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社会科学

梁培林

月刊

1004-6917

gxshkx@163.com

0771-5852864 5840280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思贤路绿塘里1号

广西社会科学/Journal Guangxi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要有政治、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资源效度视角的"领导资源"多元价值开发与运用

    刘斯文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领导者能否首先在事关统筹性能、效能综合、优势拓展、趋势主导等领导资源的共性方面保持卓越优秀性,将直接影响组织发展速度与优势构筑;领导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基础、认知思维模式、职权运用方式,以及对组织体制的设计构建等个性化领导资源运用,又将直接决定组织路径选择和技术工具创新.即领导资源的共性特征植根于基本属性和价值创造效能,以维持领导行为、领导过程和领导思维的先进性发展性为首要目标,保障了个性领导资源的运用背景和基础条件.领导资源的个体特征则植根于领导者自身综合素养、行事作风习惯与水平高度,意在契合组织部门的不同资源基础、环境氛围和目标追求,灵活科学地采取不同策略路径,完成组织运行发展过程的最优设计.为此,领导资源的差别化使用应着重于共性与个体特征的协调一致,在组织基础性问题上,领导资源的共性价值凸显是首位;在过程性落实上,领导资源在体制性要素上的个性匹配是核心;在保障性维护上,共性价值上的时代融合要求与个体职权运用共同产生作用;在发展性变革上,领导资源的个性特点将直接影响特别优势创造.

    领导资源资源效度先进性民众需求领导思维认知思维组织体制

    电子数据取证程序问题研究

    尹鹤晓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范的电子数据取证程序制度,能够帮助电子数据取证工作提升合法性和科学性,这不仅有益于提高诉讼效率,更有助于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目前,受到传统侦查习惯、立法工作对实践需求的关注度不足、取证人员专业技术限制等的影响,我国电子数据取证在程序规范性层面实际上仍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电子数据的出现在很多方面改变了原有的侦查结构与程序方法,这种改变迫切需要程序法律规制高屋建瓴地对实践工作进行原则性的引导,同时还要更敏锐和灵活地关注到实务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够确保侦查效率和程序合法合理的同步实现.对此,应以明确取证程序的法律基础作为立足点,依据电子数据取证的程序性原则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取证的法律规范,并以程序裁判机制保障制度实践.

    电子数据侦查取证实务程序规制扣压封存勘验检查冻结调取

    作为行政争议化解机制的行政自我纠错

    张坤
    10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要求创新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区别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外力解纷,行政自我纠错通过行政主体主动对符合纠正情形的行政行为消除违法状态,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从而实现快速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在作用机制上,行政自我纠错针对行政行为瑕疵、违法以及已过争讼期限形成的行政争议对应了补正、行政撤销、确认违法与行政程序重开的纠正措施.改革后的行政复议无法充分发挥行政内部化解行政争议的专业性优势,为行政自我纠错的制度化发展提供了制度空间.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自我纠错的司法裁判由于审级的反射效力,事实上也推动其成为影响行政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针对行政行为进行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行政自我纠错除具有个案纠错的解纷功能外,也更加契合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和诉源治理的政策要求.一方面以其明确的纠错倾向性和调整广泛性对争议诉求进行实质处理,避免"案结事未了".另一方面通过分流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案件以平和非对抗的方式解决行政争议,避免已经发生的纠纷进入复议和诉讼程序.因此,可以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统一的立法对行政自我纠错的动议来源、具体条件、时限、司法审查等具体问题进行规定,在回应司法裁判的同时提升化解行政争议的效果.

    行政争议行政撤销实质性化解行政程序重开

    数字贸易视域下直播平台国际版权义务规则新趋势及我国因应

    王璐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网络直播突破地域性,直播中的版权侵权情况激增,问题也更为复杂,然而目前国际多边规则对直播平台版权治理缺乏明晰规制,但是区域性平台版权治理规则却不断繁荣,从ACTA到USMCA等区域性规则以及欧盟《版权指令》和美国DMCA现代化变革规则赋予了网络服务提供者高低不同的版权注意义务,义务规则呈现出"碎片化"及"强趋势"的特点,并且带来了一系列法益失衡的风险以及对新兴国家直播产业发展的抑制后果.当下我国正值直播产业"出海"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机遇,针对这种区域性规则的新趋势及其不利影响,我国首先应当破解"碎片化",理顺当下国际规则中版权义务的核心规则,包括"红旗规则"下一般理性人应知的注意义务、"通知—屏蔽规则"下面向未来审查的注意义务、"一般过滤规则"下有义务预知的注意义务,且这三者呈现出梯度化的义务要求,义务程度逐级增加;其次应当对抗"强趋势",划清注意义务的合理边界,减轻直播平台的不合理版权注意义务负担,结合直播平台特殊性构建直播平台版权注意义务规则;最后应当以国内法为基础,通过双边协定等带动区域逐步扩大我国规则的影响力,应对欧美区域性平台版权义务规则的扩散,主导具有中国特色的诸边体制,以对产业发展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数字贸易直播平台版权保护欧盟《版权指令》美国DMCA

