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方建春

双月刊

1674-1331

gysb@chinajournal.net.cn

0954-2079538

756000

宁夏固原县文化巷161号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ingxia Teachers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中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内容,第3、6期为自然科学内容。以反映本校科研成果为主,兼聚全国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活跃学术气氛、推动教学发展、繁荣学术交流。突出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和学术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红色文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之路

    刘媛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二者具有主体的一致性、内容的相通性、目的的契合性.红色文化在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前提,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认知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当前,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各民族团结;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进中华文化认同,凝聚价值共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红色文化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塑造新人物典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

    胡百顺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文艺典型论内涵,是我们认识、研究和塑造典型人物的金钥匙.发展新质生产力必将造就出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型劳动者大军.习近平总书记从文艺学的角度阐述了塑造新人物典型的主体性、目的性、普遍性、特殊性和必要性等,这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文艺典型论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人物典型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略

    刘旭东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锤炼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本质属性在精神层面的深刻反映,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属性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内在的融通性.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更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坚定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必然举措.因此,本文从目标逻辑、内容逻辑、方法逻辑和传播逻辑四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审视,并提出了立足目标逻辑,构建多维协同的目标体系;依据内容逻辑,构建深度融合的内容体系;突出方法逻辑,构建科学有效的方法体系以及重视传播逻辑,构建有效传播的三维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理路,旨在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厘定历史教育发展新路向

    刘慧王小竹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供给,从而达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目标.历史教育又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历史教育的目的尤其明确地指向提升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由此观之,课程思政的要求不仅与历史教育的目的高度契合,同时又在正确处理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时代精神与历史意识的互动关系等问题上厘定了历史教育新的发展路向.

    课程思政历史教育厘定发展路向

    新见《唐故殇女北海王氏墓志》考释——晚唐诗人韩琮新论

    王云一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关晚唐诗人韩琮的生平履历散见于各种史料文献中,学界对其早期仕宦与家族情况分析均不甚具体.然新见韩琮所撰之《唐故殇女北海王氏墓志铭》对其释褐之官职与家族郡望、姻亲关系之考辨大有裨益,同时结合传统史料亦可考证韩琮的业缘关系与文学交游.此外,中晚唐女性墓志的写作数量大幅增加,新见王氏墓志亦是对殇女群体墓志铭文的有效补充,借此可以对殇女墓志的内容书写进行具体分析,为探赜墓志铭文写作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文献支持.

    王常墓志韩琮行迹业缘网络文学交游殇女墓志

    民间视角下的整体观照与深度掘进——评《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研究》

    李雅妮韩宇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玉珠的《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研究》对"民间叙事"这一当代陕西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予以系统性观照.著作对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的话语背景与整体面相,作家的文化身份、文化意识及所承接的文学传统,经典性文本民间叙事的话语特征与独特表现意义,以及文学"陕军"民间叙事的成就、局限与前景等进行整体观照与深度掘进,具有超越地域性阈限的整体性、正视话语复杂性与特殊性的辨识力,以及超拔于现象描述的理论穿透力.

    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文学"陕军""民间"理论

    黄河文化视域下宁夏戏剧中的民俗事象研究

    王凤轶李亮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化生态层面,戏剧的起源本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包含着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在内容上不仅表现民俗生活,也成为民俗事象的一部分.文章运用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黄河文化视域下,从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游艺民俗三个层面,就宁夏戏剧中的民俗事象进行深入剖析,看其如何应用于宁夏戏剧艺术中,呈现何种功能效果,从而为戏剧艺术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艺术人类学黄河文化宁夏戏剧民俗事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培训模式探析——以闽宁协作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

    王学伍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口帮扶是职业技能培训的一种,也是闽宁两地在语言和文教合作的表现形式.在闽宁协作视野下福建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语言能力培训,已覆盖宁夏南部地区,具有比较和识别音准细节、识别音准语法差异与文化认同的跨区域优势.以此作为培训课程的重要内容,与特色文化课程开设构成鲜明特征.分析学员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需求,优化培训内容设计和实施过程,跟踪培训效果评估,构成培训闭环结构,采用分层分级策略有针对性地优化培训过程和效果.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培训助力闽宁协作升级,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闽宁协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模式

    近代宁夏羊毛输出量与经济社会变迁关系探析

    白建灵谢晓东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毛作为独立的商品种类,是近代毛纺业及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宁夏羊毛输出量及其变化反映了近代宁夏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近现代历史文献对宁夏羊毛输出量的记载相对零散、杂乱,多方说法不一,数据描述过于宽泛,且学术界也未见与其相关的专题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对宁夏羊毛不同阶段输出量的考证为基础,进一步探究宁夏羊毛输出量的变化与宁夏经济社会历史变迁的相关性.

    近代宁夏羊毛输出量社会经济变迁

    近十年来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法律文献研究综述

    翟丽萍
    61-6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来,黑水城出土文献仍是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其中,出土的西夏文法律文献研究成果丰硕,不乏利用新的研究视角、方法来进行研究,使得西夏文法律文献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对这一时期的成果进行总结,有利于西夏文法律文献的深层次利用与研究,对西夏学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黑水城出土文献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