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预防医学
应用预防医学

王树声

双月刊

1673-758X

GXYX@chinajournal.net.cn

0771-2518693,2518653,2518652

530028

广西省南宁市金洲路18号

应用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于1995年创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总结等。已被15家国内外著名的检索性期刊和数据库收录,受到读者和同行专家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9-2022年湖北省狂犬病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邓少勇李宁骆金俊王雷...
    137-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9-2022年湖北省狂犬病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情况,评价相关疫苗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2年湖北省狂犬病疫苗接种后AEFI个案信息以及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描述性分析AEFI发生特征和报告发生率.结果 2019-2022年湖北省共报告狂犬病疫苗AEFI个案2 308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22.00/10万剂;不同年份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92,P<0.01).所有AEFI个案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分别占96.23%、3.16%;严重AEFI、非严重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14/10万剂、21.86/10万剂.各市(州)均有AEFI报告(仅2021年鄂州市为零报告),报告总例数居前3位的分别是荆州市、宜昌市和襄阳市.报告的AEFI中,男、女性别比为1.02∶1;2~6岁儿童占47.44%;第2、3季度报告例数较多,占比分别为35.79%、32.63%.96.92%的AEFI个案接种后至发生AEFI时间间隔≤1 d.不同制作工艺类型狂犬病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92,P<0.01).冻干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的AEFI报告发生率高于其他3种狂犬病疫苗.结论 2019-2022年湖北省狂犬病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呈波动下降,报告的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非严重AEFI为罕见,严重AEFI为十分罕见,安全性良好.

    狂犬病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分析

    2014-2023年柳州市柳北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分析

    刘芸蓝剑谢昌平朱庭萍...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柳州市柳北区常住居民的死因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获取2014-2023年柳北区常住居民死亡病例资料,分析人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及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等统计指标.死亡分类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结果 2014-2023年柳北区常住居民死亡27 642例,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08.76/10万和726.62/10万.不同年份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居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居民.年龄别粗死亡率均呈"√"形.前5位死因稳定,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居民死因顺位由第1位下降至第2位,脑血管病居民死因顺位由第2位上升至第1位.2014-2023年前4位死因构成比占总死因的比例在70.50%~73.67%之间.心、脑血管疾病的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脑血管疾病、其他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的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柳北区常住居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男性居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居民.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针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死因监测死亡率死因顺位趋势

    广西全州县市售猫、狗华支睾吸虫感染调查分析

    唐雯茜石云良凌祎林源...
    149-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全州县猫、狗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进一步探明华支睾吸虫病狭义非流行区是否存在流行,为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全州县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择1家农贸市场按季度开展调查.采样总量为猫107只、狗84只.收集猫、狗的完整肝脏、胆囊,观察并记录肝脏病变情况,同时收集可疑虫体进行鉴定、测量、分类并计算感染率.对收集到的不同形态虫体进行COX1基因扩增和测序,通过BLAST比对分析确定虫体种类.采用x2检验、t检验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中,41.12%的猫、57.14%的狗来源为本地,其余均来源于外地(湖北).分别检查107只猫、84只狗的肝脏和胆囊,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61.68%(66/107),单只猫华支睾吸虫虫体数量最多达1 070条;狗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38%(2/84),均为本地感染.虫体的分布位置在不同感染度猫、狗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53,P<0.001);随着感染度增加,虫体异位寄生在胆囊的概率也增加.有大体病理改变(肝表面黄染或肝胆管壁增厚、扩张等)与无大体病理改变的猫、狗感染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猫=49.509,P猫<0.001;P狗<0.001).猫、狗华支睾吸虫阳性组的肝脏重量(g)与阴性组的肝脏重量(g)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猫=3.537,P猫<0.01;t狗=4.185,P狗<0.001).从本地猫、狗,外地(湖北)猫肝脏中分离到3种不同来源的虫体,其大小和睾丸存在较大差异;经形态学和COX1基因鉴定,均为华支睾吸虫.结论 广西全州县虽为华支睾吸虫病狭义非流行区,但市售猫、狗均可检出华支睾吸虫,尤其是猫的感染率较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非流行区动物华支睾吸虫病的调查和防控.

