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邓劲夫

双月刊

1008-5254

gxql@chinajournal.net.cn gxqngbxyxb@163.com

0771-5647146;5656646

530023

广西南宁市思贤路55号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Youth Leaders Colleg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协同培育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黄世虎丛婷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是一项内含多要素的系统工程,是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要坚持协同培育的核心理念,深刻认识协同培育的战略意义,遵循"目标、主体、内容、课程、场域各要素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通、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以凝聚共识推进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以共担责任提升多元主体培育能力,以聚焦课堂构建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以创新方式拓展多样化育人场域,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协同培育的实践路径.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协同培育

    "鬼火"少年的现象透视与解析——基于对B县的田野调查

    李红飞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鬼火"少年是一个网络流行词,特指喜欢成群结队驾乘"鬼火"摩托车招摇过市而时常发生事故的青少年.聚焦"鬼火"少年的成长境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实地调研发现,"鬼火"少年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经历着孤独、疏离、焦虑的情感体验.其与父母的"不日常"、学校的疏离感、渴望蜕变却又安于现状之间的焦虑等体验相关,城镇化快速发展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宏观环境引导偏差及育人生态支撑性缺失等是"鬼火"少年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鬼火"少年的成长需要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宏观层面,以及家庭、"鬼火"少年群体本身等微观层面协同合作,久久为功,引导该群体找准自身优势和定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鬼火"少年孤独焦虑生成机理

    近代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青年群体意识发展轨迹

    郭艳丽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列强环伺、山河破碎的社会环境激发了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青年群体在经历"公车上书"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实现了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觉醒.文章在阐释青年群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近代中国青年群体意识觉醒的社会背景,阐述近代中国青年群体意识的发展轨迹,总结近代中国青年群体意识的启示.

    群体意识青年觉醒社会变迁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主体需求匹配关系调查研究——以四川省9所高校18个社区为例

    刘冲瞿明颖李由罗灿辉...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是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三方主体.借助CIPP评价模式,以四川省9所高校及其周边18个社区为调查研究范围,从背景、准备、过程和效果4个服务阶段发现三方主体志愿服务需求存在供需错位、效果不佳等问题,其影响因素涉及组织创新力、志愿服务培训等17个方面.基于调查结果,研究提出了"选—育—用—留"长效机制,建议三方主体需求匹配落实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础—保障—落实—发展"全过程,助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优化和长效发展.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主体需求匹配关系

    农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团干部"三农"情怀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周一欣黄欣罗忠丽叶俐伶...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团干部是农类高职院校青年学生的引领者,应着力培育大学生团干部的"三农"情怀,使农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团干部成长为具有"三农"情怀、传播"三农"思想、推动"三农"工作的有力青年干部队伍.文章基于对广西农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团干部"三农"情怀教育现状的分析,参考知信行模式,设置"三农"情怀教育认同、参与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广西农类高职院校共青团干部对"三农"情怀教育认同、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农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团干部"三农"情怀

    团干部教育培训"理论+行动学习"模式探索——以广西团校教学实践为例

    陈志杰
    35-4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动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强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学习和推动事物发展,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共青团中央印发的《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4-2028年)》将行动学习作为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团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活力的探索方向.行动学习融入团干部教育培训,在提升干部能力素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展现出一定优势.文章基于广西团校将行动学习运用到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理论教育"理论+行动学习"模式,构建行动学习标准化体系,推动行动学习在团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创新运用,更好地将行动学习与团干部教育融合,进一步提高团干部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团干部教育"理论+行动学习"模式教学创新广西团校

    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研究的热点探测与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李申浩杨渐雨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思想教育是青年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通过借助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法对近15年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青年思想教育文献进行分析,从发文时间分布情况及发展态势,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的发文情况、合作情况,高被引文献的核心议题,关键词的共现情况、聚类情况、时间分布等,探索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分布及未来发展趋势,把握青年思想教育的内在规律,为推动我国青年思想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青年思想教育文献计量分析热点探测演进趋势

    媒介信息与认知态度:青年干部清廉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反腐新闻"框架效应"视角

    杜晓燕高雪莲张江楠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年轻干部贪腐"低龄化"问题折射出青年干部清廉感知弱化的心理状况.青年干部的清廉感知状况受反腐新闻媒介接触和个体认知态度两个因素的影响.在"框架效应"理论视角下,媒介从反腐新闻的议题、情感、价值和评价4个方面进行框架建构,青年干部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呈现政治知识解读、情感定向反应、政治立场判断、政治效能评价等一系列心理反应过程,最终表现为信息认知、情感认同、意志塑造、行为意愿偏好的不同选择.这一过程构成青年干部清廉感知"信息—态度—感知"的影响机制.强化青年干部清廉感知,需要从反腐新闻媒介框架和青年干部认知态度两个影响因素着手优化,锻造一支清正廉洁的青年干部队伍.

    青年干部清廉感知反腐新闻媒介接触"框架效应"理论

    基于党的自我革命要求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着力点

    谭晓宇张兴海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以党的自我革命指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有助于强化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角度看党的自我革命,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出强化党的领导、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发扬调查研究作风、强化自我革命精神5个新要求,分析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着力点.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党的自我革命党的后备骨干力量

    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微——以"教育学原理"为例

    王喜娟陈臻罗佳林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可密切围绕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内容端、方法端、教师端、学生端蓄力突破.以"教育学原理"课程为例,从内容端看,要以优化教育观念、教育情怀、教育问题思维相关知识内容为支点,深入挖掘课程内容蕴藏的思政元素,撬动思政教育新势能;从方法端看,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挖掘第二课堂育人功能,以及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宣传和引导作用;从教师端看,要建立健全教师主体责任机制,着眼教师个体专业素质与思政素养的综合提升,着力推动教师团队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从学生端看,要提升学生主体意识.

    教育硕士课程思政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