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吴晓萍

双月刊

1003-6644

gzmdxb11@sina.com

0851-3851314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研究四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提倡对学术问题进行争鸣和探索.办刊目的是为了促进我院的教学和科研,提高我院师生的学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I生成式文学的创作试验与文本解读

    郑迦文
    12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ChatGPT技术迭代,AI生成式写作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思考,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关注,但从目前的成果来看,对AI生成式写作的具体创作试验进行分析和文本解读的文章较少.故文章以首届"中文AI微小说大赛"的六篇获奖作品为例,研究其人机交互式写作的基本策略、当前AI生成式写作过程中的人机交互体验,通过解读AI生成式文学创作的具体文本,分析AI生成式写作带来的文本解读实践中存在的困境.

    AI生成式写作创作试验ChatGPTAIGC文本解读

    文体学视野下周邦彦词的雅化路径探析

    祝云珠
    13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体学视野下,对周邦彦词的雅化路径进行考察.之后发现,"众体兼备"的周词,其雅化的重要路径有:"以诗为词""以赋为词""以小说为词"等等.在集众体之大成的同时,坚守"本色当行",吸取各体"雅"的成分,实现了词的雅化,达到"情"与"事"的巧妙结合,抒情"不为情役","用事不为事用",展示了周词奇妙的雅化过程,体现了文体内在的交融和互动.这种雅化路径开启了南宋姜夔等人的雅词创作范式,对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的雅词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文体学周邦彦词雅化路径

    "三治合一"乡村治理法治体系构建研究

    宋才发
    15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治合一"治理体系源自对乡村治理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与提升,囊括了 自治系统、法治系统、德治系统等不同治理系统.乡村振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乡村层级的集中表现,是健全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关键支撑,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乡村治理共同体是融合自治、法治、德治三要素的"三治合一"的共同体,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充分体现了人民性、协同性和共享性的特质.《民法典》为乡村治理提供法律保障,《民法典》的绿色原则是乡村治理的基本原则,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生成与运行机制包括:"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生成机理,"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善治运行,"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优化创新.构建"三治合一"乡村治理法治体系的主要路径是:构建完善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健全乡村社会治理的地方立法体系,建设法治乡村的质量评价评估体系.

    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治理共同体法治体系、治理现代化

    城镇家庭债务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HFS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谢绵陛梁冰华
    17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呈现出家庭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攀升而居民幸福感增速缓慢的背离局面.作为缓解居民收入约束、平滑消费的重要手段,家庭债务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为了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论文采用多年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对城镇家庭债务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基于全样本,发现与无债务家庭相比,负债家庭居民的幸福感更低.其次,对于负债家庭而言,债务主要通过降低居民婚姻可能性、恶化居民健康水平、加剧家庭财务脆弱性三个方面降低了负债家庭居民的幸福感.最后,从户主特征的角度看,债务规模的增加更多地降低了户主年龄为31-55岁阶段、学历为本科以下家庭居民的幸福感;从家庭特征来看,债务规模的增加更多地降低了中等收入以及小型化家庭居民的幸福感.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优化负债结构、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角度提出可参考的政策优化思路.

    城镇家庭债务居民幸福感婚姻健康财务脆弱性

    新发展格局下贵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势、瓶颈及优化

    雷箐青白明
    195-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省份,推动贵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贵州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制度型开放、营造更好营商环境,促进易于流动的要素集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在区域合作中积极参与国内价值链(NVC)构建,打造国家产业备份;立足市场资源,在部分领域以市场聚产业,努力构建产业公地,完善关联辅助行业.

    新发展格局制造业比较优势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来稿须知与版权声明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