    华支睾吸虫影响因素分析COX1基因狭义非流行区

    基于JoinPoint及时间序列的2018-2022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曹刘芳潘燕兰黄浩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8-2022年广西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探讨传播趋势变化,预测短期发病情况,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8-2022年梧州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数据,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对2018-2022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运用SPSS 19.0软件建立简单季节性指数模型预测2023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趋势.结果 2018-2022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共报告发病41 411例,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79.55/10万,男、女性别比为1.27∶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99,P<0.001);其他感染性腹泻主要发病年龄为0~<1岁及1~<10岁年龄组,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1.94%,但散居儿童构成比逐年下降,学生构成比逐年上升.龙圩区、长洲区和万秀区是发病的热点地区.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2018-2022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平均月度变化百分比下降2.11%(95%CI:-6.00%~1.95%,P=0.304),散居儿童的构成比呈现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下降8.30%(95%CI:-11.94%~-4.50%,P=0.006);学生的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上升17.43%(95%CI:7.27%-28.56%,P=0.011),长洲区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下降15.60%(95%CI:-24.18%~-0.82%,P=0.044).利用简单季节性模型预测2023年1~12月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分别为22.20/10万、19.06/10万、16.66/10万、9.17/10万、8.89/10万、6.82/10万、6.18/10万、7.26/10万、9.01/10万、9.44/10万、5.90/10万、10.58/10万;模型拟合效果好,可以进行相关预测.结论 2018-2022年梧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呈缓慢下降趋势,在儿童、农民及学生群体中发病风险较高,应继续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

    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描述性分析疾病预测变化趋势

    玉林市老年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与防治知识知晓现况调查

    叶晓燕张德玲覃晓知王秋雯...
    161-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玉林市老年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控制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扩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5~9月在玉林市辖区随机抽取2个乡镇,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若干个行政村或社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居民进行调查,同时采集其血样进行HIV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人群HIV、梅毒阳性率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2 400人,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4.83%,HIV和梅毒总体阳性率分别为0.21%和2.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aOR=1.857,P<0.001)、年收入≥5 000元(aOR=1.608,P<0.001)是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的保护因素,未在婚(aOR=0.508,P<0.001)、目前无工作(aOR=0.641,P<0.001)、未曾外出打工(aOR=0.594,P=0.002)是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的危险因素;未在婚(aOR=20.707,P=0.023)、发生过商业性行为(aOR=83.425,P<0.001)是HIV阳性的危险因素;男性(aOR=3.505,P=0.005)、发生过商业性行为(aOR=756.299,P<0.001)是梅毒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玉林市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仍存在高危行为.建议今后依据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宣传对象的社会文化背景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完善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老年人艾滋病梅毒知晓率高危行为调查

    2005-2022年广西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马宇燕杨仁聪黎沙陈加贵...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22年广西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治相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2年广西急性乙肝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急性乙肝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5-2022年广西累计报告147 865例急性乙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7.13/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趋势x2=9 708.01,P<0.001).急性乙肝病例数季节分布无明显特点.地区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玉林市(41.21/10万)、梧州市(33.81/10万)和来宾市(23.09/10万).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26: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17384.50,P<0.001).发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是25~29岁组(14.56%),最少的年龄组是5~9岁组(0.77%).30岁以下各年龄组急性乙肝病例构成比呈下降趋势,30~34岁年龄组急性乙肝病例构成比呈平稳趋势,35岁及以上年龄组急性乙肝病例构成比呈上升趋势.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其占病例总数的比例最高(71.13%).结论 2005-2022年广西急性乙肝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有差异,发病主要以男性、农民、25~29岁人群为主.今后应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工作,加大乙肝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进一步降低广西人群急性乙肝发病率.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

    2020年南通市苯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钱磊
    172-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南通市苯作业在岗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职业性苯中毒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在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苯类职业健康体检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开展回顾性调查分析.将苯作业岗前人员设置为对照组(岗前组),苯作业在岗人员设置为研究组(在岗组),分析两组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同时将在岗组苯系物接触工人按照是否诊断为职业性苯中毒,分为苯中毒和非苯中毒,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职业性苯中毒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纳入在岗组595人、岗前组590人,两组职工在性别、年龄以及工龄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岗组职工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脂肪肝异常率均高于岗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的血小板计数和脾肿大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岗组中确诊为职业性苯中毒的共18例(3.03%),其中轻度苯中毒17例、中度苯中毒1例,无重度苯中毒病例.苯中毒组和非苯中毒组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劳动合同种类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在接苯工龄、企业所有制、岗位类型、企业规模、企业种类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接苯工龄为10~<20年和≥20年、企业所有制为私有、一线作业、小型企业、涂料企业、皮革企业是职业性苯中毒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涉苯作业人员长期在含苯环境下工作,其造血系统和肝脏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接苯工龄在10年及以上、企业所有制为私有、一线作业、小型企业、皮革企业、涂料企业均为职业性苯中毒的危险因素.在今后的职业病防控工作中,尤其要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严格执行,保障苯作业工人的生命健康.

