 C)系统的复用增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固定比例像素化VLC系统.系统首先执行空间-角度映射,使数据的传送可在角域中进行;同时利用Raptor编码方法来跟踪由于窗口截断而引起的数据信道特性变化;然后对于使用高速相机捕捉到的一系列时变图像,利用散景效应获得所有链路距离上的固定比例图像.实验利用液晶显示器和高速相机,对所提出的VLC系统进行了验证.与传统的像素化MIMO系统相比,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在未对准朝向的情境下具有更高的鲁棒性,从而在多路复用场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通信Raptor编码空间-角度映射固定比例

    无柄醉鱼草与大叶醉鱼草的遗传多样性解析

    吴诺陈高申仕康葛佳...
    12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柄醉鱼草(Buddleja sessilifolia)是狭域分布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PSESP),大叶醉鱼草(B.davidii)则是广布种,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且同为四倍体.通过比较濒危物种与近缘广布种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了解濒危物种的演化历史,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分子标记对无柄醉鱼草5个居群(126个个体)和大叶醉鱼草14个居群(206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解析,并提出对无柄醉鱼草的保护建议.结果表明,无柄醉鱼草和大叶醉鱼草各居群的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分别为0.606、0.775,Shannon's多样性指数(Ⅰ)平均值分别为1.162、1.729,两个物种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广布种大叶醉鱼草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狭域种无柄醉鱼草;无柄醉鱼草和大叶醉鱼草遗传分化系数(FST)分别为0.043和0.024,两个物种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均较低.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无柄醉鱼草5个居群可划分为2个集群,居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不存在相关性;大叶醉鱼草14个居群可划分为3个集群,居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相关.结合野外居群现状,建议对无柄醉鱼草划分保护单元,重点对丹珠居群和独龙江隧道口居群开展就地保护,同时采取种质资源收集、人工繁育等保护措施.

    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物种无柄醉鱼草大叶醉鱼草保护建议

    珍稀濒危植物石山苏铁的SSR引物设计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唐健民陈泰国邹蓉盘波...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揭示珍稀濒危植物石山苏铁(Cycas sexseminifer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大小,确定优先保护种群,对石山苏铁的有效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序列分析设计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引物,并利用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实验共获得6对SSR引物,6对引物共检测出37个观测等位基因(Na),其中最小观测等位基因数目为3,最大观测等位基因数目为12,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为6.167.位点GZST002、GZST055、GZST065、GZST088是高度多态性位点(PIC>0.5).石山苏铁各种群期望杂合度(He)为0.330-0.533,平均值为0.444,表明石山苏铁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7个种群的He值大小顺序为广西植物研究所引种(ZWS)>崇左广河(GH)>崇左排汝(PR)>隆安陇怀(LH)>崇左中干(ZG)>百色作登(ZD)>隆安新会(XH).固定系数(F)为-0.161-0.480,平均值为0.074,其中LH、PR、XH 3个野生种群为负值,GH、ZD、ZG 3个野生种群的固定系数则大于0;7个种群的F值大小顺序为百色作登(ZD)>广西植物研究所引种(ZWS)>崇左中干(ZG)>崇左广河(GH)>隆安陇怀(LH)>隆安新会(XH)>崇左排汝(PR).因此,综合各个遗传指标,石山苏铁需要重点保护和引种的野生种群是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的崇左广河(GH)种群.同时建议开发更多的SSR引物和采集更广范围的石山苏铁野生种群,精准筛选遗传多样性高的优良种群,以利于更全面和准确地评估石山苏铁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濒危机制.

