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广州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吕满庚

季刊

1009-220X

gzhx@gic.ac.cn

020-85231297

510650

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广州化学/Journal Guangzhou ChemistryCSCD
查看更多>> 《广州化学》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季刊。国内标准出版物号:CN 44-1316/O6;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9-220X。 《广州化学》自1976年创刊以来,已先后入编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本刊主要报道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高分子材料、药物化学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分析测试、化工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创新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辟有研究报告、综述评论、研究快报、科技简讯、工程案例、产品介绍、广告之窗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孔硅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应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付玉林李智琪石元昊桂雪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苯基和乙烯基两种不完全缩合的倍半硅氧烷硅醇锂与聚丙烯腈(PAN)复合,利用Friedel-Crafts反应制备多孔结构,后经高温碳化制备成多孔硅基负极材料.采用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和N2 吸脱附测试,表征了材料的多孔结构,并在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对样品负极进行连续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孔硅基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多孔结构,孔径约 4 nm;在应用到锂离子电池负极后,其首圈库伦效率高达 78.5%,在 200 次循环后能够保持 665.2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达到 87.9%;即使在 2 A/g的高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仍然能够保持 318.3 mAh/g.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多孔材料初始库伦效率

    功能化PVDF粘结剂的制备及在锂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石元昊李智琪付玉林桂雪峰...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N-三氟甲磺酰基对苯乙烯磺酰亚胺锂(LiSTSI)为接枝单体,通过紫外对聚(偏二氟乙烯-co-六氟丙烯)(PVDF)进行接枝功能化改性,引入了具有良好锂离子传导性的阴离子聚合物,将其作为聚电解质型粘结剂STSI,应用于三元正极LiNi0.8Co0.1Mn0.1O2(NCM811)体系中.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氟谱(7F-NMR)表征了STSI粘结剂的结构,利用 180°剥离实验和接触角实验测试了STSI粘结剂的物理性能,采用倍率测试和长循环测试评价了SISI粘结剂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功能性阴离子支链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PVDF粘结剂的粘结强度,并且在正极中形成锂离子传导路径改善正极电化学反应,在 0.2 C倍率下经过 100 圈的循环,基于STSI粘结剂的电池依然保持着 177.2 mAh/g比容量,并且在循环过程中保持着平均 99.1%的效率.

    PVDFN-三氟甲磺酰基对苯乙烯磺酰亚胺锂(LiSTSI)正极粘结剂锂电池正极材料高离子电导性

    并列电纺Sb2O3@PMIA/TPP@PVDF-CTFE隔膜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与离子传输性能

    韩标王珂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并列电纺技术制备了具有并列结构的 Sb2O3@PMIA/TPP@PVDF-CTFE 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对复合隔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电解液润湿性等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隔膜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 11.7 MPa),优异的热稳定性(220℃下热处理 0.5 h后只有略微形变),良好的阻燃性能和优异的电解液润湿性,且其孔隙率和吸液率也较高(分别为 277%、78%),离子电导率也高达 2.67 mS/cm,表明制备的并列结构复合隔膜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与离子传输能力.

    静电纺丝并列结构安全性能离子传输性能Sb2O3PMIAPVDF-CTFETPP

    近红外二区荧光温感材料的研究进展

    关登崔祥水吕佳涛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单介绍了荧光温感材料和近红外二区荧光温感材料,详细综述了四种近红外二区荧光温感材料的研究现状,分别是稀土发光材料、量子点、单壁碳纳米管及有机小分子温感材料,并对比了这四种温感材料领域中不同研究者通过实验得出的温感性能最优结果.其中以稀土发光材料以及量子点表现较为优异,在不同应用领域上这两种材料各有优势.分析了四类材料的温感性能提升策略,最后对未来近红外二区荧光纳米温感材料的发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展望.

    近红外二区温感材料稀土发光材料量子点性能提升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及源解析技术研究进展

    王子未杨国栋喻兆琴张喜龙...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单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中常用评价方法及源解析技术,包括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及主成分分析法、APCS-MLR模型、PMF模型等源解析技术.详细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及源解析技术应用案例与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其中对评价方法的改良与修正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源解析方法与模型的联用进行了描述.最后展望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及源解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源解析及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评价方法源解析

    MoOx基电解水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葛宪龙宋炎锴蒙敏凤胡少华...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MoOx基材料具有丰富的化学位点和可调化学成分使其在水分解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简要介绍了不同组分氧化钼基材料通过界面工程构建电解水催化剂,从零维、一维、二维、三维空间角度分类并详述了合成不同维度的MoOx基复合材料催化剂的一般合成策略,从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过电位、塔菲尔斜率和稳定性等进行对比,以及MoOx基改性材料对提高水分解反应的应用.最后展望了MoOx基材料在能源和催化领域应用以及新的机遇.

    氧化钼电解水结构形貌稳定性析氧反应析氢反应催化剂

    三种功能单体对UV固化聚氨酯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刘智军袁国铭吴昆洪培伟...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外光固化压敏胶(PSA)最重要的特性是其对各种物体的黏附性和内聚性,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基于压敏胶固化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聚氨酯压敏胶.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初粘力、剥离力、剪切力和流变测试等,研究了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和三[2-(丙烯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TAEI)对压敏胶的热稳定性、粘附性能和内聚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压敏胶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黏附性能,其剥离强度分别为 220、260 和 228 N/m.含有刚性杂环结构的压敏胶(PU-S2)具有较高的内聚强度,其剪切强度为 412.1 kPa.同时,所制备的压敏胶还具有较高的凝胶含量,而由于官能团反应活性的差异,PU-S2 的凝胶含量低于PU-S1和PU-S3.

    压敏胶功能单体光固化内聚强度黏附力

    基于柚子皮新型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乔得成钟源蔡立群齐鹏...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柚子皮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通过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AM)的聚合反应,以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基于柚子皮的新型水凝胶材料.调整几种成分的不同比例,制备了五种不同配比的水凝胶;测试了这些水凝胶在超纯水中的溶胀比,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水凝胶结构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所选水凝胶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吸水性能,以及其在园艺土壤和砂土中的保水和持水性能.结果表明:AA∶AAM∶MBA配比为 7∶3∶0.025 的水凝胶(G2)具有最佳的水吸收性能,溶胀比可达 563 倍;G2 水凝胶在pH为 7.42 时表现出较强的保水能力,且在 0.5%和 0.1%的添加量下,能显著提高园艺土壤和砂土的持水保水能力.本研究为干旱地区农田土壤水资源利用提供新策略.

    水凝胶柚子皮丙烯酸丙烯酰胺超吸水性

    《广州化学》征订启事

    45页

    基于受阻脲键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施敏梁利岩刘家铭秦静静...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反式-N,N-二胺基环己二胺合成了受阻脲键固化剂HUG,并将该固化剂用于氢化蓖麻油(HYCO)与TDI形成的聚氨酯网络结构中,制备出了具有良好自修复性能的聚氨酯材料(HUG-PU).首先对制备的聚氨酯样条进行表征,通过傅立叶红外(IR)确定受阻脲键被成功引入;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A)对样条的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划痕自修复实验以及热压焊接实验测试样条的自修复效果;溶胀实验测试样条对化学试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聚氨酯在 60℃下1 h内可以实现自愈合,且对常用化学溶剂的抵抗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因此该路线对制备自修复聚氨酯提供了一条新的方向.

    自修复受阻脲键聚氨酯形状记忆生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