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糖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糖业
广西糖业

阳小洋

季刊

2095-820X

gxzt1995@163.com

0771-5853046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6-4号区糖业公司宿舍

广西糖业/Journal Guangxi Sugar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宣传蔗糖生产方针、政策;推广蔗糖研究成果;交流科技兴蔗,科技兴糖和蔗糖产销的经验;传播蔗糖科技、生产销售的信息;选登国内外的蔗糖研究、生产的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技术驱动广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路径选择

    张慧芬胡旭恒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数字技术是包括广西蔗糖产业在内的诸多农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要求.文章通过实地走访和文献查阅,发现数字技术驱动广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国家重视广西蔗糖产业,数字技术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能;数字技术变革为广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优良甘蔗种质资源丰富,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主要存在问题:广西蔗糖产业的数字技术利用程度较低,不利于数字技术与产业间进一步融合发展;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民数字化素养有待提升.通过剖析数字技术驱动广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提高广西蔗糖产业数字技术利用程度、促进数字技术与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民数字化素养的发展路径,为提高广西蔗糖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数字技术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广西

    新质生产力赋能广西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的逻辑、堵点与路径

    周万献谢再志
    23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蔗糖产业新质生产力对提升蔗糖产业生产效率、实现其高质量发展及提高蔗农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着眼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在厘清新质生产力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到糖业管理部门、制糖企业调研,实地走访主要甘蔗种植区及广大蔗农,从产业革新、生产要素升级和技术跃升3个方面阐述新质生产力赋能广西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并结合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和人才支撑等实际情况,梳理出新质生产力赋能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型糖业基础设施薄弱、新质糖业技术人才短缺和产业融合效应不明显等堵点,从强化新兴技术支撑、培育新质糖业人才、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和激发蔗糖产业发展效能等维度,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路径,为促进崇左市蔗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和形成糖业新质生产力及推动广西蔗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新质生产力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崇左

    涉农职业院校参与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资源互嵌路径

    胡旭恒张慧芬
    24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农职业院校参与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资源嵌入,是涉农职业院校的内在属性和职能,二者间存在资源共享、共融和共生关系.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和广西高校中青年科研能力提升项目课题实施,分析涉农职业院校参与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资源互嵌机理,发现涉农职业院校参与广西蔗糖产业发展资源嵌入的基础有: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广西蔗糖产业发展、具备甘蔗区域发展资源和特色及蔗糖加工龙头企业得到发展并持续完善蔗糖产业链,指出人才资源嵌入促进农民生产水平提高、技术创新嵌入改善广西蔗糖产业发展困境及乡村振兴反向资源嵌入强化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涉农职业院校参与广西蔗糖产业发展资源互嵌的主要路径,可为进一步推动广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涉农职业院校蔗糖产业资源互嵌广西

    绿色金融与蔗糖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唐亚林韦满意覃莹玉蒋卫华...
    248-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与蔗糖产业融合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走访和文献查阅获得广西来宾市蔗糖产业发展现状数据,分析发现其绿色金融与蔗糖产业发展存在相互促进、有机整合及蔗糖产业发展有助于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关系,指出绿色金融与蔗糖产业融合发展面临金融需求不足、融资难度大、绿色金融服务与蔗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不健全及绿色金融支持蔗糖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不够的困境,提出从政策上采用绿色信贷并引入社会资本、加强蔗糖产业科技创新、设计个性化金融产品以实现金融有效供给等适合广西来宾市绿色金融与蔗糖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以期为促进绿色金融与蔗糖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广西来宾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蔗糖产业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困境发展策略广西来宾

