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牛鞭效应"弱化研究

    卢志平肖晓明陆成裕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弱化信息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传递而引发的"牛鞭效应",本文基于信息传递的视角,提出了一种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在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运用区块链技术弱化"牛鞭效应"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程序编码,并对系统功能应用及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本系统弱化"牛鞭效应"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所有功能都能够正常运行并完成基本要求;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的最大平均时延为6.2 s,最高吞吐量为每秒处理187个事件;系统在供应商、主机厂和销售商3个节点的"牛鞭效应"值分别弱化了70.1%、64.9%和24.6%,实现了预期效果并验证了系统对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弱化具备可行性.

    区块链技术牛鞭效应智能合约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现代性视域下的茶文化传播及其社会建构意涵

    周瑞春张守山李鑫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现代性进程中的茶文化体系化建构,发现茶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和体系化建构与现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茶物质商品文化样态的全球化传播,得益于现代工业文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茶医学健康文化样态的更新,得益于现代植物学、医学、药学等学科的进步;现代植物学进展使得茶文化在西方各国的在地化传播更加具象化.与此同时,由于具备文化现代性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层次面相下的茶文化体系逐渐成为推动公共交往的有效载体、增进社会信任的互动媒介、赓续传统与记忆建构的文化符号,从而为现代社会建构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文化赋能.

    现代性现代性困境茶文化茶文化共同体文化认同

    南岭走廊"茶船古道"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研究之五

    陈勇朱其现陈禹豪叶卫东...
    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船古道"是近年来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高度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文化遗产概念.在"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宏大背景和线性文化遗产的理论视角下,南岭走廊区域的"茶船古道",历经了"合浦、徐闻作为早期贸易输出港""广州作为中国茶叶输出第一大港""'五口通商'后广州港茶业输出由盛转衰到再度复兴"等 3 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南岭走廊区域的"茶船古道",不仅对南岭走廊区域地方特色文化的建设及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后续其他茶产地(茶产品)如何以区域线性文化遗产陆续融入国家层面线性文化遗产——"茶船古道"这一开放性的网状体系提供借鉴;甚至对当代广西如何发挥好历史文化及地缘优势,全力助推茶产业的振兴和推进"平陆运河"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新格局,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南岭走廊海上丝绸之路茶船古道线性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

    农村居民健康、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2021-2022年广西LTLCS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赖玥余恺贤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状况作为人力资本的一项指标,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基于 2021-2022 年广西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状况调查(local town life conditions survey,LTLCS)构建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健康状况对广西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探讨收入水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健康状况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加入控制变量后,结果仍具有显著性,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不完全中介.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丘陵和平原地区,健康状况对山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影响更大,而对于不同的年龄段,60 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则受影响程度更大.因此,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要统筹解决广西医疗问题,推进医疗水平协同发展,从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

    健康状况幸福感收入水平有序Logit回归乡村振兴广西

    数字赋能背景下酒店服务体验优化感知的IPA分析

    安志馨蒋婷赵凯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酒店"已经深刻地改变了酒店产品发展状况,消费者不仅仅对于常规体验有需求,还对智能化、智慧化的体验有着独特的需求.文章运用文本分析法,基于国内最大在线旅游运营商平台"携程"对有代表性的智能化酒店消费者点评进行文本分析,就消费者体验中所关心的问题,采用酒店消费者体验的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进行分析研究,并对IPA象限图中的优势区、维持区、机会区和改进区四大区域分别进行探讨.针对智能化酒店存在的软性服务以及响应程度都没有达到消费者所期望的理想水平、智能化设备未给消费者精准的帮助、智能化酒店未能多渠道了解顾客需求、使用智能化设备存在暴露隐私的安全风险、顾客推广智慧化酒店的意愿低等问题,酒店应通过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升级智能化设备、优化酒店消费者管理系统和注重隐私保护等措施,不断地提升酒店数字化服务的能力.

