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背景下农村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研究

    许欢科韦琳霄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公共空间的"双刃剑"属性日益明显,加强对网络公共空间的治理成为数字化背景下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字化背景下网络公共空间对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效能、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功能.研究认为,网络治理主体弱化、农村网络信息管理强度不高、个别乡村干部网络治理能力不足和农村"原子化"趋势等问题,制约了当前农村网络公共空间现代化治理高质量发展.因此,文章提出提升村民的治理主体力量、规范相关行业和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村干部的网络治理能力和消除农村"原子化"等措施,为促进数字化背景下农村网络公共空间发展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政策参考.

    数字乡村网络公共空间治理农村网络公共空间数字化社会治理现代化治理

    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测度与评价

    王首一韦海鸣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正成为推动生产生活变革、重组资源要素的关键力量,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构建反映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和数字经济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对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性进行测度、比较与评价.研究表明:西部地区耦合水平稳步提升,研究周期末期达到协调阶段,各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发展速度不一,呈"高—中—低"梯度演变类型;新型城镇化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数字经济在新型城镇化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过程中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超过门槛阈值时,这一作用更加突出.

    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门槛效应

    数字经济赋能民族地区三产融合的效应——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邓雅梦魏风劲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经济赋能三产融合发展的势头强劲,于民族地区而言,数字赋能其三产融合颇具时代意涵.文章基于2001-2021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三产融合发展的VAR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正交化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数字经济对三产融合发展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数字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数字经济单向赋能三产融合,但其赋能的长期效力不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两点政策建议:第一,打造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新平台;第二,加大民族地区经济投入力度和政策实施效度.研究结论所强调的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新平台的建设及其政策实施效度的提升,实现数字经济有效且长期赋能民族地区三产融合的举措,可为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理论支持.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赋能三产融合民族地区效应研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实境遇及其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龙丽波杨丽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完善,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的发展韧性以应对外部环境的风险挑战,以高职教育的整体升级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培育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技术技能人才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当前,高职教育依旧存在技术技能成才意识淡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教学改革不到位、产教融合不足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此,文章以云南省高职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云南省当前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境遇,提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需要多措并举增强整个社会的技术技能成才意识、多维协调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多方联动助推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多管齐下优化产教融合机制、多路并进健全和完善保障措施等,为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云南

    "大思政课"助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浦永
    39-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和超越,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凝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力量、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和重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空等方面提供了根本遵循、价值指引和行动指南,但"大思政课"在助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中,仍面临"大思政课"建设的表浅性、多元育人主体协同意识的模糊性、学生主体性认知的被动性和教育教学资源的分散性等现实困境,须从增强"大思政课"的认知与认同、增强"大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供给能力、增强"大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增强"家校社企+学生"协同育人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纾解.

    "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主体性协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扬职业精神的重要价值和实践路径

    王璐瑶孔卫英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职业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进动力.以劳动精神为基础、劳模精神为方向和指引,以工匠精神为灵魂共同构成职业精神的有机系统,展现出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行动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等精神力量.为此,文章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扬职业精神,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理念,服务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保障制度,不断激发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鼓励全国各族人民依靠劳动创造,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职业精神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秋茶特异性品种筛选与利用

    马蕊杨颖香黄菡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秋季温度较高、光照强度大,茶树在该季节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较低、酚氨比偏大,此时制成的绿茶滋味和香气与春茶相比较差,但比夏茶品质要好.在制作成红茶的品质中,滋味和香气的浓度强度比春茶好.在某些特异茶树品种资源中,芽叶呈黄化、紫化的多为高氨基酸或高茶多酚品种.文章对22个秋季茶树不同地区品种、不同树龄品种、不同叶色品种的特异性方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秋季茶资源中:高茶多酚茶树品种有4个,高氨基酸茶树品种有5个,产量潜力较大的茶树品种有12个.文章通过系统性评价,筛选秋茶特异性品种,以期为秋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秋茶特异性品种品种筛选茶资源利用适制性

    茶人精神的历史渊源与现代思考

    王剑威李德扬蒋敏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追溯了茶人精神的历史脉络,揭示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的思想风貌与精神追求.在结合当代茶人的鲜明特质与茶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文章对新时代茶人精神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释.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与历史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文章揭示了茶人精神的时代性与历史传承性的双重特征.文章提出,新时代的茶人精神,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实干本色为基石,追求精益求精、卓越非凡的工匠情怀,以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开拓胆识为动力,同时秉持团结协作、和谐共融的包容心态,坚守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这一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对于推动茶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茶人茶文化茶人精神茶产业

    基于共词分析法的我国教师领导力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郑小军尹海艳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筛选截至2023年9月4日知网收录的257篇与教师领导力相关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高频关键词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SPSS 26.0、Bicomb 2.0和Ucinet 6.0等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进行数据挖掘与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教师领导力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教师领导力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等方面.同时,文章还借助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图和文献内容分析,预测我国教师领导力研究的发展趋势:(1)加强教师数字化领导力研究;(2)完善教师领导力评价体系;(3)加强教师领导力的实证研究;(4)加大对骨干教师领导力的培养力度.此外,从教师自身维度和外部环境维度阐述了提升教师数字化领导力的策略,以期为提升我国教师领导力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教师领导力教师数字化热点分析发展趋势共词分析法

    管仲管理思想对现代高校管理的启示

    陈小玲梁慧星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借鉴古代优秀的管理思想,汲取历史经验,推进现代高校管理进步,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古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管仲及其管理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文章基于高校管理理念、高校管理体制和高校人才管理3个维度,从管理观、领导观、制度观、产教观、人才观和教育观6个层面深入梳理管仲管理思想与现代高校管理实践中的联系,探讨管仲管理思想对现代高校管理的启示,旨在为现代高校科学管理及高校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管仲管理思想高校管理管理理念管理体制人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