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压电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压电器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
高压电器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

薛晔

月刊

1001-1609

gydq@zgydq.com

029-84225621 84221958,84225087

710077

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号

高压电器/Journal High Voltage Apparatu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电工技术类核心期刊,连续两届被中宣部、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优秀期刊,历届机械工业部优秀科技期刊、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本刊主要报道高压电器、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及其相关行业领域内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开展制造运行经验交流及学术讨论,并有超前技术水平和较高知名度的专业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酰亚胺防护材料对气体电弧辐射温度场的影响特性研究

    琚泽立张一博汤牧涵侯喆...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电网中,电弧导致的电气灼烧伤害愈发频繁.聚酰亚胺作为电弧防护材料具有耐高温、高阻热性,是保护带电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有效装备,但目前对于聚酰亚胺电弧防护材料的阻热实际效果研究相对较少.文中建立了有聚酰亚胺材料影响下的气体电弧温度场仿真模型,得到了燃弧过程中聚酰亚胺对电弧辐射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在实验室搭建了气体电弧发生装置,改变电弧电流大小、电弧电极间距、铜量热计测量点距电弧中心点距离,通过铜量热计测量温升得到聚酰亚胺防护材料对气体电弧辐射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聚酰亚胺对气体电弧的辐射温度场具有明显的阻隔作用,其在不同的电弧辐射条件下均可以展现出良好的隔热性,证明了聚酰亚胺材料在带电作业环境中对气体电弧辐射具有优异的防护性能.

    电弧温度场有限元仿真聚酰亚胺防电弧织物热防护性能

    不均匀沉降对气体绝缘封闭线路的影响研究

    杨帅杨毅罗向源梁健明...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体绝缘封闭输电线路(GIL)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效且安全的输电技术,但安装在地下的GIL线路易受到不均匀沉降影响.文中针对不均匀沉降对地下管廊及GIL线路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现场测试,测量了300 d内终端站浅沟处的竖向沉降.以此为输入,建立管廊—GIL管道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均匀沉降、整体沉降对GIL管道的影响,并提出降低管道与支架间竖向刚度的方式减小GIL管道沉降应力.结果显示,在监测周期内浅沟沉降达到32 mm,变形缝处是沉降差最大位置.支架间距较小的位置更易受到不均匀沉降影响,浅沟的不均匀沉降影响较大,且降低竖向刚度是减小不均匀沉降对GIL管道影响的关键因素.文中的成果可为GIL管道监测及不均匀沉降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气体绝缘封闭输电线路不均匀沉降现场实测有限元计算

    基于GCN-LSTM的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徐焕夏凡陈铈赵青尧...
    104-11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电压在系统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能够稳定评估,以及提高在时空方面的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一种图卷积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方法.首先,引入图卷积网络对电力数据进行图表示,将电力系统建模为网络结构,自动学习电压节点的特征表示.其次,提出使用循环神经网络来处理暂态电压数据的时间依赖关系,捕捉暂态电压数据的时序特征.然后,提出自适应增强模块,用于将两个输出特征表示相互融合,提高模型在系统拓扑结构上的时空特征提取能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评估模型,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有效性.

    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循环神经网络图卷积网络

    痕量乙炔气体光热干涉多谐波信号联合检测技术

    潘兴亚汪超邵建伟周阳...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炔作为油浸式变压器故障诊断的主要特征气体,其在变压器油中的溶解浓度能够反映变压器的绝缘状态,光热光谱气体检测技术是可用于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的新方法.文中在光热干涉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2+4次谐波联合分析、2+4+6次谐波联合分析的多谐波痕量乙炔气体检测方法,对不同谐波检测方法的调制深度进行了优化,并基于空芯光纤构建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进行实验验证.相比于单2次谐波分析法,多谐波在0.5 h内的联合信号波动幅度低于1%,线性拟合优度R2均高于0.999,且2+4次谐波联合分析法与单2次谐波分析法的检测极限均约为125 ppb(1 ppb=1×10-9).结果表明多谐波信号联合分析用于痕量乙炔气体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稳定性和线性度.

    油浸式变压器光热干涉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多谐波联合分析

    混联线路上不对称操作引起的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仿真分析

    陈浩宇淡淑恒丁文涛朱小贤...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的配电网中电缆占比越来越大,与传统的架空线组成特殊的架空线—电缆混联线路,导致系统的对地电容发生变化,极易与系统中重要的测量保护元件电压互感器的非线性电感相匹配,从而引起系统中的铁磁谐振,轻则电压互感器熔断器烧坏,重则电压互感器发生爆炸,严重威胁到操作员的安全.基于PSCAD建立由架空线—电缆组成的10 kV混联线路仿真模型,选用可以模拟饱和特性的UMEC模型搭建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并对其设置不同的饱和点电压.观测在线路上不对称合闸操作产生的高频暂态电压的激发下,电压互感器出现的铁磁谐振现象,并分析不同饱和特性下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THD).通过以上分析研究为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系统中的正确选用及安全可靠运行提供理论依据,为避免10 kV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损坏提供了技术支持.