    职业性苯中毒健康检查资料危险因素

    2010-2022年泉州市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雪红郭庆奋王开彦林婉婷...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泉州市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水质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 收集泉州市2010-2022年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的数据,分析水质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22年泉州市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为62.96%(6 147/9 763),影响水质卫生监测不合格的主要指标为:总大肠菌群(74.80%)、耐热大肠菌群(79.14%)、余氯/二氧化氯(86.03%)、氯酸盐(90.38%)、菌落总数(90.53%)、浑浊度(90.77%)、pH(91.13%)、铝(95.95%)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他县(市、区)合格率(83.85%)高于主要涉农县(6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06,P<0.05),水源类型为地表水的合格率(74.06%)高于地下水(5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70,P<0.05),常规处理(76.00%)、沉淀过滤(58.51%)和未处理(49.31%)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52,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其他县(市、区)(OR=0.394,95%CI:0.331-0.469),常规处理(OR=0.370,95%CI:0.316-0.432)、沉淀过滤(OR=0.640,95%CI:0.571-0.719)是水质合格率的保护因素.结论 泉州市农村饮用水水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可通过保护水源,增加制水设备和管水人员投入,改善农村饮用水管理水平,加强管水、用水人员的健康宣教,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

    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影响因素

    广西医务人员体卫融合服务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董敏邹金辉涂斯婧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医务人员体卫融合服务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和优化体卫融合政策、培育体卫融合复合型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6月通过网络问卷平台对参加第一期广西体卫融合复合型人才培训班的1 038名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 26.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 038名医务人员以女性(60.40%),30~<40岁(38.54%)、本科/大专学历(69.36%)、初级职称(46.15%)的占比较大.调查对象中,有554人(53.37%)选择了愿意实施体卫融合服务.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所在医疗机构体卫融合服务开展情况、体卫融合政策了解程度、运动处方合理收费项目的制定、运动处方了解程度是影响医务人员实施体卫融合服务的重要因素.所在医疗机构已开展体卫融合服务医务人员的实施意愿是所在医疗机构未开展体卫融合服务医务人员的3.618倍(P<0.05);与认为运动处方合理收费项目制定对提供体卫融合服务有一定激励作用的医务人员相比,认为有极大激励作用、有较大激励作用的医务人员更愿意实施体卫融合服务(OR值分别为1.580、1.837,P值均<0.05);与不了解运动处方的医务人员相比,了解程度一般、了解以及非常了解组的医务人员体卫融合服务实施意愿更强(OR值分别为4.172、2.145、2.600,P值均<0.001);与不了解体卫融合政策的医务人员相比,比较/非常了解、一般了解的医务人员体卫融合服务实施意愿更强(OR值分别为3.024、1.814,P值均<0.05).结论 当前广西医务人员实施体卫融合服务的意愿不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医疗机构应定期向医务人员召开体卫融合相关政策宣讲会;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对医务人员并开展体卫融合培训;政府应积极探索通过将运动处方纳入医保支付体系,激励医生将药物治疗与非医疗干预相结合,进而提升医院、医生实施体卫融合服务的积极性.

    医务人员体卫融合影响因素

    2019-2022年济南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监测结果分析

    许华茹杨柳张学化孙兴...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济南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改善教学照明环境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9-2022年,连续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教室照明监测工作,并对照明指标的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9-2022年共监测中小学校933所,教室5 289间.2019-2022年黑板面平均照度合格率分别为18.39%(190/1 033)、9.67%(78/807)、21.47%(612/2 850)、66.44%(398/599),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趋势x2=286.648,P<0.001);2019-2022年黑板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率分别为83.54%(863/1 033)、88.85%(717/807)、80.46%(2 293/2 850)、87.48%(524/5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1,P=0.260);2019-2022年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分别为48.02%(496/1 033)、48.33%(390/807)、55.37%(1 578/2 850)、85.81%(514/599),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151.551,P<0.001);2019-2022年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率分别为71.64%(740/1 033)、65.06%(525/807)、73.58%(2 097/2 850)、82.47%(494/599),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23.946,P<0.001);4项指标的总合格率分别为10.65%(110/1 033)、3.84%(31/807)、12.88%(367/2 850)、54.59%(327/599),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312.053,P<0.001).黑板面平均照度、黑板面照度均匀度、课桌面平均照度和课桌面照度均匀度等照明指标中学合格率均高于小学(x2值分别为91.278、15.157、54.085、5.983,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课桌面平均照度城市学校低于郊县学校外(x2=11.793,P<0.001),城市学校教室各项照明指标合格率均高于郊县学校(x2值分别为14.728、72.811、33.850,P值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济南市中小学校照明条件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黑板面照明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