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zha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铁死亡探讨肝癌湿热瘀毒病机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黄春丽辛培培姚菲谢胜...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湿热瘀毒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贯穿肝癌全程的重要病机.当前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相结合,探索中医病机的分子生物学内涵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铁死亡角度研究肝癌湿热瘀毒的现代生物医学内涵,以期揭示肝癌发生和发展的病理机制,为肝癌的中西医协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铁死亡肝癌湿热瘀毒中医病机

    卫蓉以"内服外治法"辨治不寐临证经验介绍

    王湄王文秀唐洲胡斐然...
    6-1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卫蓉以"内服外治法"辨治不寐的临证经验.以"阳不入阴"为病机,以调和阴阳,平衡脏腑为治则,治法上以"经方内服调阴,足浴外治调阳",内外合治调节阴阳,共达"补阴不足,引阳入阴"的目的,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寤寐正常,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现将其临证经验进行总结.

    不寐引阳入阴阴阳合治足浴失眠睡眠障碍内服外治法

    龙江医派医家衷中参西辨治肿瘤的思路探赜

    李佳萌韩洁茹李秋实姜德友...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肿瘤预防、治疗及预后的各个环节备受关注,黑龙江地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及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龙江医派医家根据该地区"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的发病特点,结合《金匮要略》"太过/不及"理论,在辨治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痰瘀太过/气阴不及""湿热太过-气机不畅/脾胃不及""情志太过/气血生化与运行不及"三方面,探析龙江医派医家辨治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及肝癌的学术经验和用药思路,为临床肿瘤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借鉴.

    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龙江医派肿瘤衷中参西

    温和灸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TNF-α和IL-10的影响

    喻华梅陆永军杨孝芳颜学军...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温和灸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大鼠治疗效果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温和灸对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温和灸组,每组6只,西药组予匹维溴铵灌胃(15 mg/kg)口服,温和灸组选取双侧"天枢""上巨虚""太冲"进行温和灸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仅抓取、束缚,不做其他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比较稀便率(LSR)、腹壁撤退反射(AWR)最小容量阈值、旷场实验结果;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a和IL-10的含量.结果 (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和AWR最小容量阈值降低,LSR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温和灸组体质量和AWR最小容量阈值增加,LSR减低(P<0.05);(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总穿格数、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温和灸组次数均增加(P<0.05);(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α含量升高,IL-10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温和灸组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P<0.05).结论 温和灸治疗可缓解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的腹痛、腹泻不适,改善其精神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NF-α和IL-10水平,纠正炎症因子失调,增强免疫功能相关.

    温和灸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

    鞣酸苦参碱片联合抗病毒疗法对艾滋病相关腹泻的疗效观察

    李鹏王旭崔艳朱德志...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鞣酸苦参碱片对艾滋病伴腹泻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症状计分值来判断鞣酸苦参碱片的辅助疗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细胞、白细胞的变化,观察鞣酸苦参碱片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症状轻重程度分级计分结果显示,从大便次数来看,鞣酸苦参碱片辅助治疗组和抗病毒+常规西药组(如奥曲肽、易蒙停、地芬诺酯等)治疗艾滋病伴腹泻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从大便性质改变来看,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83.33%、两组患者腹痛程度治疗的有效率均为43.33%;从大便次数改善方面来看,经鞣酸苦参碱片辅助治疗后的分值下降程度显著高于抗病毒+常规西药组;从大便性质和腹痛程度的改善来看,两种治疗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免疫学层面分析,无论是鞣酸苦参碱片辅助治疗,还是抗病毒+常规西药治疗,CD4+T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都有所提升,其中,CD4+T细胞升高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升高不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鞣酸苦参碱片辅助治疗艾滋病伴腹泻患者在症状改善方面效果优于抗病毒+常规西药治疗,可以作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

    艾滋病相关性腹泻鞣酸苦参碱疗效临床研究苦参

    艾灸大椎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郁病临床疗效初探

    姚金张媛沈凌宇刘音...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大椎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62例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艾灸大椎穴,以上操作每周3次,共8 w.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 w后、治疗8 w后的总有效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价表(PSQI)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后、8 w后两组的HAMD得分、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 w后,治疗组的HAMD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 w后,治疗组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 艾灸大椎穴联合针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睡眠质量,疗效安全可靠.

