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研究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研究与应用
广西气象学会
气象研究与应用

广西气象学会

李耀先

季刊

1673-8411

qxyjyyy@163.com

0771-5848935,5856663

530022

南宁市民族大道81号气象局

气象研究与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气象局主管、广西气象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刊登气象科学有关分支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技术经验及科研成果,天气气候总结,各项气象业务的技术经验,开展减灾防灾气象服务的技术方法和经济效益等。设有天气、气候、农业气象、应用气象、大气探测、电子技术、防雷技术、新一代天气雷达、台站园地、科普资料知识、工作研究等栏目。本刊立足广西,面向全国、适合气象、农林、水文、地理、民航、海洋、环保、地质、交通运输、商业等部门科技人员阅读,亦可供有关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圳台风灾害综合风险预报预警服务探索与实践

    李明华王书欣徐婷赵春阳...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1822号台风"山竹"和2118号台风"圆规"预报预警服务实例进行对比分析,介绍"31631"递进式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方法在超大城市深圳开展台风灾害综合风险研判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深圳台风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部门应急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提出三种台风灾害宏观风险研判方法即台风风雨影响要素预报分析、基于历史重现期的极端性分析和基于概率预报的不确定性分析,以及台风预警信号分析.本地历史台风灾害库和预报员综合分析能力可为台风灾害综合风险预报预警服务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台风灾害综合风险影响预报风险预警

    广西行业社会气象观测发展现状与对策

    周坤论李欣欣吕善行王玮...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广西行业社会气象观测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发展沿革、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社会需求,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广西社会气象观测已认定的志愿气象观测站2 430个,划分为11个行业,包含100余种观测要素.在气象观测数据接入、数据质量、数据应用、产品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为促进广西行业社会气象观测高质量发展,应加强地方部门沟通、建立统一的应用标准、促进观测系统资源整合以及优化建站布局.

    广西社会气象观测志愿气象观测站社会气象观测定务平台

    全国气象行业技能竞赛应急气象观测科目应考技巧分析

    赵丽英梁建平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应急气象观测科目在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的考核要求,结合题型设计分别对参数设置、自动观测系统实时运行模拟、数据维护处理和重要天气报、应急气象观测业务应用客观题、云和天气现象应急观测的考点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工作实践,提练总结答题应试技巧,以期为基层台站参赛选手应考操作,以及基层台站综合业务人员数据处理能力提升提供思路.

    应急气象行业技能竞赛技巧

    基于模块化的山洪灾害预警音频数字功放系统设计

    舒蜜龙荣平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洪灾害预警是水利信息化中的重要部分,而预警播报功能是山洪灾害预警中重要的一环.为解决现有山洪灾害预警系统预警播报效率不高、设备体积大、安装不便、故障处理成本高、电源利用效率低、控制复杂等问题,本文采用Mini-PCIe模块设计水利山洪灾害预警音频数字功放系统,结合可定制化的语音芯片和15W D类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器,将功放音频的电源输入、音频信号输出、数字功放与音频芯片、控制输入等模组集成于遥测智能终端内,形成一个紧凑、高效的预警系统核心,使其具备可拔插、简便安装、便捷维护等功能,以实现高效稳定的语音播报功能.

    山洪灾害预警音频数字功放模块化设计Mini-PCIe模块

    2023年7月广西持续性高温天气成因及前兆信号分析

    廖胜石陆甲刘璐李广桃...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广西9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逐日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国家气候中心130项气候系统监测指数资料,分析2023年7月广西持续性高温天气的成因,探寻其前兆信号.结果表明,7月9-16日和22-29日,广西出现2次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全区平均高温日数12 d,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3多.两个高温天气过程中,广西受台风西侧外围下沉气流控制,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北偏西、南亚高压异常东扩.深厚高压系统控制下的异常下沉增温作用导致广西2023年7月高温天气的发生发展.前期3-4月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特征量与当年7月广西高温日数呈显著正相关,此因子可作为7月广西高温天气一个可靠的前兆信号.

    高温副热带高压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海温

    2023年广西高影响强对流天气特征及预报预警回顾

    周云霞农孟松黄荣祁丽燕...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多源气象探测资料,对2023年广西高影响强对流天气特征及预报预警难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全年出现5次区域性及以上强对流天气过程,总体偏少.冰雹集中出现在3月到5月.雷暴大风主要出现在3-9月,极大风速为34.9 m·s-1.(2)产生冰雹的超级单体主要触发在锋面及锋前暖区,强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和垂直风切变条件下锋前暖区需关注迅速发展降雹的超级单体,提前发布预警信号.(3)西南涡背景下的飑线大风天气由地面静止锋和干线触发;短临预报应考虑线状对流自组织作用将落区向南调整.(4)对类高架、暖区冰雹天气数值模式预报能力差,需加强机理研究提升客观化预报预警技术.

