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刘作易

月刊

1001-3601

gznk@263.net

0851-3760719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

贵州农业科学/Journal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园林花卉,畜牧兽医,农业生态,农业资源,农业经济等专业学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ITS2对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邹邦兴卿圣环张宇靖蒋亚明...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的病原微生物,为制定防止家蚕人工饲料霉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饲料霉变区域随机取样,对其ITS2区域进行序列扩增检测,通过OTU聚类、物种注释和Alpha多样性分析其在不同分类水平下的物种组成.[结果]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致病微生物主要生物学分类为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99.98%~100%)、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99.80%~99.97%)、散囊菌 目(Eurotiomycetes,99.80%~99.97%)、毛刷囊菌科(T richocomaceae,99.80%~99.97%)、石座菌属(Petromyces,99.80%~99.96%)、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99.75%~99.91%).[结论]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的病原菌主要为真菌界的黄曲霉菌.

    家蚕人工饲料霉变微生物ITS2区域

    血清14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宋会帅王青申月华董亚楠...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引起猪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病发病的病原菌,并制备分离病原菌的多克隆抗体,为该病的治疗及疫苗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送检病料分离出保育猪发病病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化鉴定与PCR鉴定,明确分离病原菌的类型及血清型;同时使用甲醛对分离病原菌进行灭活后再与弗氏佐剂乳化制备灭活菌体抗原,经肌肉和皮下免疫BALB/C小鼠,制备该分离病原菌的鼠源多克隆抗体;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对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进行纯化,利用SDS-PAGE方法鉴定纯化抗体的纯度,通过免疫荧光进一步检测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效果.[结果]从病料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经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与PCR鉴定,分离到的病原菌为血清14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灭活后的HPS与佐剂乳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得到分离病原菌的多克隆抗体,阳性菌液与纯化后稀释500倍和2 000倍的多克隆抗体结合并加入荧光二抗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发出红色荧光;经 Western blot检测,制备多克隆抗体在约13 ku、30 ku和50 ku处有3条清晰条带,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均证实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与分离病原菌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制备的血清14型HPS多克隆抗体可与分离病原菌发生特异性反应.

    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克隆抗体灭活疫苗

    贵州典型蛋白原料的回肠末端生物学效价评定及减量替代豆粕的适宜性

    袁超王德凤韩勇粟朝芝...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定贵州典型蛋白原料在生长猪中的养分生物学效价,为合理利用蛋白原料减量替代猪日粮中豆粕,降低饲料成本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成功完成直肠吻合和十二指肠"T"瘘管手术的试验猪6头,完全随机分成2组,每组3头,每头1个重复,单头单笼饲养,采用活动尼龙袋法评定贵州典型蛋白质饲料原料鱼粉、豆粕、双低菜籽粕、黄豆、普通菜籽粕、DDGS(玉米酒精糟)和棉籽粕的回肠末端生物学效价.[结果]贵州典型蛋白饲料原料鱼粉、豆粕、双低菜籽粕、黄豆、普通菜籽粕、DDGS和棉籽粕的粗蛋白(CP)、有机质(OM)、粗脂肪(EE)、钙(Ca)、磷(P)和粗纤维(CF)常规养分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6.98%~79.81%、64.45%~82.69%、72.83%~87.34%、45.06%~55.65%、53.04%~61.42%和13.02%~19.48%.7种蛋白饲料原料氨基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为51.49%~93.90%,标准消化率为54.36%~96.23%.原料养分CP和EE与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相关模型分别为y=0.49x+45.05(R2=0.604 9)和y=0.855x+72.95(R2=0.868 7).豆粕氨基酸含量与其回肠末端表观和标准消化率的相关模型分别为y=0.006 8x+61.60(R2=0.600 1)和y=0.005 9a+66.44(R2=0.653 2).[结论]综合成本和氨基酸回肠末端标准消化率,DDGS适合用于猪饲料豆粕减量替代.