    数字赋能酒店IPA分析消费者体验

    数字化教研教改基本框架:内涵、目标、问题集、内容体系与方法论

    郑小军张素素谭敏惠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先从多要素、多阶段、多环节、全新教学生态系统、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生命周期等方面,分析数字化教学的复杂性、系统性、特殊性和规律性,从数字化教学的发展历程归纳出改革创新、快速迭代是其本质属性,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新时代教师新角色、新内涵——数字化学习(智慧学习)的设计者、开发者、组织者、示范者、指导者、支持者、评价者和研究创新者.然后针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提出数字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创新(数字化教研教改)的概念,并界定其广义和狭义的概念,阐述其构成及其关系、载体和形式,指出教研与教改是一个逻辑可分、实际难分的和谐统一体,具有一体两面性、和谐相依性、水乳交融性、同频共振与互补增益性和实践回归性,数字化教研教改的载体和形式包括日常教研室活动(备课、说课、公开课、示范课、融合课、听课、评课、磨课等)、课题(项目)研究活动、教学比赛及观摩活动、教师培训与研修活动、虚拟教研室活动等.最后依次从理念、目标、问题集、内容体系与方法论等方面阐述数字化教研教改的基本框架,以期为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提供方向指引.

    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创新数字化教研教改方法论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数字素养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基准测试:跨学科中文大型语言模型的综合评估

    王野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ChatGPT的发布,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已经在全球迅速崭露头角并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以中文语言为基础的大型语言模型研究逐渐展开,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效果也有待研究.为此,文章以10年高考题目数据集"GAOKAO-Bench"为测试数据,通过统计和分析 11 个不同来源(包括大型企业、学术机构和新兴公司)的开源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 9 个不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中的表现,来评估不同的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教育教学自动评估中的效果.随后,文章根据评估结果,从多学科、多维度出发,对模型在各个科目上的推理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文章对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教育教学自动评估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供优化的思路与方法,以期推动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未来教育教学中的发展与传播.

    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深度学习自然语言教学自动评估ChatGPT

    民族八省区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特征分析——基于2014-2022年近三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据

    蓝洁罗霞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到了从规模扩张提升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对民族八省区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区域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成效,据此提出的建议也期望能促进民族八省区成果奖的培育工作.文章通过分析民族八省区 2014-2022 年三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时空分异特征,发现:从规模速度来看,民族八省区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分化为"稳健发展""稳步跟进""蓄力跟进"3 种类型;从结构方面来看,民族八省区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生性要素受重视、现代化主题覆盖不均、贡献度主题占比较低;从质量方面来看,民族八省区职业教育专业对接产业的匹配度、协调度不足.据此,文章提出需要精准供给职业教育倾斜政策,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大区域协作的力度和频度,优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内涵结构;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深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体系改革.

    民族八省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内涵式发展时空分异优化对策

    产教融合助力滇桂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

    史洪波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乡村振兴可以被定义为特定时空情境下"人""业""地"三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与状态,而产教融合因其跨界属性,为实现"人、业、地"的正向耦合提供了可行的工作机制.文章聚焦滇桂民族地区这一特定地域空间,以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但其中面临着发展任务艰巨、产教融合作用弱的双重挑战.文章认为,立足现实发展条件、遵循"人、业、地"耦合的客观规律,以宏观发展规划为引领,合理优化乡村振兴的产教空间布局,增强产教融合的普适性与特殊性制度供给,推进产教融合的环境、平台及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是助力滇桂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产教融合滇桂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民族地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任务与方略

    韦莉娜张裕用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民族地区加快推动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正是对时代之需与发展之要的及时回应.民族地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外源性与内源性相统一以及结果性与过程性相融合等三方面的内涵特征,需努力实现"双师型"教师个体的"标准化+特色化"融合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的优化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体系化发展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发展等 4 项基本任务.通过采用多点发力增强发展动能、多方联动共创发展路径和多措并举构建发展模式等行动方略,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民族地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步伐,提升其发展质效.

    民族地区"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