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刘作易

月刊

1001-3601

gznk@263.net

0851-3760719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

贵州农业科学/Journal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园林花卉,畜牧兽医,农业生态,农业资源,农业经济等专业学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杀菌与苗龄协同作用对岩黄连假植苗成活率和生长势的影响

    马永鹏龙云星权申春王茜...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岩黄连假植过程中杀菌与苗龄协同作用对其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为岩黄连高效假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岩黄连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杀菌与不同假植苗龄(真叶数 2片、3片、4片、5片和 6片)对黄连假植苗成活率和生长势的影响.[结果]各苗龄试验组杀菌处理较未杀菌处理的假植苗成活率显著(P<0.05)提高 7.10~42.75百分点,平均提高 26.07百分点;是否杀菌处理对相同苗龄假植苗各生长指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真叶数与假植苗成活率呈显著正相关,幼苗真叶数为 3~6片且经杀菌处理黄连假植苗的死苗率≤10%;杀菌处理下苗龄(真叶数)与假植苗的根重(0.63)、根粗(0.73)、叶绿素相对含量(0.55)和地上部分重量(0.69)呈显著正相关,适宜生长的真叶数为 3~6片.通过全株相对生长势指数(RGI)分析,真叶数与岩黄连假植苗全株RGI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确定岩黄连幼苗最适宜假植苗龄为4片真叶期.[结论]4片真叶期岩黄连假植苗经杀菌处理后的成活率和生长最佳.

    岩黄连假植杀菌苗龄成活率生长势

    林下种植蜜花豆生长早期的类黄酮化合物含量特征

    周启华曹秋婵黄春晖杨开太...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林下人工栽培蜜花豆(鸡血藤)生长表现和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林下蜜花豆种植管理及其采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 3年生蜜花豆藤茎不同径级、分枝等级和保存方式下 5种类黄酮化合物(原儿茶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甘草素和芒柄花素)含量,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曲线回归等方法分析类黄酮化合物在不同处理水平间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除表儿茶素外,其余 4种化合物在蜜花豆不同径级藤茎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随藤径级增大,原儿茶酸、儿茶素和芒柄花素含量呈线性增加,甘草素含量呈非线性下降;原儿茶酸、甘草素和芒柄花素含量在蜜花豆不同分枝等级间存在显著差异,随分枝等级增加,原儿茶酸、儿茶素、芒柄花素及表儿茶素含量降低,甘草素含量则增加;蜜花豆藤茎风干样中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冷藏鲜样.[结论]原儿茶酸、儿茶素和芒柄花素主要在木质部富集,甘草素则主要存在于非木质部组织,蜜花豆风干保存有利于富集儿茶素和表儿茶素.

    蜜花豆藤径药用植物分枝等级类黄酮HPLC林下种植

    糟辣椒制作工艺研究

    刘芬郭会会张洪礼张丽...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糟辣椒适宜制作工艺,为糟辣椒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在糟辣椒制作中添加不同食盐浓度(7%、8%、9%、10%、11%)、冰糖浓度(1.5%、2.0%、2.5%、3.0%、3.5%)、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0%、0.5%、1.0%、1.5%、2.0%),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 3因素(食盐、冰糖浓度及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3水平正交试验,评定糟辣椒感官品质,测定酸、色差、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添加食盐浓度 9%、冰糖浓度 3%及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 2%的因素组合处理糟辣椒产品感官品质综合评分最高,达 95.6分,总酸含量 4.13 g/kg,色差值 17.78 OD,亚硝酸含量为 3.33 mg/kg.[结论]糟辣椒制作在其他配料适宜条件下,添加食盐浓度 9%、冰糖浓度 3%及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 2%的处理加工工艺效果最好,即外观品质优、总酸度适宜、色泽好、亚硝酸盐含量低,糟辣椒品质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和《贵州发酵辣椒制品》(DBS 52/012-2016)要求.

    糟辣椒制作工艺乳酸菌发酵感官品质综合评分

    百香果草莓果冻加工工艺优化及其感官评价

    戴璐潘啟成薛雯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百香果草莓复合果冻的最优加工工艺,改善果冻口感和品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实际生产加工复合果冻提供参考.[方法]以百香果和草莓鲜果浓浆为原材料调配复合果汁浓浆,以无水柠檬酸和白砂糖为辅料,并用琼脂、卡拉胶和黄原胶配成复合凝胶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果冻加工工艺,开发一款具有百香果和草莓风味的复合型果冻.[结果]复合果汁浓浆(M百香果浓浆∶M草莓浓浆=1∶3)、复合凝胶剂(M黄原胶∶M卡拉胶∶M琼胶=1∶2∶1)、无水柠檬酸和白砂糖最优添加量分别为 9%~11%、1%~1.2%、0.02%~0.04%和 2.5%~3.5%.复合凝胶剂添加量对百香果草莓果冻感官品质的影响最大(7.3),其次是白砂糖(5.7)、复合果汁浓浆(5.0)和无水柠檬酸(4.3);百香果草莓果冻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复合果汁浓浆、复合凝胶剂、无水柠檬酸和白砂糖最优添加量分别为 9%、1.1%、0.03%和 3%,综合感官评分为 95分.[结论]百香果草莓果冻在最优工艺(9%复合果汁浓浆+1.1%复合凝胶剂+0.03%无水柠檬酸+3%白砂糖)条件下无杂质和气泡、软硬和甜度适中、富有弹性和咀嚼感,具有百香果和草莓的典型风味.

    百香果草莓果冻加工工艺优化复合型果冻感官评价

    土壤微塑料来源及其对土壤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喜英张露露赵辉谭智勇...
    11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5 mm)是一种新兴污染物,由于其具有迁移、转化、吸附和降解等特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和潜在风险.氮循环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关键过程主要由微生物驱动,而微塑料进入环境后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种群、丰度和类型进而影响氮循环.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降低塑料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提供参考,综述土壤微塑料来源和微塑料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氮循环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扩大微塑料类型、粒径和开展浓度及土壤-微生物-植物多因素耦合长期野外试验等方面展望其研究方向.

    微塑料氮循环酶活性微生物氮转化功能基因

    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与可视化分析

    梁海燕吴曼吴琪杨丽玉...
    12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为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和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干旱瘠薄地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 1955-2023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论文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等进行统计,并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研究热点预测和分析.[结果]1955-2023年干旱瘠薄地论文数量整体呈波浪式上升,其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学术力量雄厚的省份,如北京、江苏、四川、河南和陕西等地,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发文量最多,达 92篇,且相关论文主要发表在环境和农业类学术期刊.检索获得的 2116篇论文和高水平 822篇论文中发文量在 4篇及以上的作者分别有 34人和 15人,共发表论文分别为 226篇和 95篇,分别占干旱瘠薄地相关论文总数的 10.7%和11.6%,与普赖斯推论的指标(核心作者的论文数应占论文总数的 50%)尚存在差距,没有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核心作者人数较少.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干旱胁迫、土壤退化、抗旱性、小麦、花生和光合特性等,且不同阶段研究重点和热点不同.[结论]干旱瘠薄地不同时间段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不同.加强国内外干旱瘠薄地研究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干旱瘠薄地作物对干旱胁迫生理及分子水平的响应机理,选育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改良干旱瘠薄地的水肥供应,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已成为当前干旱瘠薄地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土壤干旱瘠薄地文献计量学普赖斯定律研究热点