    郁病艾灸睡眠阳虚临床研究

    全面发育迟缓头颅MRI表现及其相关性因素分析

    刘启艳夏梓红庞平张力文...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全面发育迟缓(GDD)患者头颅MRI表现、分类、主要异常部位及其相关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GDD患者的头颅MRI、病史、体格检查、发育商、运动发育水平等资料,总结GDD患者头颅MRI的主要异常表现、分类、主要异常部位,并分析GDD患者头颅MRI表现与体格检查、病史、发育商、运动发育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70%GDD患者的头颅MRI表现异常,以脑外间隙增宽为主要异常表现,额叶、颞叶、侧脑室、胼胝体、顶叶、枕叶、岛叶、丘脑为主要异常部位,头颅MRI表现是否异常与出生体重、主诉、母亲育龄、肌张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详细的体格检查及病史询问为GDD患者及时进行头颅MRI检查提供可靠依据,且头颅MRI检查为GDD临床诊断及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全面发育迟缓MRI相关因素分析

    以经筋整体辨证从髋—膝—踝论治膝骨关节炎

    杨雨霏唐勰伍先明莫倩...
    40-4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能致残的骨关节疾病.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多从膝关节周围局部施治,但对于一些难治性的病例,疗效欠佳.该病作为一种慢性筋骨疾病,其病理改变多从"筋"的病变开始,进而通过生物力学传导逐渐累及到骨与关节,治疗重点应是筋伤.髋—膝—踝之间通过足部经筋相互联系和影响,结合现代生物力学及解剖学,髋部、踝部病变可导致下肢力线异常,进而影响关节内应力分布,最终导致该病发生,中医治病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而应用经筋整体辨证从髋—膝—踝论治本病,以期为临床辨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新思路.

    经筋整体辨证髋—膝—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筋膜

    针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梁佳慧林驰徐沙丽纪峰...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系统性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共6个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到2023年4月,筛选与针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相关,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两名研究人员进行了独立筛查和数据提取.本研究采用Cochrane Handbook中的偏倚分析评估工具和Review Manager(Version5.4)软件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6篇文献,包括1 135名卵泡发育不良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中药或西药相比,针灸治疗可增加卵泡发育不良患者的排卵前卵泡最大直径[SMD=0.63,95%CI(0.40,0.86),P<0.000 01]、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SMD=0.25,95%CI(0.01,0.49),P=0.04]、子宫内膜厚度[SMD=1.15,95%CI(0.55,1.75),P=0.000 2]、排卵率[RR=1.32,95%CI(1.16,1.50),P<0.000 1]、妊娠率[RR=1.59,95%CI(1.35,1.87),P<0.000 01]、治疗后双相 BBT[RR=1.37,95%CI(1.14,1.65),P=0.001 0]、优势卵泡个数[SMD=0.54,95%CI(0.18,0.90),P=0.003],但两组间子宫内膜评分[SMD=1.35,95%CI(-0.54,3.23),P=0.16]、卵泡成熟天数[SMD=-0.06,95%CI(-0.38,0.26),P=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中药或西药相比,针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在改善排卵前卵泡最大直径、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治疗后双相BBT、优势卵泡个数方面更具优势.

    针灸疗法卵泡发育不良系统评价Meta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病机研究

    杨少敏黄俊燕李金全温辰光...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病机.方法 检索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21对中医证型、病因、病位要素、病性要素、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使用Apriori算法对证候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关联规则网络图;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对证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2篇,其中常见的中医证型前5位为:肾虚髓减证、肾虚血瘀证、髓海不足证、痰浊蒙窍证、脾肾两虚证;病因5个,分别是病理产物、年老肾虚、后天失养、先天不足、情志因素;证候要素14个,分别是肾、脑、瘀血、髓亏、痰浊、脾、阳虚、阴虚、气虚、肝、心、气滞、血虚、火热.结论 AD的中医证型以肾虚髓减证为主,病因主要为病理产物、年老肾虚、后天失养,病机相关的证候要素分析反映出肾、脑的关系不可忽视,痰浊、瘀血是加速AD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证候病因证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