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于瑮

季刊

1002-5227

xb@gxtc.edu.cn

0771-3908067

530001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广西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以来,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确定的办刊宗旨,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繁荣,为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办刊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及“优秀学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文章标题中宾语省略的话语分析

    陈景元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文章标题中的宾语省略,是作者组织语篇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作者与读者深层次的互动.其构造简单,属于省略辞,已经标题化,形成一种悬念体,旨在对读者进行策略性的建构.省略号或半边省略号 、"是"字句 、反预期词语等是这种悬念体的风格特征.在修辞上产生了语义重心的缺省效应 、渲染造势的叠加效应和标题化的吸睛效应.

    新媒体标题宾语省略话语分析

    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因词施教"原则

    骆明弟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词施教"原则就是根据词语的特点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因词施教"原则:词语结构凝固程度 、意义理解对语境的依存度 、词语意义整体性的程度 、造词的特点 、词语的聚合特点 、词语的组合特点.

    因词施教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原则

    语义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以《词汇等级大纲》中的甲级词为例

    刘惠辛儒靖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丰富的词汇量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个难题.以《词汇等级大纲》中的甲级词为例,分析归纳并拟定出同义义场 、反义义场 、类属义场 、顺序义场 、关系义场 、整体部分义场 、固定使用搭配义场等7种语义场,说明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系统是有规律的,各词语之间是有联系的,同时也表明语义场的构建有利于教学实践的开展.因此,语义场理论应始终贯穿于汉语教学的每个阶段,并从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两个方面对汉语词汇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语义场词汇教学《词汇等级大纲》甲级词

    "佛系"类新词语的特征及其滋生流行动因

    刘一丹陈德银杨绪明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年底,"佛系"成为网络流行语,并逐渐成为当代90后青年的群体标签."佛系"之"佛"的内涵可溯源至我国佛文化传统;"佛系"的滋生来源复杂,其结构 、语义和词性独具特色,"佛系"类新词语的滋生蔓延与中国当代环境和90后青年群体息息相关.与阿Q精神胜利法三种表现形式的类比,能进一步解读"佛系"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

    "佛系"类新词语结构语义特征滋生来源阿Q式精神胜利社会文化心理

    民族习惯的司法适用实证分析与路径探索

    李图仁卢明威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习惯多在基层法院由熟悉本地习惯的法官在民事案件调解活动中适用,较少出现在判决书中.由于现行法律体系中缺乏适用民族习惯的具体规定,习惯本身缺乏明确统一的裁量标准,在程序法中也缺乏适用的规定,所以适用时面临种种障碍.近代以来我国不断探索习惯的适用,确认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今后还需要地方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进一步加强习惯的收集 、甄别 、确认工作,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发挥习惯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民族习惯司法适用途径

    中小学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培养模式研究—— 以南宁师范大学培养模式为例

    覃淮宇袁帅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宁师范大学的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国培项目培养模式,基于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课程化,以教学设计实施与资源开发应用能力提升为培训目标,以法治教育研修平台为依托,以"前置远程学习+实践式过程学习+网络研修工作坊后续学习"为持续支持,构建以"服务培训+支持教学实践应用"为主导的法治教育教学与研修平台,组建高校 、法制部门 、中小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优势互补的法治教育培训专家团队.

    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国培模式

    论行政诉讼中被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吕江鸿
    157-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法治化建设的推进,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已经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工作.虽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已经确立,但落实到实践中尚存在很多问题.探索行政负责人出庭制度的渊源,总结提炼出该制度的实施现状及目前较突出的行政负责人出庭率低的情况,并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行政负责人出庭率低的原因,阐述行政负责人出庭率低会导致不利于化解行政纠纷 、执法水平的提高以及公信力提升等后果,最后,提出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完善建议:一方面,从制度本身上提出建议,将"行政负责人"的范围明确化 、将应诉案件的种类丰富化以及行政负责人在开庭前的应诉准备充分化;另一方面,从制度的贯彻落实上提出司法实践中行政负责人应当出庭的理解应用 、不能出庭是否需要说明理由以及违反该制度的法律后果,这些问题期待后续立法及司法实践能对此予以解决完善.

    行政诉讼法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164页

    "礼乐筑梦"中越青年儒家文化交流活动举行

    封3页

    聂震宁做客南宁师范大学解析"阅读力"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