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方建春

双月刊

1674-1331

gysb@chinajournal.net.cn

0954-2079538

756000

宁夏固原县文化巷161号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ingxia Teachers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中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内容,第3、6期为自然科学内容。以反映本校科研成果为主,兼聚全国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活跃学术气氛、推动教学发展、繁荣学术交流。突出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和学术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升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实践探索——以考试辅导和课程教学为例

    王喜红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资格“国考”对师范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对宁夏师范学院2016级学生教师资格考试辅导及其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进行总结归纳,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建议.

    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辅导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地方院校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邱芳婷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土化定向培养全科教师是乡村小学教师补充的最佳方式,但在地方高师院校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中,师范生从教意愿低、学习动力不足、对“全科”不适应;教师群体成份单一、分科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实践素养缺失;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综合性、呈现“去农村化”倾向;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缺失、技能课教学缺乏理论提升、实践类课程的落实不到位.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小学全科老师培养的有效策略.

    地方院校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困境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包班制教学改革探析

    马梅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班制教学经历了初始阶段为了弥补班级授课制的单一而展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发展到现今为学生整体发展的课程融合教学模式.本研究以宁夏师范学院培养的全科教师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置、包班制意愿及教师能力等方面调查全科教师实施包班制教学的现状.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全科教师培养的实习环节针对性较强,能够为学生入职奠定基础;学生对包班制教学的意愿与其对包班制教学的认可度呈显著正相关;全科教师包班制教学能力水平中等偏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

    全科教师包班制教学改革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未来取向及其学习投入研究

    宋均婷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宁夏师范学院191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未来取向、学习投入的特点及其关系.调研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生源地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在未来职业取向及其学习投入的各个维度差异性不显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有中等以上水平的未来职业预期,未来职业其他领域水平较低;学习专注水平较高,学习动机水平和学习精力投入较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未来取向与其学习投入显著相关.因此,在培养阶段,关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未取向以提高其学习投入水平是有必要的.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未来取向学习投入

    印象管理视角下青年思政课教师自我管理研究

    李丽萍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思政课教师印象管理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是青年思政课教师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社会期待;裁量规制自身,实现自我成长;聚焦学生诉求,实现角色期待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青年思政课教师印象管理存在的问题,在阐释青年思政课教师印象管理的基础上,依据印象管理理论,提出践行加强青年思政课教师自我管理策略,适时进行自我印象监控,以积极的印象动机,有效的印象建构进行自我管理,“影响”学生,师生共同内化德行修养,外化实践担当.

    印象管理青年思政课教师自我管理

    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现状调查研究

    赵学欢薛正斌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问题,根据相关教育理论建立了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评价指标,从心理适应、生存适应、文化适应、人际适应和专业适应五个维度构建了入职适应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样本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现状调研结果表明:小学新任教师主要存在从教动机不纯、生活环境艰苦、学校文化氛围不佳、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专业发展困境等问题;并分析了影响这些问题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制度、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升乡村小学新任教师的入职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师职业,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对策

    新入职乡村教师在地化成长研究

    杨瑞熹朱许强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如何促进新入职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在地化发展,建设一支和乡村一样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地化成长既是教师既能适应乡村生活,又能挖掘并利用乡村教育资源,发挥乡土教育的价值和陶冶力,从而实现其自身的专业成长.目前新入职乡村小学教师在乡村适应、身份认同、专业发展和自主意识方面还存在困境,因此需要助其适应乡村、提升身份认同感、构建专业发展机制、提升内驱力进而促进其在地化成长.

    新入职教师乡村教师在地化成长

    我国学科教学论研究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崔藏金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学科教学论研究经历了全面苏化与独立探索、研究恢复与中兴、理论建构与反思重构等发展阶段,探究了多种有效教学模式,奠定了学科基础理论.尽管学科研究成绩斐然,但学科性质界定不清,学科定位不准,忽视育人价值研究,脱离基础教育实践等问题依然存在.学科教学论要成功应对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挑战,需要解决以上问题,并尽快实现研究范式的转型,即确定学科育人研究的价值取向,统整学科研究队伍,创建教师教育研究共同体,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的学科教学论研究.

    学科教学论研究历程范式转型

    基于过程教学法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以《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为例

    王托兄
    43-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辨缺席症是外语类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思辨能力又是21世纪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如何将这一核心目标的培养融入到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之中是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以《英语写作》课程为例,探讨在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运用过程性教学法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思辨能力

    美国文理学院的“家”办学理念与实践

    刘海涛汪刘伟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13世纪学院萌芽到15世纪学院盛行,学院经过英国本土化因素形成了以牛津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寄宿制“家”的办学理念.然而,这种“家”的办学理念被美国文理学院继承,在时代背景下赋予了“家”新的意义:“家”是一种诙谐幽默的师生氛围;是情感与责任的统一体;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单位;是给予对方一定自由度社交活动的场所,它的灵魂是培养综合性精英人才.它指引着美国文理学院发展方向,并在美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中成为美国文理学院培养精英人才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

    办学理念文理学院高等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