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刘大雄,郭林新

月刊

1672-9935

gygjsszzbjb175@263.net

0596-2989185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漳华中路269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解放军第175医院共同主办、175医院承办的国家一类学术期刊。本刊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内容丰富,适合于高、中、初级科医生与外科医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拮抗松弛术联合压力生物反馈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沈黎辉蒋黎明于小明徐海辰...
    273-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拮抗松弛术联合压力生物反馈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纳入自2022-06-2023-02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收治的7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8),对照组在常规理疗(低周波疗法、干扰电疗法、红外线照射疗法)基础上增加拮抗松弛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理疗基础上采用拮抗松弛术联合颈部肌肉压力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NDI评分、压力生物反馈测量的峰值压力和峰值压力维持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7~3.2个月,平均3个月.两组疼痛VAS评分在首次治疗后、治疗2周后及3个月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2周及3个月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D1评分在首次治疗后、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压力峰值、峰值维持时间在首次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2周后及3个月后压力峰值、峰值维持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及3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及3个月后压力生物反馈测量的压力峰值、峰值维持时间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拮抗松弛术联合压力生物反馈训练不仅可明显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而且可改善颈部肌肉功能,增强肌力和肌耐力,进而提高颈椎稳定性,与单独采用拮抗松弛术相比,该技术疗效更佳且更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颈型颈椎病拮抗松弛术压力生物反馈疼痛

    腰椎术后发热渗液一定是感染吗?——分析明胶海绵对术后异常并发症的影响

    陶金国段洪马玉勇李洪波...
    27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明胶海绵是否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出现异常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2-08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的361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其中18例因术中使用多量明胶海绵填塞后出现发热、切口渗液,再次手术方式主要根据首次手术减压范围、术中使用明胶海绵数量、切口渗液情况决定,采用非手术治疗、VSD直接覆盖引流、清创术治疗.结果 2例非手术治疗后切口顺利愈合,2例采用VSD直接覆盖引流后愈合,其余14例清创1次后愈合3例,清创2次后愈合9例,清创3次及以上愈合2例.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6个月,平均42个月.根据体温、切口渗液、手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感染指标等方面评定治疗效果:优7例,良9例,可2例,无内固定取出患者.结论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出现发热、切口渗液不一定就是感染,还需考虑是否系留置的明胶海绵所致.建议明胶海绵数量应小于6片,或者术后酌情取出非必要留置的明胶海绵,再者可选用带凝血酶的明胶海绵以增强凝血效果,减少明胶海绵填塞数量,防止机体出现排异反应及细胞毒性反应.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术后渗液明胶海绵感染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伴棘突骨折

    李明马红丽许娜
    280-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伴棘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2-01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的4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棘突骨折,比较手术前后腰痛VAS评分、KPS评分、ODI指数以评价临床疗效,测量伤椎局部后凸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评估后凸矫正和维持情况.结果 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医源性神经根和/或脊髓损伤发生.随访期间1例因意外死亡失访,2例再次发生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1例术后8个月发生股骨颈骨折并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余3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2.7个月,无骨水泥移位及螺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KP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末次随访伤椎局部后凸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伴棘突骨折可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椎体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和影像学效果.

    椎体压缩骨折棘突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成形骨质疏松

    骨科机器人辅助穿刺与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比较

    魏志凌吴京亮张浩然
    284-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穿刺与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纳入自2020-01-2022-10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8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对照组纳入自2018-01-2019-12采用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1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穿刺针调整次数、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1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均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术后未发生感染.观察组术中穿刺针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例(9.6%)骨水泥椎体外侧渗漏,对照组6例(9.5%)骨水泥椎体外侧渗漏,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组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出院时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出院时、术后1个月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穿刺针调整次数,进而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

    腰椎压缩骨折骨质疏松骨科手术机器人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勤业方芳常小波
    28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进而有效预防骨水泥渗漏以确保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自2018-01-2022-12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60例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收集术后骨水泥渗漏患者与无骨水泥渗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T值、术前Cobb角、骨折部位、骨折形态、骨质压缩程度、是否存在椎体裂隙征、骨折至手术时间、椎弓根穿刺路径、骨水泥注入状态、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形态纳入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60例中10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渗漏患者与无骨水泥渗漏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T值、骨折部位、椎弓根穿刺路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骨折形态、骨质压缩程度、术前Cobb角、椎体裂隙征、骨折至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状态、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形态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单一因素并不能完全预防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前要充分了解和分析患者的骨密度、骨折形态、骨质压缩程度、伤椎Cobb角,术中选择合适的骨水泥注入状态、注入量及注射速度,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因骨水泥渗漏导致的症状,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

    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

    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王亚楠王一迪付松王振宇...
    29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椎板间入路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8-2021-10采用椎板间入路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的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与腰椎JOA评分.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4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平均14.1个月.术中及术后无神经损伤、硬脊膜撕裂、腰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术后下肢麻木、疼痛症状加重,对症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术后1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后1个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疗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39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5.45%.1例术后14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进行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较好.结论 椎板间入路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有效降低了复发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纤维环缝合术