    饲料豆粕减量减量替代生物学效价表观消化率

    覆盖地布对花椒园土壤理化性质与杂草生长的影响

    陈政温铿王海峰龚霞...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覆盖地布对花椒园土壤理化性质与杂草生长的影响,为花椒轻简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六月椒树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清耕无覆盖(CK)、不可降解地布覆盖(T1)和可降解地布覆盖(T2)对花椒园土壤理化特性和抑草效果的影响.[结果]覆盖不同地布对花椒园土壤养分含量、物理特性及杂草防效影响不同.覆盖地布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提高,各指标整体均表现为地布覆盖处理>清耕不覆盖.土壤容重降低,0~20 cm和40~60 cm 土层均依次为可降解地布覆盖<不可降解地布覆盖<清耕不覆盖,20~40 cm 土层为不可降解地布覆盖<可降解地布覆盖<清耕不覆盖.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含水率和田间持水量均显著提高,最大持水量增大,各指标整体均表现为地布覆盖处理>清耕不覆盖.不可降解地布覆盖和可降解地布覆盖处理对看麦娘和野豌豆的防效均达100.00%,对艾草的防效分别为95.59%和92.65%.[结论]覆盖地布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抑制杂草生长,从而促进花椒植株生长,在花椒园生产管理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降解地布或不可降解地布进行覆盖.

    地布覆盖土壤理化性质花椒杂草防效

    甘薯骨干亲本南瑞苕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屈会娟李明谭文芳冯俊彦...
    10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瑞苕是从美国引进的优良甘薯品种,也是我国甘薯育种上的骨干种质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收集、整理有关南瑞苕的研究报道和数据,综述南瑞苕的种质研究与引种表现、其后代及衍生品种选育、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转化等育种利用,组织培养与脱毒技术、块根的发育、代谢及产量、抗氧化特性等栽培生理,茎蔓顶部越冬做种技术、压蔓平栽、施肥与栽插等栽培技术,线虫、黑斑病、病毒病、干旱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南瑞苕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南瑞苕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机理和调控因素等方面展望其研究方向.

    甘薯骨干亲本南瑞苕引种育种种质资源

    不同增温增湿工序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均匀性评价指标的筛选

    王发勇潘志玲王玉真胡春华...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增温增湿工序处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打叶复烤均质化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打叶复烤规模化生产的半叶对照法,研究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3个增温增湿工序对复烤前后及原烟与复烤烟片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筛选烟叶加工过程和成品烟片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结果]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3个工序对烟叶化学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真空回潮加工后,烟叶的烟碱、总糖、还原糖、总糖/烟碱、总氮、pH和淀粉的含量分别降低0.05%、0.16%、1.46%、0.43、0.03%、0.07和0.41%.其中,总糖/烟碱、总氮和淀粉的含量在加工前后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和pH差异极显著,烟碱和总糖含量在加工前后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经润叶和烟片复烤工序加工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0.34%和0.59%,加工前后还原糖含量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复烤烟片各成分含量均较原烟下降,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及淀粉含量分别下降0.44%、0.87%、0.10%和0.48%,差异极显著;总糖/烟碱和pH分别下降0.39和0.06,差异显著;烟碱含量下降0.06%,差异不显著.[结论]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关键工序对烟叶化学成分具有调控效应,烟碱可作为加工过程及成品烟片的均匀性评价指标.

    打叶复烤增温增湿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评价指标

    四川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平台设计与应用

    沈沾红王闫利姜淦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制满足四川省气象为农服务个性化、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需求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平台,为四川省现代农业精准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APICloud开发平台,使用Ja-va、HTML5、CSS3 语言,采用大数据采集分析、用户需求智慧感知,AI智能识别、服务信息智慧精准靶向推送等技术,开发四川省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四川e农")平台.[结果]"四川e农App"平台实现了用户需求与气象信息匹配,气象服务产品自动生成、作物病虫害智能识别、农田的个性化管理以及针对作物和养殖品种的精准气象服务.系统在四川省共有注册用户6 660人,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5 918户,占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79.1%.全省21个市州已在平台完成本地化工作,田间快报照片10 000余张.[结论]"四川e农App"平台集天气预报、病虫害智能识别、农情田管、农产品认证溯源、水产气象服务、专家互动、价格供求、防灾救灾等农业气象服务于一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专家、种养殖大户提供"一对一"智慧气象服务,已在四川省市县三级气象与农北部门得到广泛应用,能有效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四川e农智慧气象农业气象智慧农业App互联网+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