    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治理逻辑研究

    杜宁宁
    124-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出现了企业非全日制雇佣、劳动者灵活就业和劳动关系不完全化等迥异于工业时代劳动关系的特征.这一转型导致原有劳动制度及其治理机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关系调整上出现了失灵失效,对劳动者的权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剥夺.对此,需要审视数字经济时代业已出现的新劳资形态、新劳动理念和新保障需求,从利益共同体视角出发,在目标逻辑、理论逻辑、伦理逻辑和实践逻辑四个方面,系统化重探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的治理思路,丰富制度对新业态劳动关系的认知和回应,推动秩序良好、保障连续的数字经济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

    数字经济劳动关系治理逻辑新劳资形态新业态劳动关系新劳动理念

    中国省际旅游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

    陈春发夏杰长孙盼盼
    13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地区的旅游创新网络在促进区域旅游创新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但创新网络也伴随着欠发达地区创新人才、资源外流的现象,使其陷入"低端锁定"的困境.旅游创新网络是否存在"低端锁定",抑或是能促进"协同创新"?鉴于此,基于网络演化视角,收集和整理中国31个省份历时20年的旅游专利数据和相关面板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中国省际旅游创新网络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省际旅游创新网络空间异质性显著,体现在低值包围高值、东高西低的总体布局形态,度数中心度空间差异显著,以及结构洞优势明显等方面;核心区块以"核心群岛"形式存在,边缘省份受网络资本影响;宏观尺度上存在"低端锁定",中微观尺度上趋向"协同创新".对此,各省份应联手打造"旅游创新走廊",结合网络环境和自身条件正确认识自身的网络地位,同时低端省份应从战略战术双重层面发力,摆脱"低端锁定".

    旅游创新旅游创新网络社会网络分析低端锁定协同创新

    基于共同富裕的广西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研究

    黄少容林革
    14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当前,广西富民产业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同时面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我国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东部地区加快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居民消费升级换代等带来的新机遇.然而,与先进地区相比,广西县域富民产业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优、科技含量较低、利益联结不强、发展方式不优等问题,同时面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加剧、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竞争压力加大、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所需生产要素支撑不足等挑战.对此,广西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中应加强产业统筹规划,构建"一县一主业"格局;强化产业发展要素支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创新利益联结方式,实现产业联农带农;优化县域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升级支撑.

    共同富裕广西县域富民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

    系统观念下高校服务"双碳"目标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陈超凡周丽群周杰
    15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性,理应成为服务"双碳"目标的重要理念.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服务"双碳"目标既有独特的优势,也是履行社会职能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服务"双碳"目标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双碳"目标系统谋划不足、"双碳"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科学研究服务"双碳"目标不够有力、低碳校园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等问题.高校应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合高校、政府、社会力量等要素,优化内部功能要素和资源配置,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开放办学、内部治理等维度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协同创新,系统构建服务"双碳"目标办学体系,以更好地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系统观念高校"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社会服务低碳校园

    绩效导向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优化研究

    杜萍何伟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持续增长,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目前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绩效拨款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结合H省开展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拨款机制改革的主要做法、实施成效及面临的现实问题来看,当前高等教育应采取建立内外并重的拨款目标规划机制、畅通有效的多渠道沟通协调机制、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高效合理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等多方面优化措施,将绩效理念与绩效目标贯穿经费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绩效拨款机制优化评价机制

    法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进展与启示

    赵燕
    17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以环境教育形式起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虽然在时间上稍晚于英国、德国和美国,但是其发展速度和成效却居世界领先地位.历经多次政策改革与普及行动,法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在高等教育中亦不断通过学科融合与创新研究,逐步实现纵深发展.法国政府注重培养学校师资,探索新型教育内容与实践路径,通过构建跨学科教育内容、遵循系统性教育方法、开展多主体参与的教育模式、强调体验式教育以及共建全校整合模式,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使其在培养合格生态公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应不断创新思路,在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动员各方利益参与者的力量,鼓励多层面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完善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估监督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协同管理新格局.

    法国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文明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