    改良内镜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椎间盘源性腰痛

    沈锋刘观燚胡利华周雷杰...
    295-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内镜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8-01-2020-12行改良内镜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6例顽固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评估患者腰痛缓解情况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以上.手术时间45~72 min,平均56 min,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但术后2例出现下肢轻度乏力,几天后自行消失.术后3d、3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57,P=0.700).术后3d、3个月、12个月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时间点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5,P=0.928).16例中有12例(75.0%)术后3d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至少2分,且持续12个月以上,其中4例疼痛症状完全消失;3例术后疼痛有缓解但12个月后复发,1例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腰椎功能无改善,12个月后予腰椎融合术治疗.结论 改良内镜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短期临床疗效满意,术前不单独行椎间盘造影,可减少术中造影次数,缩短手术时间.

    椎间盘源性腰痛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射频消融微创手术

    Nice结辅助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Allman Ⅰ c型锁骨骨折

    陈巨坤罗益文黄立萍
    299-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ice结辅助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Allman Ⅰ c型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6-2022-05采用Nice结辅助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6例成人Allman Ⅰ c型锁骨骨折,锁骨上方横切口入路,复位骨折端以矫正短缩、成角、旋转畸形,2-0抗菌可吸收缝线用Nice结方法固定碎骨块与远近骨折端,可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远近端主骨折块,锁骨上方置入LCP锁定钢板,骨折两端至少用3枚螺钉6皮质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30个月.手术时间45~95 min,平均58.15 min.术中出血量20~60 mL,平均30.15 mL.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48周.末次随访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93~100分,平均97.47分;上肢功能DASH评分0~8分,平均1.15分.结论 Nice结辅助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Allman Ⅰ c型锁骨骨折的疗效满意,术后影像学表现和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而且手术并发症可控、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锁骨骨折Allman分型Nice结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肩关节镜单排和双排缝合技术修复Lafosse Ⅲ~Ⅴ型肩胛下肌撕裂的疗效

    张伟陆建玉朱新辉崔胜宇...
    302-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肩关节镜单排和双排缝合技术修复Lafosse Ⅲ~Ⅴ型肩胛下肌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21-03采用单排和双排缝合技术修复的26例Lafosse Ⅲ~Ⅴ型肩胛下肌撕裂.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前屈上举、体侧外旋和体侧内旋)、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Belly-press试验和Bear-hug试验阳性率,以及改良Belly-press试验和Bear-hug姿势位测定的肩胛下肌肌力.术后6个月复查MRI评估肌腱修复完整性.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38个月,平均26.8个月.随访期间均无感染、锚钉松动、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MRI发现4例(15.4%)肩胛下肌再撕裂,2例是Patte 3级回缩、Fuchs Ⅱ级脂肪浸润、Lafosse Ⅳ型撕裂者,另外2例是Patte 3级回缩、Fuchs Ⅲ级脂肪浸润、Lafosse Ⅴ型患者.Lafosse Ⅲ型撕裂、FuchsⅠ级脂肪浸润患者未发生再撕裂.末次随访肩关节主动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Belly-press试验阳性率为19.2%(5/26)、Bear-hug试验阳性率为23.1%(6/26),改良Belly-press肌力、Bear-hug姿势位肌力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单排和双排技术修复Lafosse Ⅲ~Ⅴ型肩胛下肌撕裂的临床效果良好,肌腱愈合满意.但是对于肩胛下肌高级别脂肪浸润伴冈上肌和冈下肌撕裂的患者,手术治疗需谨慎,术后再撕裂风险极大.

    肩胛下肌撕裂Lafosse分型脂肪浸润再撕裂

    适度预弯锁骨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折枝样"骨折合并喙突骨折、肩锁韧带损伤

    李金兴宁文付
    307-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适度预弯锁骨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折枝样"骨折合并喙突骨折、肩锁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1-10采用适度预弯锁骨锁定钢板治疗的6例锁骨中段"折枝样"骨折合并喙突骨折、肩锁韧带损伤,骨折钳夹予以复位,适度下压锁骨,Nice结临时固定骨折断端,透视观察锁骨形态以及喙突骨折情况,用适度预弯的锁骨锁定钢板固定骨折断端,透视观察肩锁关节是否存在脱位以及喙突骨折断端位置.结果 手术时间35~5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量35~65 mL,平均50 mL.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间均无感染、切口不愈合、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术后1年所有患者肩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Rowe肩功能评分为95~100分,平均98.3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6~100分,平均97.3分.结论 适度预弯锁骨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折枝样"骨折合并喙突骨折、肩锁韧带损伤的疗效满意.

    锁骨中段骨折喙突基底骨折肩锁关节损伤预弯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