    石山苏铁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保护策略

    基于MaxEnt模型的广东省红豆属植物潜在适生区研究

    姜垒胡喻华吴玉芬梁键明...
    14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气候变化情景下广东省红豆属(Ormosia)潜在适生区的变化,探究影响红豆属植物潜在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 10.8软件,利用17种红豆属植物的分布数据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结合未来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SSP585)的气候情景,分别预测红豆属植物在当前和未来气候场景下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适生区预测模型的评价效果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均为0.8-1.0.(2)在当前气候情景下,大面积(占广东省面积的40%-100%)适生的红豆属植物有茸荚红豆(Ormosia pachycarpa)等3种;中等面积(占20%-40%)适生的有薄毛茸荚红豆(O.pachycarpa var.tenuis)等6种;小面积(占5%-20%)适生的有韧荚红豆(O.indurata)等4种;极小面积(占0%-5%)适生的有凹叶红豆(O.emarginata)等4种.其中面积占比最大的是茸荚红豆,总适生面积为15.228 8× 104 km2(占84.75%);面积占比最小的是博罗红豆(O.boluoensis),总适生面积为0.033 7 × 104 km2(占0.19%).(3)降水和海拔对红豆属植物的分布起主导作用:12种红豆属植物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气候因子(9个降水因子,3个温度因子),剩余5种的主导环境因子是高程海拔因子(5个海拔因子).(4)在未来(SSP126、SSP585)的气候情景下,潜在适生区面积增加的红豆属植物有凹叶红豆等4种,增加幅度为0.79%-42.43%;面积减小的红豆属植物有博罗红豆等13种,减少幅度为1.30%-78.56%.气候变暖对红豆属的潜在分布区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17种红豆属植物中有13种的适生区面积将减少,特别是几个狭域分布的物种:博罗红豆、锈枝红豆(O.ferruginea)、小叶红豆(O.micro-phylla)、紫花红豆(O.purpureiflora)和亮毛红豆(O.sericeolucida),它们应是红豆属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优先考虑的类群.

    红豆属气候变化MaxEnt模型潜在适生区主导因子广东省

    中国特有植物水松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徐坚旺唐健民邹蓉韦霄...
    16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叶和枝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本研究提取并分析水松叶和枝的基本营养物质、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除蛋白质含量为水松枝比叶高外,干物质、灰分、粗纤维、总黄酮、维生素E以及维生素C均为叶中含量较高.(2)叶和枝中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必需氨基酸.枝的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含量高于叶.(3)叶的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RC)比枝高,为 64.952,表明叶中氨基酸营养价值较枝高.(4)常量元素中的K、Ca、N含量在水松叶和枝中较高,其中Ca的含量在叶和枝中均最高,并且叶的Ca含量高于枝,为7 980.00 mg/kg.(5)微量元素中的Al、Fe含量在水松叶和枝中较高,叶中Al、Zn含量均高于枝的含量,分别为19.700和1.180 mg/kg;枝中Fe含量高于叶含量,为26.700 mg/kg.本研究分析了水松叶和枝中营养成分的特点,为水松作为木本饲料和水松衍生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水松营养成分氨基酸矿质元素枝和叶

    鱼用催产激素在倒刺鲃属(Spinibarbus)鱼类人工繁殖中的应用进展

    廖经球李鹏飞王剑黄静...
    175-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倒刺鲃属(Spinibarbus)鱼类是我国地方特色鱼类,其人工繁殖必须借助催产激素.近年来,倒刺鲃属鱼类鱼苗需求激增,供不应求.本文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激素对鱼类性腺发育成熟的调节、倒刺鲃属鱼类的繁殖习性、鱼用催产激素种类、倒刺鲃属鱼类催产激素和使用剂量、催产激素的使用方式和配制等方面综述了鱼用催产激素在倒刺鲃属鱼类人工繁殖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倒刺鲃属鱼类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案.

    倒刺鲃光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催产鱼用激素进展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研究进展

    谭熙周立权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一种对中老年男性危害巨大的恶性疾病.近年来,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升高.以往,系统性6针穿刺活检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前列腺癌诊断方法,但此方法并不能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随着影像学技术如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多排螺旋CT(MDCT)、经直肠超声(TRUS)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多种融合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前列腺穿刺变得精准化、可视化,病理诊断阳性率有所提高,同时穿刺针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本文就近年来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前列腺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融合定位成像靶向穿刺经直肠超声

    一株脱氮毕赤酵母Y-4的分离鉴定及其氨氮降解性能

    雷可池越毛俊儒陆兵...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水体氨氮污染严重,环境治理迫在眉睫,筛选高效安全的脱氮菌株可为废水脱氮提供更多选择.本研究从沼气发酵污泥中分离筛选能降解氨氮的菌株,使用18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同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菌株最佳脱氮条件[培养温度、初始pH值、盐浓度、碳氮比(C/N)]及其硝化、反硝化能力.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强脱氮能力的野生型毕赤酵母(Pichia sp.)菌株Y-4.在试验优化后,得到菌株Y-4的最适脱氮条件:培养温度25 ℃,初始pH值8.0、盐浓度(氯化钠浓度)30 g/L、C/N为30.在培养24 h后菌株Y-4对亚硝酸氮(NO2--N)的降解率为80.50%,在培养48 h后菌株Y-4对氨氮(NH4+-N)的降解率达99.92%,且在24 h内菌株Y-4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的速率分别达到6.25和6.71 mg/(L·h),表明毕赤酵母菌株Y-4对废水氮污染处理以及生物修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潜力.

    毕赤酵母生物脱氮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