    架空线—电缆混联线路电压互感器不对称操作铁磁谐振谐波畸变率

    基于CVT电路模型的谐波还原方法研究

    郭树永江海戴甲水郝良收...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压状态监测设备,其在测量工频电压时具有较高精度.但是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次同步谐振等复杂工况时,CVT中间变压器的铁心将会发生饱和,CVT的电压传输特性将会随铁心电感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导致CVT在测量谐波时的测量误差增大.现有的基于电压传输特性的谐波测量方法难以在电压传输特性发生变化时动态计算CVT谐波.因此,文中搭建了计及中间变压器铁心饱和特性和杂散电容的CVT电路模型,通过逆向求解该模型,实现谐波的精准还原,最后对35 kV CVT进行谐波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电压传递系数法相比,文中提出的谐波还原方法将谐波分量误差由94.6%降至7.1%,能够准确地计算出中间变压器铁心处于非线性状态时一次侧电压的实际谐波分量.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谐波测量逆向求解杂散电容

    电力电容器在工频与谐波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吴永利国江冯春林马跃...
    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电容器在工频交流下的热稳定性能研究较多,但在工频叠加谐波情况下的热稳定性能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为研究电力电容器在实际运行谐波环境下的温升情况,通过分析电容器损耗功率与谐波频率的关系,搭建谐波加载电路,在工程给定的谐波电压、谐波电流条件下和根据标准确定的电容器额定电压下的热稳定试验对比,以及工频叠加单次谐波电压下的热稳定性试验研究,得出当系统谐波含量大到一定程度时,电容器按标准选取的额定电压下的热效应不能覆盖实际运行谐波下的热效应,还需要考虑IN=√∑I2n时的热效应核算.

    电力电容器谐波损耗热稳定性试验温升

    安装方式对高速列车车顶电缆终端形变特性影响分析

    马建桥梁梦飞王向飞
    14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列车车顶电缆终端伞裙根部的应力集中可能会诱发终端界面间产生缺陷,界面缺陷的存在会畸变电场分布,严重时会造成终端炸裂.建立流固耦合计算模型,仿真分析风向、安装方式和安装夹角对电缆终端伞裙形变特性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应力与形变的优化措施.仿真结果表明:安装方式和风速影响电缆终端伞裙边缘的形变量和伞裙根部应力,同一风速下,纵向安装时电缆终端伞裙形变量最大;横向安装方式下,安装夹角对于伞裙的形变和应力影响不明显;纵向安装方式下,安装夹角在15°~25°范围内,伞裙根部最大应力变化较为明显;适当增加伞裙材料硬度和在车顶加装导流罩均可减小伞裙形变量.文中结果可为车顶电缆终端安装方式和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高速列车电缆终端流固耦合形变特性安装方式

    高压电缆缓冲层白斑缺陷引发放电的机理研究

    胡丽斌陈杰赖庆波李文杰...
    155-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缓冲层缺陷会为电缆线路的运行带来隐患,由其造成的电缆击穿事故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研究缓冲层白斑引发放电的缺陷机理,开展人工模拟缓冲层白斑缺陷实验,测量含有白斑缺陷的电缆缓冲层间电阻,研究白斑对缓冲层电气连接的影响,建立考虑白斑缺陷的电缆等值电路模型,仿真计算缺陷情况下缓冲层的电位变化,并搭建了缓冲层放电模拟实验平台,对放电信号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电缆各个铝护套波谷处含有白斑缺陷后缓冲层间电阻可增大10倍以上,严重破坏了缓冲层的电气连接作用,导致缓冲层电位提升,缓冲层间电场强度增大进而引起放电损伤缓冲层.

    XLPE电缆缓冲层缺陷铝护套局部放电

    超特高压变电站无人机飞行安全距离测定方法研究

    曹凯张白杨炯李波...
    165-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在超特高压变电站巡检作业中的飞行安全问题,文中以电力巡检领域典型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500、750、1 000 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关键设备无人机飞行安全距离测定方法研究.首先,通过仿真建模与分析,获取关键设备的电磁场极值;进一步提出了超特高压变电站无人机动态飞行安全距离测定方法,并开展了无人机在超特高压环境下的动态飞行试验,包括无人机在强电磁、强电流、高电压等环境下的动态飞行数据,获得了不同高电压等级下的无人机安全飞行参数,测定了无人机在超特高压环境下动态飞行的安全距离.文中研究内容可为变电站无人机巡检安全作业提供理论与实验参考.

    变电站1000kV无人机动态飞行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