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农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学报

甘海燕

双月刊

1003-4374

gxnxb@163.com

0771-2182804

530022

广西南宁市七星路135号广西农业厅内

广西农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主要报道农业发展战略性、决策性、综合性学术论文,农业各学科的研究报告,简报,研究概况和进展,专题综述,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新产业等。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学术见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型多功能甘蔗种植机的设计

    奚秀芳粟振灿陈淑娴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率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务农劳动力不足等,给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智能化、农产品产业化充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提供了可能.但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偏大型化,价格昂贵,且不适合丘陵山区和小地块的散农户使用,丘陵山区的土地模式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推广带来一定的阻力.鉴于此,文章提出一种小型多功能甘蔗种植机,集开沟、切种、施肥、覆土和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种植机小型、轻便、灵活、造价低,并且操作简单(一人操作机器,一人投料,相互配合即可),为丘陵山区和小地块的散农户提供一款经济、减少人员耕种、减小劳动强度、提高耕种效率的小型多功能甘蔗种植机.

    小型多功能甘蔗种植机

    广西地区甘蔗机械化收割现状及分析

    周志滔曹树威朱敏周俊华...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成本是甘蔗产业的主要成本来源之一,而收获环节的人工成本又占了总人工成本的绝大部分.机械化作业可以大大提高甘蔗收获的效率,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因此机械化收获率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产业成本的高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蔗种植总面积的 60%以上,全国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余各省.可以说,广西甘蔗机械化收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甘蔗机械化收割的总体水平.然而2020/2021 榨季,广西地区甘蔗机械化收获率却远低于其他主要的甘蔗种植国家,这使得我国蔗糖产业的竞争力远低于其他主要的蔗糖生产国家.文章从耕地资源、规模特征、气候条件、机械化收获技术、收获设备、产业链内部矛盾等多个角度对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率低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与措施,以期为提高广西地区甘蔗机械化收割率、降低成本、增强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甘蔗蔗糖机械化收割人工成本

    基于CiteSpace分析乡村治理共同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拉桑加羊中太
    96-10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自2019年首次提出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数据库中北大核心以及CSSCI所收录的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的检索文献进行高被引文量、机构及作者间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以及研究热点方面的分析,厘清乡村治理共同体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发现:当前乡村治理共同体相关的发文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乡村治理共同体相关研究以个体为主,机构及作者间的合作网络尚未形成,不同学科的研究力量亟待介入;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发展探索阶段.

    乡村治理共同体研究现状发展趋势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中国与越南农业保险合作发展的路径探索

    韦丝语付雨纯翟智慧
    11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越南保险合作是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好邻居,要共同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双方可利用地缘相近、产业互补的优势在各领域开展务实、有效的农业保险合作.但是目前双方未形成成熟的金融合作发展格局和系统化的跨境农业保险体系.因此,文章基于RCEP和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新格局的大背景,研究分析中国与越南农业保险在制度政策、产品结构、开放环境三个方面的合作前景,从农业保险的结构与总量、政策制度、合作基础与潜力三个维度解析中国与越南农业保险合作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从政策、技术、市场、风险管理和合作区域五个方面提出双方农业保险合作发展的具体路径.

    农业保险保险合作中国—越南发展路径

    场域理论视角下成人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与路径

    齐礼良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人教育在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文化素质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在积累乡村振兴人才"资本"、更新乡村惯习、助推数字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激发乡村建设的活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基于场域理论深入剖析乡村振兴元场域与农村成人教育子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价值体系,针对农民存在的"感性稳定""被动参与""精神匮乏""能力贫困""旁观角色"等惯习,加强相关场域的合作,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宣传文明新风,更新不合时宜的惯习,积累乡村振兴的资本,最终可以构建乡村振兴的元场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场域理论乡村振兴成人教育

    传统村落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其优化路径研究——以桂林市灵川县江头村为例

    曾宇晞孙琳黄倩云汤大燕...
    128-13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传承传统村落文化,提高村民文化获得感和实现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桂林市灵川县江头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市场需求、政府支持、媒体宣传是传统村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外部动力,文化空间吸引力、观念渗透、效益驱动是传统村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江头村应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充分调动市场活力,激发旅游者的消费潜力;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打造江头村旅游品牌;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传统村落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动力因素传统村落优化路径

    地理标志保护行政公益诉讼的路径构建

    林剑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标志是特定区域的公共资源,蕴含着地方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但现实中损害地理标志产品商誉的问题频发,暴露出原有保护模式存在弊端,如法律设置与行政管理存在冲突、行政救济程序与维权主体诉求不协调及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动力不足,亟须探索新的保护路径.行政公益诉讼在督促行政机关履职、参与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价值突出,引入行政公益诉讼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首先要以"公益"为核心,合理把握地理标志保护概念,遵循动态性与区域性,审慎厘清地理标志保护边界;其次坚持实行"精准+综治"办案程序,实现诉前精准监督效果,诉后综合治理提升工作;最后在线索查办、考评、外脑人才库建设等方面完善体系化配套机制.

    地理标志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新领域配套机制

    宏基因组学在饲料转化效率中的应用研究及其进展

    翟国胜廖德光蔡日春罗斯聪...
    143-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饲料转化效率是衡量畜禽生长性状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养殖效益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养殖业走向了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对畜禽饲料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由此对饲料转化效率的研究更是在不断深入.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宏基因组学在动物养殖相关领域有着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文章介绍了宏基因组和宏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分类和测序方法,重点阐述了宏基因组学在畜禽饲料转换效率中的应用研究及其进展,展望了宏基因组学在饲料转化效率中的应用前景.

    宏基因组学饲料转化效率应用前景

    肉羊规模化养殖技术探究

    易显菊张辉吴思谦周明旭...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模化养殖是一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达到或超过特定养殖数量标准、实现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养殖方式,其特点是通过大规模集中化养殖畜禽的方式,形成标准化养殖技术和生产流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文章从五个方面探索和分析肉羊规模化养殖技术,旨在帮助肉羊企业更好地掌握规模化养殖技术,推动肉羊产业的深入发展.一是从提高生产效率、完善产业链等方面阐述肉羊规模化养殖的意义;二是从生长速度、抗病力、繁殖性能等方面分析肉羊规模化养殖的品种选择;三是从场址选择的原则、羊舍的类型与结构等方面探究规模化养殖场的规划建设;四是从饲料的选择与配制、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等方面探讨肉羊饲养管理方法;五是从繁殖技术手段、提高繁殖效率的措施等方面总结肉羊规模化养殖的繁殖技术.

    肉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作品选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