    强对流预报预警超级单体飑线

    2023年6月一次北部湾低压极端暴雨过程天气气候特征

    何慧赖晟郑凤琴刘璐...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23年6月7-10日北部湾低压持续性极端暴雨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持续性极端暴雨前期和期间,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偏西,位置稳定.孟加拉湾—南海—菲律宾一带热带辐合带活跃,南海西部有低压系统生成,并移入北部湾.(2)季节内振荡(MJO)处在第2、3位相,受其东传影响,中高纬度环流形成的槽脊位置有利冷空气南下影响广西.中层500 hPa我国东北地区附近有东北低涡维持,低涡后部强盛偏北风引导冷空气南下,受偏北偏西的副高阻挡,有小股冷空气渗透南下影响广西.(3)低层850 hPa印度洋越赤道气流和西南季风强盛但活动偏南,印度洋—中南半岛—南海的西南风急流受台风"古超"阻挡转向成南风,使气流在北部湾形成气旋性弯曲.广西西北部有弱东北风,增强北部湾周边气流的气旋性辐合.(4)广西南部和北部湾一带位于200 hPa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右侧与850 hPa西南风低空急流左侧,高空辐散和低层辐合,1 000~300 hPa水汽通量辐合区水汽条件充沛.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的协同作用,为这次持续性极端暴雨提供有利的稳定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及充分的热力、动力条件.

    持续性极端暴雨北部湾低压副热带高压高低空急流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2309号台风"苏拉"路径和强度预报分析

    黄颖黄小燕赵华生吴玉霜...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种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为基础,将影响广西的2309号台风"苏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广西遗传神经网络台风预报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智能计算方法与系统降维技术,分析研究台风自身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环境流场的相互作用,对2309号台风"苏拉"路径、强度预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遗传神经网络台风预报方法预报精度较高,预报性能稳定,在台风"苏拉"强度预报中有优异的表现,但该方法在路径预报中较其他预报模式误差偏大,未来针对此类前期打转、后期路径稳定西行的台风,将对模型的预报因子及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以提高该方法对异常路径台风的预报精度.

    广西神经网络台风"苏拉"路径预报强度预报

    "22·06"广西暖区极端致洪暴雨成因与预报偏差分析

    刘日胜赵金彪刘国忠王盛繁...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卫星遥感及再分析等多源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及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22年6月17-21日广西暖区极端致洪暴雨过程成因与预报偏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在高空槽、低涡切变、低空西南急流的共同影响下造成,以暖区对流性强降水为主.(2)强降水回波具有明显的后向传播特点,强回波带附近有偏北风和偏南风的辐合线,有利于对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形成"列车效应",造成局地极端强降水,桂北地形对强降水有增辐作用.(3)多个物理量的异常度分布对应着极端降水区域,其中K指数和整层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模式预报500 hPa高空槽强度偏弱、850 hPa急流位置偏差造成强降水落区位置偏西偏北、强度偏弱.

    暖区暴雨极端降水中小尺度物理量异常度

    南宁市一次非汛期暖区极端短时强降雨形成原因分析

    郑贤黄莉李紫甜郭雨奇...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探空、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及加密自动观测资料,分析南宁市2020年3月25日极端短时强降雨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没有切变线及锋面参与,是一次弱强迫环境下的暖区暴雨过程,两支高空槽的存在提供天气背景场:高原槽东移使南宁上空处于上干冷下暖湿的对流不稳定状态,高原槽与副高的对峙促进低层双低空南风急流的生成和维持;南支槽则从抬升暖湿气流、槽前正涡度辐合上升及引导暖湿水汽输送三个方面为强降雨的发生提供优越的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双低空南风急流为极端短时强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和热力条件,超低空急流出口区的辐合和低空急流入口区的辐散出现的耦合配置,加强中尺度抬升和水汽辐合,促进对流的发生;925 hPa急流顶端的暖湿气团与桂北相对干冷气团形成的露点锋,是对流不稳定能量爆发的触发机制,在925 hPa东南急流顶端,露点锋南侧形成此次过程的最强降雨.

    极端短时强降雨双低空急流中尺度露点锋弱强迫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