    云南省施甸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朱富仙杨园耘陈星建杨保德...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蔗糖产业是云南省施甸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甘蔗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怒江和勐波罗河流域的干热河谷,对施甸县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云南农垦糖业集团施甸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及实施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梳理施甸县甘蔗种植和品种结构、蔗糖加工及蔗糖产业收益等甘蔗生产现状和面临的困境.结果显示,施甸县蔗糖产业面临新经济产业涌入导致甘蔗种植面积减少、原料蔗供应不足、甘蔗耕种管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甘蔗生产成本高、蔗糖加工产品单一和附加值低等多方面因素的挑战,需通过采取改良甘蔗品种、优化蔗区布局、推进甘蔗规模化种植和全程机械化、保持甘蔗入榨新鲜度、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延伸蔗糖产业链等措施,助推施甸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

    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对策云南省施甸县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及提升思考

    王闯王晖胡亚杰
    257-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系统工程可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文章在解析农民概念演变历程和高素质农民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国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健全、培训方案完备、培训主体多元化和培训对象层级分明,培训效果逐年提升,但也存在地方重视不够、管理机构人员缺失、组织培训对象困难、有效承担培训的机构数量不足及地方配套经费不足等突出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管理机构建设、做好培育对象组织工作、挖掘利用优质培训师资和机构、拓展培训供给领域和保障培训经费等工作设想,以期为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科学、健康和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提供参考.

    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乡村振兴工作设想

    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本科实习与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讨

    杨博智刘周斌戴素明王军伟...
    262-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本科教育中,完成实习课程和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现行的园艺专业本科教学模式存在实习时间固定且集中、教与学存在一定脱节、考核方式单一和经费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毕业的本科生质量较难满足乡村振兴和研究生人才选拔需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实际案例分析和实习课程教改项目实施,探讨园艺方向本科实习与毕业论文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和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分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要求与社会工作需要专业类型人才间的联系,进而优化调整教学内容与毕业论文完成形式,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本科毕业论文完成方式,为提高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本科学生的园艺理论和实践水平及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优秀园艺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园艺专业本科学生实习课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民族院校创新性实践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融合之道

    王卓黄滩
    26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联结点,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力量.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色部分,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使命和责任,因其特殊定位,在其教育实践中需注重创新性实践教育,培养和输送拔尖创新人才以满足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总结民族院校创新性实践教育发展历程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探讨创新性实践教育在民族院校教育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深化、双创活力激发和课程思政融入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提出深化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技能、构建产教融合支持体系及打造强师筑基师资团队等对策,旨在为我国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支撑.

    民族院校实践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性融合发展

    以OBE教学理念为导向的《制糖工艺学导论》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唐湘毅黄永春刘容
    273-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糖工艺学导论》是广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对构建学生制糖工艺理论体系及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分析发现其食品专业《制糖工艺学导论》教学体系中存在实践教学观念落后、实践设施有待更新和实践教学活动与食品专业融合度不高等不足;结合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制糖工艺学导论》课程相关实践教学应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多效合一协同育人平台、推动教学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改革实践教学评分体系等构建基于OBE教学理念制糖工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以期为培养具备扎实制糖工艺理论知识的食品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并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制糖工艺学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

    涉农建筑项目管理的多岗位锻炼与综合能力提升对策

    黄海宁罗伟泰林振程
    27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岗位锻炼与综合能力提升在建筑行业项目管理中具有核心作用.文章以广西质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和特定项目实施,获取大量涉农建筑项目管理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在梳理建筑项目管理中多岗位锻炼和综合能力提升应用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在联系,发现多岗位锻炼可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决策机会和实践经验,使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更从容地做出决策;综合能力提升能使项目管理人员全面地考虑问题,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剖析涉农建筑项目管理中多岗位锻炼与综合能力提升面临的挑战发现,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由于专业背景和经验存在差异,常出现适应性不强或学习进度滞后情况;由于建筑行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项目管理团队成员在实际操作中会不时出现沟通不畅或协作不力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和决策失误情况.为了提升涉农建筑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及指导涉农建筑项目管理实践,提出构建完善的多岗位锻炼机制及引入激励机制、设立奖励制度的对策建议.

    涉农建筑项目多岗位锻炼综合能力提升管理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